從日本的黑拉釣法,對比台釣,淺談中日釣魚文化的差異

台釣源於日本,興起於台灣,而發揚於大陸,最早將台釣引入大陸的開創者,目前比較公認的説法,是台灣同袍廖心陽先生,而台釣的標準叫法,應該是立漂長腦線懸垂底釣法,只是因為這種釣法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由台灣同胞傳入大陸,所以在那個時期的釣友們,認為立漂長腦線懸垂底釣法這個名詞,實在是有點拗口,乾脆就簡化一下,叫做台灣釣法,極簡一下,就叫做台釣了;

而要説起台釣和日本釣魚圈子的關係,用文化佔領這個詞,應該更貼切,似乎日本離我們很遠,但是台釣的器具、規制、名詞等等,都是以日本釣魚文化的衍生詞為主,舉個例子,在中國傳統釣魚文化中,因為沒有體系的建立,所以稱呼就是魚竿、浮漂、魚鈎、魚線,僅此而已。

從日本的黑拉釣法,對比台釣,淺談中日釣魚文化的差異

可能是日本人比較強調細節,所以釣魚更是充滿了儀式感,如我們現在比較習慣使用的器具,抄網、支架、魚護、竿包、漂盒等等,這些都是中國傳統釣魚文化中,所不具有的細節,當然,這並不是説日本釣魚文化一定要優於我國,我們可以從台釣的起源、發展,以及日本淡水釣中比較流行的黑拉釣法,來分析對比一下,可能專業性不夠,如有偏漏,盡請諒解。

從日本的黑拉釣法,對比台釣,淺談中日釣魚文化的差異 第2張

日本的釣魚文化和產業文化源遠流長

日本靠海,從日本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開始,魚,就成為了日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原因倒是很簡單,日本物產並不豐富,海產,是日本人為數不多的動物蛋白質補充來源,而日本的漁民歷史,是很久遠的。

唐朝之前,除了漢倭奴國王印之外,漢史中對日本文化罕有記載,也就在《漢書》、《三國志》《後漢書》中寥寥幾筆,如“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再比如,“建武中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

而唐朝之後,隨着航海技術的發展,中日之間的正式交流開始頻繁起來,日本人對中國的認知,就是物寶天華,不僅僅是文化崇拜,精神崇拜,可以説,唐人的方方面面,上到社會架構,下到平民的生活的方式,無不是日本人爭着膜拜的方式。

從日本的黑拉釣法,對比台釣,淺談中日釣魚文化的差異 第3張

而這一時期,士大夫的高雅行為,也是日本大名們爭相學習的行為之一,而關於釣魚的詩詞,更是在日本貴族圈子裏流行,如《小兒垂釣》、《釣魚灣》、《南池》、《淮上漁者》、《釣侶》、《江雪》,迄今為止,日式釣具的形制,或者説器具上的文字,仍然以這些古詩為主。

自唐開始,一直到明末前後,日本的釣魚文化全面吸收了中華的釣魚文化精髓,但又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文化體系,如果非要總結,就是第一要追求意境,第二要追求儀式,第三要有體系,第四要強調傳承;

所謂的意境,其實這一點是中國傳統士大夫文化中,非常強調的一種文化體驗感,就是寄情山水,釣不在魚而在漁,用比較通俗的話來説,就是結果不重要,逼格一定要很高;而這一點,和日本人的文化非常貼緊,比如櫻花盛開很美,但是日本人最欣賞的則是櫻花脱落時的悽美感。

第二追求儀式感,在現在的中國,釣魚只是一項休閒運動,而在日本,但凡這些細分化的領域,必然有一套專屬的儀式,來體現其文化特性,而儀式的輔助,就是各種器具,通過器具的擺設和分別使用,來加強這種儀式感。

第三,則是體系,日本的各種文化體系,如茶文化、食文化,都是形成的固定的體系之後,才能冠以文化,簡單點説,就是必須要有步驟,而這些個步驟,不僅僅是為了襯托儀式感,而是要追溯,到底為什麼要這樣,要麼有歷史淵源,要麼有哲學理念,要麼有科學概念;簡單點説,就是必須要有理論支持。

第四,要有傳承;在日本,各行各業追求的都是一種傳承的心態,如做美食,做茶藝、做刀,都會追求極致,最終形成xx流、xxx派這種形式,比如劍道十大流派、茶藝流派等,而體現在釣魚文化中,不僅僅是釣法流派,甚至是器具,都有類似的追求;如魚鈎的形制,袖鈎、伊勢尼、新關東等等,無不是體現了這種傳承感。

