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嗅覺與側感觸覺的介紹

一、魚的嗅覺與味覺

有研究表明,魚類的嗅覺與味覺異常炅敏,遠超過人類。原來魚長有兩對彝孔,並不通過口腔,魚在水中生活,水從前鼻孔流進,從後鼻孔排出,一進一出即可嗅出水中的不同氣味。

魚類嗅覺與側感觸覺的介紹
魚類嗅覺與側感觸覺的介紹

魚的嗅覺與味覺的一些介紹:

魚的脣部、口腔和觸鬚上佈滿了味蕾。其他部位也有味覺神經的分佈。味蕾與鼻子共同擔負着對水體中化學物質進行定性分析的任務。所以魚在吃食時,大多數都要經過反覆吞吞吐吐,通過味道辨別食物的可食性,合乎口味的就吞吃,不合口味的便吐出。生物學家從實驗中得出結論:魚類辨別甜味的能力,超過人類80倍。

魚在水中發現餌食,近距離靠視覺與嗅覺,遠距離則全憑嗅覺。也就是説,食物的氣味實際上成了魚類覓食的嚮導,如同貓一聞到腥味兒,就會沿着腥味跟蹤尋找食物一樣,這既是條件反射,也是種族遺傳。由此可見,精心研究餌料的氣味與味道,在實際垂釣中是何等的重要。此外,魚類頭部的須,上面佈滿了觸覺神經,這是魚類覓食和禦敵的探測器。

二、魚的側感觸覺

魚雖然是近視眼,卻能自由自在地遨遊於江河湖海之中不會碰壁,奧妙何在呢?原來魚類有自己的“祕密武器”——側線。各種魚的體側鱗片上都長有條數不等的黑色側線,直通腦神經。大多數魚只有1條側線,有的有2條(如鯉魚),魴魚有3條,而鱸魚則有4條,側線越多的 魚越是機警與靈敏。

科學家通過實驗得知,魚的側線如同雷迖一般,能夠準確地測定發生震動物體的方位並能感覺水流。常年生活在水中的魚,就是運用自身的側線進行遊動、棲息、捕食和禦敵,及與同伴保持聯繫,一有“敵情”,立即做出反應。當週圍環境發生變化時,例如大氣的冷熱,氣壓的高低,水的漲跌、流速快慢以及異常聲響的出現等等,這時魚的感覺便馬上產生反射性行為,使其活動和攝食狀態也隨着發生不同的變化。

弄清楚這一點,對指導垂釣至關重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解開魚突然不吃鈎之謎,更重要的是提示我們如何利用魚類的側感觸覺(包括嗅覺與視覺),來提高誘魚效果與上鈎率, 例如釣餌的動態仿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