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釣魚有魚星無口的原因及應對方法

有時候沒有合適的野釣地點,釣友們會去黑坑過一把釣魚癮。黑坑的應對技巧很多很雜,這裏我們只談談窩點有魚星但無魚口如何應對,免除釣者不上魚的焦急心理,希望能對您有所啟發。

黑坑釣魚有魚星無口的原因及應對方法

天氣水情環境影響

天氣對水體的影響是最為直接的,水温與水體的流動都會隨天氣而變化。天氣還會間接地影響水體的含氧量、水中微生物與藻類的生長狀態,這些條件發生變化,會影響到魚在水體中的活躍狀態。魚兒的活躍度一旦產生變化,釣手往往一時難以找出不上魚的緣故。

比如夏季本來上魚很好的窩點,不一會兒就沒有魚口了,但明明有魚在水面擺動,就是沒有魚口。原來,夏季水體升温很快,使小水域的水體溶氧缺乏,這是由於較高的水温加速了水底沉積物與窩料的發酵,窩點的局部產生了沼氣而使水體缺氧,魚兒只有離開水底而浮到水體上層。

到了冬季,由於水下植物不再茂盛,產生的氧氣量很少,水底溶氧量難比夏秋季節,魚兒的活躍度直接降低,加上水温低,魚口本來就輕且少,所以難有魚兒咬鈎。

針對水體溶氧量低的現狀,我們可以採取以下對策。

(1)不打窩或減少打窩量,避免窩料發酵導致水底溶氧低。

(2)投放味兒較重的打窩料,釣離底,或者採用麻團釣法,誘使魚兒在底部覓食。

(3)轉移到淺水區施釣,因為淺水區的溶氧相對高一點,魚兒也不會冒然浮至水面。倘若當天氣壓太低,水體的溶氧量是必定很低的,浮頭也是必然的現象,不適合垂釣。因為就算餌料再鮮美,魚兒也不會吃,此刻,它們需要吸氧保命。

窩料超量,人為干擾

野釣的自然水域因其水面大,水體的含氧量都較高,但黑坑或競技塘一類的小水域卻不太理想。長時間的垂釣活動,避免不了餌料的過多使用,這樣就會使塘底的醬層加厚,腐殖質增多,致使水底缺氧。所以垂釣於醬層較厚的小水域,就要靠近出水口或入水口處,因水體處於流動狀態,溶氧就相對豐富,魚兒活躍,釣效就好。

另外,人在岸邊的活動極容易影響到魚兒。它們對岸邊的聲影或機器的響動都十分敏感,膽小的習性趨使它們遠離窩點,逃到它們認為安全的水層。所以釣者要儘量選擇相對安靜的地點施釣,拋竿時要減少對魚產生刺激的響聲,一旦魚兒受到刺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再次誘魚進窩

魚情多變

1、魚層在變

魚兒常起浮,這是由於魚兒所在的水體環境發生了變化,或是由於受到了釣者釣法的影響,要麼主動要麼被動地變換了水層,上浮到較高的水層。如果我們不能及時發現魚兒改變了泳層,就會發現有魚星但無魚口的現象。

魚星不只是存在於魚在水底產生的泡泡,上浮到高一級的水層也同樣有魚星,所以當對象魚起浮之後,我們還使用粗鈎粗線釣底,就明顯沒有好結果了。那麼,當我們知道窩點有魚而不咬鈎時,就要試着調整釣法,試探魚層的位置,才是解決問題的必要途徑。要堅信,主動找魚而釣才是釣魚的原則。

2、魚兒受傷

黑坑的魚兒都是運輸而來的,魚兒命運多舛,忍受了長途的顛簸與缺氧的環境,甚至還受過傷,被投放到黑坑之後,水體環境又並不一定好,如果投放的數量多,魚兒密集,還會繼續忍受缺氧的折磨,或者再次受到驚嚇而越來越膽小,膽小到拒絕進食,就不好釣了。

更有多次被釣、歷險受傷的魚,我們稱之為回鍋魚。它們不是嘴被拉豁而發炎,就是魚身黏膜驟減,或者經反覆掙扎導致魚鱗脱落。這些可憐的魚兒開口一般都不佳,如果岸邊有聲響,它們會更加警惕,不願進食。

所以我們在垂釣時,中魚之後一定要儘快地將魚領出窩點,最好不要讓跑魚的現象發生,因為只要一跑魚,就會讓窩點的其它魚再次受到驚嚇的重創,哪還敢吃食,都不要命了嗎?

線組配置對口

有魚星無魚口,需要判斷魚層、判斷魚是否歷經磨難,儘量排除自然原因對魚的影響。這些工作做好之後,就是線組的恰當配置了。如果線組配置不當,就會出現魚兒索餌但吃口很小的現象。線組傳遞漂訊的能力又差,我們的讀漂就會不準確,導致錯過良好的上魚時機,這是經常會發生的結果。

具體的線組搭配需要針對具體的魚情而定,但有一條需要注意,就是讓魚兒便於吸食鈎餌,浮漂的訊號要始終保持正確與靈敏。

以上只是個人的雜談,只從天氣、窩料、魚情與線組等方面作了粗淺的梳理。有魚星無魚口,還與浮漂的調釣、餌料的使用等諸多方面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