我們把話題拉回來,為什麼要將黑拉釣法,和台釣做一個對比,而且為什麼説,這兩種釣法,更能體現中日之間的釣魚文化差異呢?因為追溯起來,台釣的前身,正是是黑拉釣法。

從日本的黑拉釣法,對比台釣,淺談中日釣魚文化的差異 第4張

黑拉釣法和台釣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日本在戰後,為了賠償大量的戰爭賠款,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可以説是全國都在勒緊褲腰帶還錢,但是在這個時期之後,因為基礎建設成熟,所以挺過了這段時期,日本的民眾,空前的追求精神文化,如高爾夫球、釣魚,都成為了日本民眾的首選休閒運動,而日本近海,釣魚歷史持續很久;

據不完全統計,日本釣魚人占人口基數的10%左右,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大阪鯽,也就是日本白鯽被培育出來之後,淡水釣就更加流行了。

從日本的黑拉釣法,對比台釣,淺談中日釣魚文化的差異 第5張

日本白鯽體型大,生長週期快,成為池釣魚種之後,專門針對這種白鯽,日本釣手們煞費苦心,終於創造了一種迥異於傳統釣法中,鉛墜沉底的釣法,也就是子線雙鈎、立漂、長腦線、懸墜的釣法,在日本,鯽魚的發音是“黑拉”(也有發音海拉),所以管這種釣法,稱為黑拉釣法。

而這種釣法在當時,確實是非常亮眼的,所以除了日本之外的釣友,管這種釣法稱為東亞釣法;隨着這種釣法傳到台灣省,台灣的釣友吸收其精華,摒棄了和國人習慣不同的環節,從釣具、釣技、釣餌諸多方面都和黑拉釣法,有細節化的差異,而當這種釣法傳入大陸之後,大陸釣友管這種釣法,稱呼為台釣,隨着祖國的強大,這種釣法也四處傳播,台釣這種稱呼,也就流行於四海了。

黑拉釣法和台釣有什麼細節差異

雖説台釣起源於黑拉釣法,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黑拉釣法和台釣之間的細節差異,也可以説是越來越大,撇開意境、文化、理念這些比較虛的層面,僅僅是釣具、釣技的差異,就已經很明顯了。

1、釣具的差異

黑拉釣法中,主要包括了釣座、竿掛、萬力、竿枕、浮漂、魚竿等主要器具,餌盆、抄網、玉置、餌勺、量杯、壽龍台;這其中,幹掛、竿枕,其實就是我們台釣的支架,但是海拉釣法中,這些環節是分開的。

從日本的黑拉釣法,對比台釣,淺談中日釣魚文化的差異 第6張

而萬力,是最迥異於台釣的,萬力是用來連接壽龍台、支架、玉置,因為黑拉釣法是盤腿坐在釣台上的,而壽龍台往往是固定在釣位上的;而玉置就是固定在萬力上,一個獨立的圈,當中魚後,抄來的魚,會放置在玉置上。

然後從抄網底部抓住魚,卸鈎、放魚,總的來説,僅僅要配置上一整套黑拉釣法的釣具,就要花費不少銀子,而黑拉釣法用的大多數釣具,不管是竿、抄網、支架,基本上都是竹製為主,而浮漂主要是竹製漂腳,釣組中,太空豆很少,漂座很粗,基本上都是採用兩段鉛;

從日本的黑拉釣法,對比台釣,淺談中日釣魚文化的差異 第7張

總結的説,黑拉釣法的釣具,非常強調細節,除了浮漂可以少,其他的每個環節的釣具,都是不可或缺的,當然,除了釣座之外,黑拉釣法是沒有魚護的,因為黑拉釣法不講究漁獲,隨釣隨放,所以黑拉釣法,在日本也被稱為,禪釣

從日本的黑拉釣法,對比台釣,淺談中日釣魚文化的差異 第8張

2、釣法的差異

首先是子線的差異,台釣的子線,是雙股一根,鈎距是小魚小、大魚大;而黑拉釣法的鈎距差異非常大,宙淺釣法(釣浮)中,是雙股雙根,將子線分成兩根,分別捆系在八字環上,上鈎線距僅僅6~8釐米,下鈎線距最長可以到50釐米;

其次,黑拉釣法用的杆長很固定,就是9尺,最多不超過12尺,根據魚情不同,釣法分為SET釣法,段差釣法,宙淺釣法,如果非要用台釣的思路來解讀,大致上就是底釣、釣浮、釣離底之間的區別,當然,這種解讀是不精確的;

再者,就是黑拉釣法的浮漂,基本上用的都是竹製漂腳,漂腳粗、短,重心靠下,為了保證浮漂能快速翻身以及靈敏度,鉛墜都是雙段鉛或者三段鉛,也就是兩組鉛墜或三組鉛墜;

