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墜釣野戰攻略3:外界條件的影響

作為釣魚人,想必都知道,外界的條件對我們漁業的收穫往往有很大的影響,而這主要集中在季節、温度、風、光線、氣壓等上面,其中讓我們釣友感受最深的則要屬水温和氣壓的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了。下面我們逐步分析上述外界條件對我們漁業的影響,瞭解這些對我們將懸墜釣用於野釣中,有一定的幫助。

懸墜釣野戰攻略3:外界條件的影響

一、季節變化的影響

隨着季節的更替,天下萬物呈現出不同的生命狀態。水中的魚兒也相同,不同的季節同樣也影響着魚的繁衍生息。

(1)春季

春季萬物復甦,在深水蟄伏一冬的魚兒感受到春的呼喚,紛紛煥發出勃勃生機。

初春

初春時,雖然氣温正在逐漸升高,但北方南下的冷空氣仍然時不時的影響着季節的腳步,即便如此,由遺傳基因傳遞的生命信號仍然提醒着魚一個美好季節的臨近,正所謂春江水暖魚先知。這時,水的温度上升不快,深水處受地熱影響温度比較穩定,深水温度仍然高於近岸潛水處,因此,要想釣到魚,選擇避風深水處下鈎仍然是不二的法門(懸墜釣野戰攻略:野外釣點選擇)。由於冬季魚很少進食,春天來臨時,飢腸轆轆的魚急需補充營養以恢復體力,因此在餌料方面要選擇一些蛋白質含量高的動物性餌料,餌料要柔軟鬆散,適應魚吃食輕的特點,線組的選擇要對應魚活力不足的特點,使用細線小鈎才能有很好的收穫。

仲春

隨着春天腳步的加快,仲春季節後,南方的暖濕氣流勢力逐漸成為這一季節的主流,近岸處水温上升很快,水草綻放新綠,水草中小動物漸漸甦醒,魚也進入了繁殖季節,這時近岸處適宜的水温、良好的生態環境,既為魚提供了很好的棲息覓食場所,岸邊的水草也為魚的繁衍提供了舒適的温牀,深水中大大小小的魚兒紛紛靠近岸邊,為我們釣魚人帶來了無盡的喜悦。

這一季節由於正值魚的繁殖期,它們急需補充大量的營養完成生兒育女的使命,對蛋白質的需求更加旺盛,因此各種類型的餌料雖然魚都不會拒絕,但選擇富含蛋白質的動物性餌料仍然優勢明顯。

釣位選擇上,近岸的淺水或水草附近是選擇的主要方向。

晚春

季節接近初夏時,深淺水域的水温已經相差無幾,各種魚都已完成了傳種接代的使命,原來的大腹便便變成了肚皮乾癟,飢餓整天困擾着它們,魚進入了進食的旺盛期,這時,它們整日到處遊動,尋找可口的食物,深處、淺處都可能找到它們的身影,在釣點的選擇上,如果釣鯽魚等小型雜食性魚類,水草邊緣機會更多,如果針對鯉魚、草魚等大型魚類攻擊,深些的水域機會更大一些。

這個季節的餌料沒有什麼特殊要求,香、甜、腥等各種餌料都有機會釣得不錯。

(2)夏季

初夏時節,仍然是魚的旺食期,在釣法上同春末相差不大,這裏不多介紹。

盛夏

盛夏時節,在炎炎烈日曝曬下,水中的温度很高,特別是盛夏的中午,水温比較高,多數魚會藏身深水躲避炎熱,不愛進食,這時魚對餌料的口味也有所變化,清淡的植物性餌料更容易引起魚的青睞。在釣點的選擇上,選擇深水處或樹蔭下作為釣點比較理想。

夏季在炎炎烈日下釣魚,對人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因此應儘量避開中午的烈日進行垂釣。夏季的早晚涼風習習,再加上光線暗淡,萬籟俱寂,近岸處水温下降後,躲藏在深水的魚兒紛紛遊近岸邊覓食嬉戲,因此夏季應把握的出釣時間是早、晚兩頭,如果能抵抗蚊蟲叮咬,夜釣則更容易收穫大魚。

