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的嗅覺、味覺、觸覺以及皮膚與垂釣的關係

瞭解魚類生理與習性,更加了解我們的目標對象,對我們的垂釣活動大有益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魚類的嗅覺、味覺、觸覺以及皮膚與垂釣的關係。

一、魚類的嗅覺器官與垂釣關係

魚有鼻子嗎?在魚頭兩側一邊一個小孔狀的東西,那就是退化了的魚鼻子。一般的魚類都有一對鼻腔位於頭的前方,嗅覺器官主要集中在這裏。不同的是,魚類的鼻腔和人的鼻腔可不一樣。人的鼻子主要用來呼吸,而魚的呼吸依靠的是--魚鰓,魚鼻子只能起到"聞"的作用。它不和口腔相通,魚類每一個鼻腔有兩個孔,中間有一薄膜分開,成為前後兩個鼻孔。前面的孔叫入水孔,後面的孔叫出水孔。當魚遊動時,水從入水孔流入,然後再由出水孔流出,這樣,魚類就能嗅到水中的氣味了。

魚類的嗅覺器官是重要的化學感受器之一,由鼻孔、鼻腔和位於鼻腔內的嗅囊構成,魚類嗅覺器官的進化與發展也經歷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魚類的嗅覺器官在魚類的生活中,諸如攝食、禦敵、生殖和集羣等行為上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同時,它們對於同種魚類在受到重創時,發出溶解於水的特殊氣味極為敏感。對未受到重創的同類魚同樣有阻嚇作用,其它魚聞到後便會迅速逃之夭夭。

古人云: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能引起魚類嗅覺的物質需要具備的主要條件--對於喜食植物性餌料魚類,餌料應作到:容易揮發、能溶解於水中。而對於攻擊性肉食性魚類其餌料,則應反其道而行為宜。當我們停留在具有某種特殊氣味的地方,過一段時間之後,對此種氣味就會完全適應,當聞到另一種特殊氣味則需要適應過程。水中魚類同樣對氣味,會作出不同反映。甲地魚已習慣某種氣味會放鬆警惕,但到乙地此種氣味未必奏效、特別對曾經中鈎魚會進一步加強警惕。因此在垂釣中應根據各地魚的特點,製造餌料同時不斷地提高垂釣技巧。

魚類的嗅覺、味覺、觸覺以及皮膚與垂釣的關係

二、魚類的味覺器官與垂釣關係

魚類對食物的品嚐直至吸或吞下食物,主要是依靠味覺器官中---味蕾。人類的味覺品嚐主要表現在舌頭表面、而魚的味蕾分佈在魚體中分佈很廣,不僅侷限於口內,同時也分佈於魚的脣和頭部,甚至分佈於體側和尾部。在體內除了分佈於口腔、舌外,還分佈於咽、鰓、食道等地方。味蕾分佈的範圍因魚的種類而有所不同,有脣須的魚味蕾的作用是辨別食物的味道,具有分辨甜、鹹、苦、辣、酸的能力魚的身體各處有各種味覺器官。例如口中與嘴脣周圍的表皮都是味覺器官,稱為“味蕾”;在體表的皮膚上也有味蕾散佈着。味蕾能分辨酸、甜、苦、鹹等味道。人類或其它動物,必須用舌頭接觸到食物,才能嚐出箇中滋味。而魚的表皮味蕾只要接觸到食物,不必張開大口就可以大致辨出食物的味道,品嚐後才能作出最後選擇。

魚類的味覺也很發達,很多魚類,如鯽魚、鯉魚等,它們發現食物後,首先把食物含在嘴裏,經過幾次吸吐過程品嚐後,合口味的方會吞下,不合口味的便會立即吐出。此時浮漂初始階段會產生幾次小幅度升降過程,説明魚正在進行品嚐。當浮漂出現較大幅度上升或下落,説明魚餌已被吞下。各種魚類對味皆有不同程度偏愛,雜食性魚類:鯽魚偏愛濃香濃甜、鯉魚則偏愛微腥、魴魚和草魚偏愛微酸及麴酒氣味。而肉食性魚類多以血腥氣味更加偏愛,因此在垂釣中應針對主釣魚類對餌料作出,不同選擇避免盲目性以取得最佳效果。

