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釣的天氣時間釣點餌料及對象魚選擇

春打六九頭,氣象意義上的入春,是指連續5天日平均氣温大於或等於10攝氏度,按照這樣的界定,春天其實應該是驚蟄到夏至這兩個多月的時間,立春至驚蟄,多還是在冬與春之間徘徊不定。

下面從天氣、釣場環境、釣點選擇、釣時、目標魚種、餌料等各個方面簡單加以闡述,春釣不難,想釣得好,還是需要一定經驗和理解的。

春釣的天氣時間釣點餌料及對象魚選擇

一、天氣的選擇

先説説天氣,春季升温,常見東南風天氣,與其他季節不同,春天刮東南風,並不一定代表魚況不佳,而是要結合雨霧陰晴等綜合考量。

諺雲:春釣雨霧,又云:春釣早,説得都在理上。個人認為,北風雨比南風雨好釣,也就是説,降温升壓的雨天要比升温降壓的雨天好釣。陰而不雨,下不透的感覺,魚兒吃食的慾望不高,雨下透了,體感清爽微涼,一定是個不錯的釣魚天。

早春,氣温的升降對漁獲會有很大的影響,氣温驟降或降温後突然的升温天氣,魚情都不會太好。仲春向後,温差決定漁獲,温差小可釣全天,温差大早去早回。

長時間的陰雨天氣過後,突然的升温大晴天,必然魚口寥寥。大温差的南風天,除了早晚可以釣一陣,其它時段基本停口。穩定的天氣條件永遠比波動的天氣魚況要好,這點放之四季而皆準。

藍天白雲、通透清爽一般都是釣魚的好天氣,久陰不雨,或忽冷忽熱,魚情肯定不會太好。別跟我扯什麼降温前、風雨後,小概率的事例只是個別情況。一年到頭,你能遇到幾次風前雨後,刨去上班時間,除非是職業的釣魚佬,像我們這樣的上班族,還是祈求風調雨順的好。

春釣的天氣時間釣點餌料及對象魚選擇 第2張

二、釣點選擇

釣場環境因素包含釣點水域深淺,陡坡還是緩灘,光水還是水草河面,死水池塘還是通潮河道,水體肥瘦顏色等等,下面結合釣點的選擇簡單談談春季不同階段的應對。

春釣總體是一個由深入淺的過程,早春二月,氣温和水温仍處於低值,此時作釣,雖不至於像冬釣一樣求深求遠,但過淺過於靠邊的位置,還不是魚羣所在。我們應儘量選擇略遠處的稍淺位或近岸水花生草的前端,此時判斷釣位,水色很重要,至清則無魚,無論是遠灘還是近草,水色略帶渾黃是最好的。

春季隨着氣温不斷走高,魚的活性增強,遊動範圍也不斷加大,從冬季的單一趨温慢慢過渡到趨温、趨食乃至甩籽繁殖的階段。這種過渡在不同的水域環境下進程也不盡相同。早春,多河草的水域,水淺處光照充足,水草生長繁茂,為魚類提供了很好的覓食與躲避場所,魚兒喜在淺草或水草與光水交界的位置棲身。光水池塘或河道,岸邊水淺水清無遮蔽,魚兒多還在朝陽一側半深不淺的位置,只在夜深人靜時靠邊。

到了仲春,驚蟄過後,釣淺灘是不二的選擇。不要怕淺,哪怕是一巴掌的水深,只要有水草的遮蔽或是渾黃的水色,都極有可能碰到平時難得一見的大鯽魚。

三月,淺邊處蒿草露頭,此時釣草眼或草邊大大優於光水,一尺深淺的草洞草縫,拉上來的往往都是金黃的大板子。

釣草的注意點網上多有論及,無非是稀中找密,密中找稀,此處不再贅述。除了各種水草,河中的障礙雜物周邊也是極好的釣點,在我們眼中,木樁僅僅只是一段木樁,但在魚的眼裏,有可能就是食堂或者產牀。

當然釣淺也應有個尺度,一目到底的清淺水域,很清楚看到水下無魚,就不要刻舟求劍了。

到了暮春,應早淺午深,早晚涼爽,魚貼邊覓食,到中午,陽光直射下淺邊水温驟升,魚會退入深塘,當然此時魚兒多半上浮,即使強行作釣,口也不會太好。

三、釣時選擇

釣時是指出釣的時段,受時令、温度、天氣等各種條件影響,但不論何種條件下,早晚的魚況一般都是最好的。早晚時段降温升壓,除了冬季極寒或夏季低壓魚浮頭兩種情況,其他季節都是不二的選擇。

總的來説,早春可釣全天,清冷的晴天,多雲或陰雨天也可釣全天,仲春向後,中午氣温升高,魚易浮頭,會十分難釣,與其苦等,不如知難而退。

早春打窩後,醒窩仍需一段時間,隨着氣温的升高和魚活性的增強,等待的時間段會越來越短,留窩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春釣可以補窩,量稍大一點也無所謂,因為魚的總量和吃口在那裏,窩量過少,吃完就都散了。

春釣的天氣時間釣點餌料及對象魚選擇 第3張

四、目標魚選擇

目標魚種的確定。這個很簡單,早春不外乎鯉魚、鯽魚和鯿魚,與冬釣並無二致。驚蟄過後,萬物復甦,鮎魚、黃顙開始動口。到了清明,只要天氣對路,草魚、青魚和鰱鱅也開始覓食。此時,各種肉食魚類活性加強,黑魚、鱖魚等,都經常可以釣到。

我一般三月中下旬開始專釣黃顙,清明之前主打筏竿,釣河心較深位置,餌用紅蟲或紅蚯蚓。清明之後,隨着温度的不斷升高,釣位應逐步向淺邊或草邊延伸,釣餌用粗大的青蚯蚓,剪段掛鈎,釣獲的黃顙個體和數量都要優於紅蚯蚓。

春釣的天氣時間釣點餌料及對象魚選擇 第4張

五、餌料選擇

窩餌和釣餌的選擇。春釣鯉鯽,本地打窩料多選用酒米,可以單用,也可與河泥拌雜在一起使用,主要看重的是酒米的味道和持窩性。相比粉餌,酒米散佈面積較小,相對不招小魚,攜帶和布窩都較為便捷。我習慣隨身帶着一個100毫升容量的嬰兒沐浴露瓶子,扁扁的那種,裝上二兩酒米,和打窩器一起揣在衣服口袋裏,隨時補窩或另布新窩,非常方便。

釣餌從紅蟲、蚯蚓到麪食、米飯直至麥粒、蘸餌,遵循的原則是低温季用葷餌、活餌,高温季用素餌、糧食餌。冬春相交之際,魚類剛從冬季的休眠中恢復過來,急需補充大量高蛋白餌料,此時用紅蟲、蚯蚓,少有雜魚鬧窩,釣獲的多是大個體鯽魚。待氣温逐漸回升,小鯽魚和雜魚開始鬧窩,就應視情況嘗試米飯、麪食等糧食素餌。

釣餌的選擇應根據天氣、魚情來綜合判斷,可能今天在這個塘子裏用紅蟲釣得不錯,明天換個塘子就總是小雜魚鬧窩,甚至同一處溝塘,前後兩天的釣況也會大不相同。外出釣魚時,我除了隨身攜帶蚯蚓、紅蟲之外,車廂里長年備着麪粉、麥粒和蘸餌粉末,野釣魚情千變萬化,我們無法面面俱到,只能做到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