當然,夏季的熱浪對有的魚種影響並不大,特別是鰱魚、鱅魚更適合在高水温環境生活,上班一族如果無法選擇釣時,中午時節最好選擇鰱、鱅、草等喜歡高水温的對象魚作為垂釣目標。

雷雨天

夏季的另一個季節特點是經常出現天氣沉悶並時常伴有雷雨天氣,如果天氣悶熱,人感覺潮濕多汗,這樣的天氣説明氣壓很低,水中溶氧量不足,不適合出釣;雷雨之前天氣更悶,雷雨瓢潑時電閃雷鳴容易發生危險,因此雨前和雨中不宜出釣。雨過天晴後,氣温降低、氣壓升高,雨水的注入既降低了水温又增加了水中的溶氧,同時雨水帶進了大量的有機物,使近岸處餌料豐富,這時正是出釣的大好時機,選擇進水口(洪水時除外)和近岸處會有很好的釣況。

(3)秋季

初秋時節各種外界條件同夏季沒什麼差別。進入中秋後,氣温逐漸降低,秋高氣爽的天氣使魚的食慾大開,這一季節又是一個垂釣的旺季,可以全天出釣,在釣法上也沒有特殊要求。

霜降

霜降後,北方的冷空氣時常襲擊各地,晝夜温差明顯,水温進一步降低,這時魚為了過冬儲存能量的需求,食慾仍然旺盛。

在釣點的選擇上應將深水作為主攻的方向,餌料中的動物性成分也應該適當增加,在出釣時間上,應避開早、晚温度較低的時段,將每天的釣時設定在氣温、水温較高的時間段。

深秋

深秋季節,有時早晨會出現霧霾天氣,這種天氣如果出現在夏季,會造成水中缺氧不利於釣魚,而深秋或冬季出現這種天氣卻表示當天的晝夜温差不大,水體温度變化不明顯,倒不失為垂釣的理想天氣。

另外,深秋冷空氣來臨的頭一天和冷空氣過境的當天,可能是由於動物有提前感知天氣變化的能力,它們會積極儲備能量應付到來的嚴寒,所以經常會出現頂着剛到來的凜冽寒風喜獲豐收的釣況。

而冷空氣過境後的幾天內,水温迅速降低,冷血動物的魚類適應不了水温的突然變化,它們會游到深水區減少活動躲避寒冷,在這種情況下出釣顯然是不明智的。

(4)冬季

近年來,隨着懸墜釣等先進釣法的普及,以往冬季不出釣的定律已經被打破,冬季不但能釣魚,有時候釣況還出奇的好,而且釣上來的魚種也不僅限於鯽魚、魴魚等耐寒魚種,鯉魚、草魚甚至鰱魚、鱅魚等魚類也常有斬獲,這説明只要釣法得當,冬釣同樣不會使釣友鬱悶。

釣點要向陽

冬季如何施釣呢?首先,冬季魚活性最差,不喜遊動,多數情況下會聚集在水温相對穩定的深水區藏身,從節約體能的角度出發,它們一般不主動四處覓食,只對放到嘴邊的食物感興趣,因此,在冬季,能否找到魚的藏身處所將成為能否獲得成功的關鍵。一般情況下,冬季好的釣點應選在背風向陽的深水區,如果碰到暖冬天氣,連續一段時間的晴好天氣會使一些背風向陽的淺水區温度升高,這時如果淺水釣點有水草等障礙物可以隱藏魚,也常常會吸引不少魚兒光顧。

用餌要合適

找到了魚窩,下一步就是看你能否將魚誘釣出來。冬季應注意的是,魚的開口很小,對餌料也非常挑剔,只對那些味道濃烈的腥香餌料感興趣,因此在釣組和釣法上要體現一個“靈”字,小鈎、細線、小浮標是基本要求。餌料中的動物性飼料成份要高,以適應魚對營養的需求,餌料比重要輕,狀態要鬆散柔軟,有利於魚將其吞進口內,只有這種餌料才能適應魚口弱的特點。

