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不如當年 原絲之痛仍在 如何讓東陽漁具產業持續富民?

行情不如當年 原絲之痛仍在 如何讓東陽漁具產業持續富民?

“展會不僅僅是推銷展示產品,更是行業走向的風向標,感覺今年行情不如去年。”最近,從天津碧海釣具展歸來的東陽漁魁釣具總經理董綱高興不起來。

近兩年,經濟大環境不景氣,核心技術缺失,無序競爭加劇,讓曾經的富民產業——漁具產業裹足不前,如何讓東陽漁具產業持續富民成為漁具企業普遍關注的問題。

漁具產業整體行情持續走低

天津碧海釣具產業博覽會已舉辦七屆,已成為業內信息交換平台和產品推廣銷售平台,是釣具行業的風向標,吸引着全國各地的釣具企業參加。

東陽作為國內最大的漁線產區,今年共有110多家企業參展,東陽漁魁釣具是參展企業之一。“感覺今年的人少,客户少,當然訂單也比去年少。”董綱説,許多客户變得保守了,原先5萬元的訂單現在縮小成2萬元。

董綱走訪了威海、河北、湖北等省區的多家展位,整體情況也是不盡人意。“一路問過去,許多參展商都是一個勁的搖頭。”董綱説,不僅是漁線,整個漁具行業整體都在下滑,包括釣竿、漁鈎、漁線輪、釣餌等行情也並不看漲。

和董綱有相同感受的還有東陽市時代釣具負責人趙青。“之前聯繫好的幾個客户,好幾個都減少了訂單。”趙青説,一些客户因為資金困難,賒賬比較多,這種情況再前幾年並不多見。

在不少參展企業主眼裏,造成今年漁具產業行情整體下滑,有多個因素,一方面是國內大環境不景氣,漁具產品需求減少,另一方面則是漁具行業門檻低,企業無序競爭導致。

行情不如當年 原絲之痛仍在 如何讓東陽漁具產業持續富民? 第2張

漁具產業原絲之痛仍在持續

“展會市場一有風吹草動,我們就隨風搖擺,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東陽的大部分漁具企業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受制於人。”董綱説,東陽沒有真正的原絲加工企業,原絲之痛一直存在。

作為國內最大的漁線產區,東陽漁線更多的只是一種加工式的生產,而非源頭性的生產。在東陽漁線生產加工專業村——歌山鎮象塘夏樓村,存在大大小小近200多家漁具企業,但是他們並不生產漁線原絲,許多家庭作坊將批發過來的原絲簡單的繞盒包裝,貼上商標,就成了在市場上銷售的品牌漁線。

“東陽漁具企業的原絲基本都是進口的,主要來自日本和台灣。”東陽市時代釣具負責人趙青説,他們很早注意到原絲生產的問題,早在2009年就在安徽投資3000多萬元建造了漁線原絲生產企業,已於2011年投產。

然而為何東陽沒有漁線原絲生產企業?趙青告訴記者,漁線原絲生產企業投資大,技術難度大,盈利週期長,對於大部分東陽漁線加工企業來説根本難以企及。此外,東陽本地土地資源緊缺,勞動力成本高,出於對原絲生產技術的保密,也促使企業更願意在外地投資原絲生產企業。

如何讓漁具產業持續富民?

東陽歌山漁具產業經過20多年發展,已形成一條完整的漁線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成為東陽的富民特色產業之一。但在產業行情下行的當下,如何讓漁具產業持續富民?

“如果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原絲生產企業,永遠解不了套在東陽漁具產業頭上的‘緊箍咒’。”東陽(歌山)漁具休閒產業基地負責人盧超杭説,原絲生產不解決,企業發展也是束手束腳,更別談產業發展壯大。

去年底,東陽幾位上規模的漁具企業主一起來到東陽(歌山)漁具休閒產業基地,找到盧超杭,一起商議在東陽合建原絲加工廠。“我是舉雙手贊成,也樂意為他們牽線搭橋。”

盧超杭説,商談進展速度較快,目前已擬出初步的實施方案。

此外,漁具產業門檻低,競爭激烈,為爭奪客源,一些企業就會進行無序競爭殺價,自相殘殺,標準降低,近兩年行情下跌,無序競爭尤為明顯,對東陽漁具企業聲譽造成影響,也不利於整個產業發展。

“東陽漁具企業要想長足發展,必須把眼光放遠。”盧超杭説,應成立產業協會,推進東陽漁具企業向品牌化、規模化、集羣化和高科技化發展,解決漁具企業多而不強的問題,共同打造漁具產業的“東陽品牌”。

行情不如當年 原絲之痛仍在 如何讓東陽漁具產業持續富民? 第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