魚類的嗅覺、味覺、觸覺以及皮膚與垂釣的關係 第2張

三、魚類的觸覺器官與垂釣關係

觸覺器官是動物重要的定位手段之一,主要表現在以觸覺來認識生活及其相對應的環境。動物中稱為觸覺動物。以動物為例老虎和獅子貓和老鼠,如果去除掉它們的鬍鬚,行為會變得莽撞。魚類的觸覺器官主要是觸鬚和側線。分佈在口腔、口脣、觸鬚和側線等處密度最多。魚是靠嗅覺、觸覺、視覺和味覺的總體功能完成覓食活動的。魚體的觸覺器官主要感受來自壓力和水流的變化。魚體表面上的側線觸壓覺非常敏感,可以探測出水中極微小的振動:如果岸上出現行人的腳步聲,和高空中的飛機、飛鳥、及很遠地方的開山炮聲均可引起整個水域內的魚迅速作出逃盾的反應。魚的觸覺主要用於同類間的,情感交流和環境適應與防衞。它如同一架雷達,能夠敏鋭的感覺到外界事物。在水域中如果出現兇猛魚類危險信號,會立即採取逃避。而對比它小的魚類則會採取驅逐。如果發現美味可口的食物,即可游上前去覓食。

魚類的觸覺器官的側線和觸鬚,能使魚類在昏暗的水中游動自如。魚類雖然都具有感覺器官,但其靈敏度卻差別很大。總體而言,中上層魚類,視覺比較靈敏,但味覺和觸覺反應相對遲鈍。而底層魚類如鯉魚,則主要靠嗅覺和觸覺覓食。瞭解魚類的感覺器官,使我們更清楚地瞭解,不同魚類發現食物的方式,以便於垂釣中應變能力。因此釣餌應注意軟硬適度、粗細粘滑適宜。垂釣較大魚餌料可以稍硬,餌團大時一定要軟些。釣小魚則一定要軟,餌團小時則可以稍硬些,去適應主釣魚類進行選擇。同時注意垂釣時要儘量尋找安靜噪音較小的環境,儘量避免吵雜聲,以取得最好垂釣效果。

魚類的嗅覺、味覺、觸覺以及皮膚與垂釣的關係 第3張

四、魚類的皮膚感覺器官--側線與垂釣關係

魚類的皮膚感覺器官--側線,是魚類以及水生兩棲動物所特有的感覺器官。它是一種埋在皮下的特殊結構,主要分佈在頭部後方,在身體的兩側,每側各有一條側線。少數魚類每側有二條甚至更多。側線的主要作用:確定遊動方位、感覺水流和水壓變化、及低頻率聲音。由側線溝狀或管狀的開口處--溢出粘液--再由粘液傳遞到感覺結節--使感覺結節的頂端發生偏移--經側線神經傳遞到大腦,而作出迅速反映。

魚類在水中僅憑視覺是難以正確測定物體的方位,而側線則能夠配合視覺測出遠處物體的具體位置。當一個生物遊近時,周圍水體會產生震動,魚體側線就能感覺到並會作出反應。如測得遊近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及所處的位置便會立即逃離。魚類在遊動中所形成的水波,傳至物體後又會被反射回來。側線可以感受到並且能正確知道物體的存在,和它的具體位置。依着水流的方向來確定遊動的方向,許多魚類有逆水而上的習性,魚可以用抵銷水流的速度作出逆流遊動,而且能夠停留在水域中予定的位置。因此,也可認定側線是魚類趨流性的輔助器官。一些魚類的側線能感受低頻率聲波和對温度起感覺作用.即所得趨流性反應,對集羣和洄游行為都有一定的影響。魚類在生殖季節側線感覺器特別發達,產卵後又會隨之消失,這説明魚類在結羣移動與產卵追逐活動中,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側線對振動的感覺作用。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魚類的側線功能,在垂釣中必須加強應對,同時從中能得到某種啟示。岸邊任何嘈雜聲響都會使水體產生波動,水中鯽魚、鯉魚等温合性魚類會因此產生警覺。而垂釣黑魚、鮎魚等肉食性魚類則無過大影響,適當聲響所產生水體波動,甚至有利於垂釣。同理在魚類密集時,如果其中一條魚中鈎,應儘快領向一側較遠區域。否則在密集區內出現脱鈎現象發生,受到驚嚇的中鈎魚會發出聲波,其它同類魚聞訊後會迅速四散奔逃,幾小時內很難從新彙集對垂釣極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