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餌料發酵在利用,垂釣效果好

為什麼稍加以發酵的舊魚餌加上新餌,在垂釣中能引起極快、極好的誘魚效果呢?原因可能有這樣三個方面:

剩餘餌料發酵在利用,垂釣效果好

1、首先是因為“舊餌”實際上是為釣對象魚精選配製的餌料,它經過稍加發酵,是將混合了的各種餌料再進行化合,如果説原調配的餌料是物理上的混合,那麼,經過發酵則是將這些混合餌料進一步的化合(近似化學作用)。精選幾種餌料的混合調配,與進一步的化合(化學反應),這兩者的香氣與味道,既一脈相承,又增加了類似酒香與甜味。

2、顯而易見的是,稍加發酵的餌料,在原有配製的餌料香、味基礎上,發酵出了新的類似酒香和甜味。但這不是一般白酒的香氣與一般蜜糖的甜味。而是從原配製餌料香味基礎上產生的類似酒香與甜香味(舊餌料稍加發酵後的誘魚奇效也正在於此)。比如原配製的是一款腥香味的餌料,稍加發酵後則散發出腥香酒味和腥香甜味。如配製的清香型餌料,稍加發酵後則散發出清香酒味和清香甜味(這與加白酒和蜜糖調配是很不相同的)。尤其是剩餌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相當於遊離氨基酸所呈現的“鮮”味,摻進新拌制魚餌中有如“味精”。

3、“稍加發酵”,是指舊餌料在經過1到2天或低温情況下數天發酵,當能嗅出酒香和甜味時即可放入冰箱冷藏,防止長久過度發酵變酸、變苦、糜爛。新配置的餌料與發酵過的舊餌粉1:1(亦可採用新配製的餌粉1份、發酵過的舊餌粉1份、原塘顆粒餌粉1份,三者混合)搭配糅合,以達到既保證原餌料針對所誘對象魚的風味,又能達到充分發揮舊餌料發酵生成的微酒香和微甜味,再加上原塘顆粒的習慣性口味。最重要的是這種在原餌料特點上發酵而成的微甜酒香味,對於所要釣的對象魚而言,似乎具有超常的特別誘惑力,且在水中能快速擴散。這大概就是釣得快、釣得多的根源吧。

4、就餌料而言,之所以是垂釣的利器,那是因為垂釣最根本的是必須誘魚聚攏集中,誘魚搶餌吞鈎。魚兒在水中,是循香、循味,循水動,循聲音,循色彩與形狀進行覓食的(而不同品種的魚類對餌料的色香味等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選擇配製釣對象魚的“餌”料,其特色香味俱全,恰恰是引導、誘惑對象魚集中,並促使其吞鈎的美食,是最具殺傷力的頭號媒介物。從漢語説文解字的意義上講,“餌”字是由“食”、“餌”兩部分組合而成。左邊“食”字指的是“食物”,右邊“耳”字指的是耳朵,引申為能感覺到或聽到聲響、音色。故“餌”指的是這樣一種能感覺到聲動的(令魚兒愉悦的)食物,那就是”美食“了。

總而言之,“餌”是某種使魚嘗之美味,嗅之氣香、聲動感覺愉悦、使之覓食興奮很具有誘惑力的東西(食物)。發酵過的餌料加上新配製的餌料與原塘顆粒三樣混合,酒香、甜味、特色氣味濃淡俱佳,比重大,落水響聲輕且清脆。顯而易見,有很強的誘魚效果。有的釣魚人可能會問,餌料的“聲音”有何用?不是垂釣時越靜悄悄越不驚動魚兒嗎?實際上,動與靜對魚而言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餌料的動態與聲音,主要包括:拋鈎(拋擲餌料)落水時的震波聲音、餌料在水下移動、運動的聲音(包括活蚯蚓以及其他昆蟲類做活餌在水下蠕動形成的震波)。經常作釣的魚塘、水域,餌料發出適當的震波聲音,是對魚兒的召喚,是特定的信號誘惑,魚羣往往咋驚而喜,會迅速循着餌料震波發出的地方游過去。這在養魚塘,也許是養魚人平時投料餵養鍛煉出來的吧。另一方面,魚喜歡尋找活食是天性,而釣餌在水中移動、蠕動,會被當做鮮活的肉食追搶,這是魚兒野外覓食形成的本能。經驗也告訴我們,垂釣中的餌料有所運動(包括拋擲鈎餌、打窩投餌,輕移水下鈎餌以及活餌),使其通過水下的波紋運動發出適當聲響,也是一種垂綸技巧。當然,震波聲響不宜過大,否則,自然會將魚兒蝦跑,那又何談垂綸。

概括而言:

剩餌發酵可變寶,化作美味誘魚好。

休閒垂綸重技藝,握有利器釣更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