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釣魚四選擇天氣水域釣位時機

冬末春初雖冰雪已融,但由於剛剛出“九”,天氣變化頻繁早晚温差還較大,在江淮地區也還時有冷空氣活動,冷暖交替的氣候直接影響着魚類的活動範圍、食慾強弱及生理的調節變化,因此,尤顯應變技巧的重要。

春季釣魚四選擇天氣水域釣位時機

選擇小水面

由於大水面一般地地勢空曠風力較大,水面與冷空氣的接觸面大,靠近岸邊的水温較低。如:水庫、河流或湖泊由於水體較深,水下吸收陽光較少,水體比小水面升温慢水温低。而與大水面相同的庫岔、河岔、大型溝渠周邊都緊靠高地,又如:池塘、公園的水體等小水面,一般地處市內或近郊或村莊,周圍一般都有擋風的建築物可以遮擋寒風。同時,這些小水面一般水體較淺,白天吸收陽光的熱量多升温快,魚類生理機能恢復的早比較活躍。再一點是由於水面小,更有利於手竿的發揮,因而垂釣效果要好於大水面。

選擇好天氣

筆者這裏所説的號天氣是就釣魚活動而言,並非完全以高温來判斷。冬末春初的中午時段,如果陽光明媚暖意濃濃時,儘管人會感覺很舒服但並不一定時釣魚的好天氣,而多雲、陰天或偶有,濛濛細雨的天氣,卻也能有所收穫。這裏的關鍵點有二:一是看温差大小,二是看風力大小。

就筆者長期垂釣經驗體會,如果一天中温差超過10℃以上連續幾天同時段温差超過5℃甚至以上,垂釣的效果一般不會很好。究其原因:

第一方面是當一天中温差過大時,陽光明媚太陽的熱量及微風勢必造成水面暖水下涼狀況,魚類都有趨温習性,這時它們多會上浮曬太陽取暖而少動少吃,可以説,此時趨温性仍為其第一需求,覓食性尚居第二。例如:我們在中午時段甚至偶爾能從水面看到它們的身影或聽到水草邊鯽魚的“咂嘴”聲,此時水底基本沒魚。所以,有不少釣魚人對此時魚不吃鈎而不解。

如果連續幾天同一時段也出現大的温差,魚類會更感難受,影響着它們的活動及覓食。因為魚類是變温性動物,它們的體温只有與所處的水温保持接近的情況下,才能呈現常態化的活動與覓食,當水體出現很大的温差時,打破了它們的生理常態,它們就要通過調節體温來與水體温度保持接近的水平。而這個調節體温需要一個過程一段時間,在這個時間段裏,魚類是很少活動及覓食的。而當連續幾天同一時段温差不大時,魚類就不需要進行生理上大的調整從而處在一個較穩定的活動及覓食狀態,我們就會感覺魚好釣。

當天氣轉為多雲或陰天或遇冷空氣南下的情況下,一天中水面吸收的熱量少温度低,而水底由於受寒風涼氣影響小温度下降少,水温相對恆定,這樣水面與水底的温差就笑,加上風力的作用,早晚甚至會出現水面温度低於水底的逆温差(如結冰)。這時,魚類在水下不需要調節生理變化,他們的活動、覓食趨於常態化因而有一定的覓食需求,當然,雖然水底温度稍高,但還沒達到魚類最佳活動覓食的條件。所以,此時魚類的活動量及食慾都還不高。

第二方面是風力的影響;冬末春初由於温度還較低,水體的密度大很少發生缺氧的情況,風力的有點在此時並不明顯,而無風或微風更有利於垂釣。而當颳起3級以上的風力時,勢必會加大水面與冷空氣的接觸面,使水體温度下降,特別是對2米以內深度的水體影響較大,從而影響水温影響魚類的活動及食慾。從我幾十年冬春垂釣感覺,多雲或陰天的時候,只要無風或低於3級的微風或沒有強冷空氣來襲,對垂釣基本沒有影響,相對只是上窩時間會略有延長。雖然冬季又“冬釣陽”和春季有“春釣灘”的説法,但這都要建立在温差不是很大的條件下,如果陽光明媚及連續刮南風導致温差很大的天氣出釣,雖然人感覺舒服,但你可能會遭遇魚類的冷遇,陽光越強烈水體越深其效果越差。

選擇好時段

冬末春初乍暖還寒一天中早晚温差很大,在選擇出釣的時間段安排上,建議最好還沿用冬季的出釣時段。一般選擇9:00—17:00左右,只是比寒冬略微向兩頭延長一點。太早或太遲效果並不好,這主要是由此時的温度決定的。早晨魚類多還藏與遠處深水裏,因為深水裏水下温度相對較高較恆定,而當傍晚氣温下降後水温也隨之下降,魚類有多往深水區遷徙,所以,你即使早去晚走,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不如選擇高温時間段出行,這樣隨着温度的上升,魚類開始往岸邊活動覓食,此時人也不會感覺太寒冷,尤其是中老年釣友更應該講究策略。江淮地區一般要進入“仲春”後(一般在3月中旬以後),垂釣的時間在開始向兩頭延長甚至可釣全天。