最後就是用餌誘魚的思路,黑拉釣法重狀態、輕味型;得益於日本會環境的爆護,不管是野釣還是池釣,都強調餌料的無害性,所以黑拉釣法,更多的是強調餌料的狀態誘魚,也就是上鈎餌料一定要霧化好、狀態好,上下鈎的作用很明確,上鈎誘、下鈎釣。上鈎主要是麩類餌,下鈎主要是欺騙餌(釣餌);

相較於台釣釣法,黑拉釣法對釣點的魚密度要求更高,如果是水廣魚稀的國內,使用黑拉釣法,基本上就當出來散心了,而之所以不談黑拉釣法的調漂,是因為思路上和台釣並無差異,而黑拉釣法的浮漂,往往都會在漂目上用顏色單獨標註好,調目、釣目分別是什麼顏色,所以沒有什麼可説的。

從日本的黑拉釣法,對比台釣,淺談中日釣魚文化的差異 第9張

現在的台釣,漁獲效果是優於黑拉釣法,但文化差異則更加明顯

在2014年,有日本釣手慕名大陸台釣比賽,專程來大陸參賽,但是觀摩了大陸的台釣釣法之後,就放棄了參加比賽的想法,倒不是釣技不如人,而是中日釣手對釣魚的理念,是有着明顯的衝突和差異的,而這種差異,更多的是文化理念上的衝突。

日本上高福利國家,在大多數日本的淡水釣場,成人釣一天的成本,折人民幣也就是120~150天一天,而婦女、兒童花費更少,相較於日本的高收入,這個收費標準,已經是非常實惠了。

其次,日本對釣魚,除了少數的專業選手,大多數釣魚人,享受的是釣魚的意境,也就是開篇所説的,釣魚不為魚,而是為了漁,在於過程,並享受這個過程。

而在大陸,或許是因為國民的經濟能力、國家的福利待遇等因素,釣魚除了緩解壓力,在強調唯經濟論的當下,釣魚也變得更加功利一些,而大陸的釣友,也很難享受到意境的樂趣。

正是因為這種文化認知的差異,日本釣友總覺得大陸釣友心態過於急躁,而大陸釣友則對黑拉釣法不以為然,認為無論是聚魚效果、上魚速度,都是明顯不如台釣的。

而總結的來説,現在的台釣,就漁獲的速度、數量而言,是目前淡水釣中,最高效的一種釣法,而黑拉釣法,則更強調意境,二者意境不是一個層面的玩法了。

從日本的黑拉釣法,對比台釣,淺談中日釣魚文化的差異 第10張

如何看待黑拉釣法在我國的發展

近些年,以x馬諾為代表的的品牌企業帶動、推廣下,在北上廣也出現了不少以黑拉釣法為主的淡水池,而且據説深受不少釣友的青睞;

當然,我們也要客觀的面對這種情況,任何一種釣法,只要有受眾,那必然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當然,黑拉釣法因為儀式感很強,一全套釣具,僅僅按中等水平配置,大約要6000~10000元左右,而這種釣法因為花費較大,在國內也被釣友們戲稱為貴族釣法,而事實上沒這是有誤區的。

比如,國內釣友普遍的認知中,黑拉釣法一定要用並繼竿,而事實上這在日本是沒有這種講究的,基本上是因人而異,愛用哪種用哪種,而不少日本職業釣手,都喜歡振出式的,因為確實方便;

其次,黑拉釣法的器具,大多對工藝追求比較極致,與其説是釣具,不如説是精美的工藝品,而器物只要和精美掛鈎,那必然價格不菲,所謂千金難買心頭好,所以花費高一些,就談不上貴族不貴族的説法。

就黑拉釣法在我國的發展,客觀的説,有市場,但是顯然無法像日本一樣,得到普及,畢竟,兩國的文化體系和價值觀的架構都不在一個層面,不存在誰高誰低,只能説,這是一種釣法的碰撞,不存在優劣之分。

從日本的黑拉釣法,對比台釣,淺談中日釣魚文化的差異 第11張

寫在最後

洋洋灑灑數千字,可能因為筆力不足,很多細節不能闡述出來,但是,大致的意思總算是表達出來了,那就是,不管何種釣法,一旦有了受眾,那就不要從優劣、好壞去評價,畢竟不同的文化氛圍,形成不一樣的釣魚技法,這沒什麼奇怪的,就如同現在總有釣友爭論,歐釣更先進,黑拉更有意境,這完全沒有什麼對比性。

中國有傳統釣魚文化,但是沒有成體系,而日本雖然和中國一脈相承,但是因為其地理、歷史原因,不僅形成了體系,更是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所以,我們能做的,除了尊重,就是學習、融合,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釣魚,也應該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