重視釣位選擇

釣位選擇技巧要靠經驗的積累,它關係到垂釣的成敗。因為野外水域多水廣魚稀水底環境千差萬別,魚類總是會選擇適合自己窩居最佳環境,這就會出現一地魚頭攢動而某地卻不見蹤影的狀況。

在冬末春初選擇釣點的時候,一是要結合當天的氣象條件,二是要了解水域的自然條件,三是熟悉對象魚類的基本習性。“氣象條件”主要是指當天的陰、晴、冷、暖。“水域條件”主要是指水體的肥、瘦、深、淺、靜、動、水下地形及障礙物的分佈情況。至於對象魚的習性基本好掌握,因為此時活動覓食的多是較耐寒的鯽魚、鯉魚、翹嘴等,它們的習性大致相同,趨温性是它們此時節的共同點。在選擇具體釣點的時候,就要根據以上三條來靈活應用。雖然影響釣點選擇的因素很多較複雜,但掌握它們也不是沒有規律可循,冬末春初選擇釣點應遵循以下幾點:

陽釣淺陽釣明。前面提到,當陽光明媚長時間照射水面的時候,會造成淺水區水温快速上升,當身處深水區的魚類感覺到這種水温變化後,由於其趨温性使然它們便會向淺水的高温區聚集,另外,淺水區的水草這時多開始萌芽或有小魚小蝦活動而成為它們的食物,所以,中午高温時段我們選擇釣點的時候,應該選擇2米以內的背風淺水區(水體較清時適當釣深一點)。另外,在同深度的條件下,明水區吸收的陽光熱量多温度上升比水草區快,所以,這時候打窩子就不能選擇在草洞裏,應該在水草區外的朝陽面作窩子,效果要比打在水草洞裏好。

陰釣深陰釣草。如果遇到弱冷空氣或陰天或間斷細雨的天氣,淺水區會最先降温,魚類便會向深水區轉移,我們應該找2-3米深的水體裏打窩子,或選擇小水面的最深處。此深度的水温相對較恆定,適合魚類的活動及覓食。如果水面有較密集的水草,這時就要選擇在水草洞或天然縫隙裏打窩子,因為,水面密集的水草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遮擋寒風的作用從而使水底的温度維持一個較高恆温的水平,能夠促進魚類聚集。

清釣深渾釣淺。很多的魚類都有羞光性,鯽魚、鯉魚、翹嘴也不例外。當陽光明媚而水體有很清澈的情況下,它們就會有很高的警惕性,聲音、人影都可能影響其大膽覓食。所以,雖然中午高温時段應將窩子打在淺水區,但如果水體較清澈就應該往稍深一點的水體下竿。如果水體裏魚的密度高或水體較肥能見度低的話,可以釣的稍淺一些。這裏所説的深淺沒有一個具體的尺度,它與水體的大小有關。比如2米深度,在池塘裏算是深水了,但在大水面裏還算潛水,這就要釣者根據水體的具體情況和效果靈活把握。

午釣灘窄釣寬。在小水面的野溝野塘裏,一般是寬的地方深窄的地方淺,如果連續幾天天氣晴好無風的中午,淺水區温度會較高,我們應該找一片較平坦的淺灘處下鈎,或將窩子打在深淺交界處。如果在不規則的水面裏垂釣,陰天及低温天氣應該找較寬的地段下鈎,因為同水域較寬的地方相對較深面積較大,有利於魚類聚集活動,此處魚的密度較大温度相對稍高,有利於垂釣。

亂釣亮亮釣亂。釣魚諺語有“一年四季不離草”一説,魚類喜歡靠近水草活動,特別是寒冷冬季,它們鑽入密集的草叢中可以避寒,夏季可以避暑。冬末春初由於水温還較低,雖然比隆冬時節魚類活動的範圍稍有擴大,但早晚一般也不會遠離草區,所以,如果所釣水域的某一處有蘆葦、蒲草、倒入水裏的樹枝等雜亂物體時,應該首先佔有它,這裏往往是上魚的黃金之地,但具體施釣前要多試探,避免掛鈎影響釣效,對於蘆葦等直立植物,應該將窩子打在離其半米左右的距離,如果是像水花生這類無根植物,應該將窩子打在草洞中,但要注意清理水下雜物,避免掛鈎。如果某一水域水草很多,那就不能在找這些地方下鈎,此時應該選擇靠近草區較寬敞的明亮水面,因為正常天氣情況下,魚類多喜歡活動在空間較大的地方,特別是像翹嘴鮊一類魚種,大空間有利於它們追捕小魚小蝦。

以上是冬末春初選擇釣點的一般規律,但遵循這個規律要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不能選擇風口,特別是有3級以上風力的風口,因為一是迎風不方便拋竿,二是有風浪不便於觀漂,三是風口比背風處的水温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