二、温度

其實,温度常常同季節有緊密聯繫,因此在上面所談到的季節話題時,温度對釣魚影響的內容已經有所涉及。考慮到談的不夠細緻,再進一步進行一些補充。

眾所周知,魚是冷血變温動物,它們不能象哺乳動物或鳥類等高等動物利用皮毛的保護適應外界温度的變化,也不能象昆蟲能夠根據季節變化選擇活動或冬眠,它們只能通過調整自身體温和及時變換環境來適應外界問題的變化。

多數情況下,如果温度變化不是非常突然,魚可以通過自身調整使體温同外界温度逐漸接近,如果外界温度突然發生劇烈變化,由於魚自身調整體温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對於突然變化的水温它們會無所適從,感到非常不舒服,這時它們就會很快的尋找到一處同自身體温接近的場所,並儘量減少遊動,慢慢對體温進行調整,這就是一旦遇到温度突然變化魚不好釣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各種不同的魚也有其最適應生存的温度,比如鯽魚、鯉魚等温水性魚類最適宜的温度是15到25度左右,羅非魚、鰱魚、鱅魚則喜歡更高一些的水温,而象鱈魚等冷水性魚類則對低温更加青睞,因此,不同的季節造成的不同水温變化使得魚的活性有很大的差別,這也就是季節不同魚情不同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一般情況下,淡水懸墜釣所針對的各種魚類,哪一種魚在什麼時間比較好釣有其明顯的季節性特點。

三、風

毋容質疑,風對垂釣的影響非常直接,適宜的風力、風向會使魚吃食慾望增加,對釣魚非常有利,而夏季無風或秋冬季凜冽的寒風會造成魚集體停口。

歸納起來,風對垂釣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風影響温度的變化

不同的季節,風對氣温和水温的影響也不同。春季,如果一段時間內始終吹着和煦的南風,帶來的暖濕空氣會加速氣温和水温的升高,使水中的魚活力增加,而如果北方的冷空氣頻繁造訪其結果則正好相反;夏季的東南風天氣往往非常悶熱,而偶爾刮來的北風會帶來一絲涼爽,因此北風更有利於垂釣活動;深秋和冬季,在凜冽的北風伴隨着過境的冷空氣的共同襲擊下,水體温度會急劇下降,魚會迅速躲進深水藏身,而冬季3、4級的南方不但會給釣魚人帶來温暖,水中的魚也會感到非常舒服。

(2)風影響水中溶氧量的變化

風力大小的不同,會造成水中的溶氧明顯的差異,這是由於風吹動水面形成層層波浪,使水面和空氣的接觸面積增加,風速又加劇了水面同空氣的摩擦,有利於空氣中的氧分子溶入水中變成溶解氧,使水中的溶氧增加。不同的風向,水中的溶氧也不同,拿夏季來説,東南風帶來的暖濕空氣往往會使空氣濕度增大,氣壓變低,造成水中溶氧降低,而北風空氣乾燥,氣壓升高,水的溶氧量增加,魚就比較好釣。

(3)風使水產生暗流

在野外大型水庫釣魚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在風力大的天氣裏,常常會發生走標現象。這是由於風吹動水面對上水層產生一定的壓力,使上水層的水向下風處流動,流動的上層水在下風方向的堤岸阻擋下改變方向沉入下層,並在下水層反方向逆風流動,形成了上層水同下層水流向相反的循環方式。實踐中,我們在垂釣時如果碰上比較大的側風影響,線組移動的方向正好同風的方向相反,這就説明了下層水一般是逆風流動,線組在下層水流帶動下逆風運動。

側風產生的水流對垂釣的影響是造成釣組不能定位,鈎餌常常離開窩點。解決的辦法有以下幾種:一是釣鈍,通過調整浮標使雙鈎餌都卧底,利用鈎餌同水底的摩擦力減輕釣組的位移;二是釣靈,調整浮標使下鈎輕擦底或離底,拋竿時將鈎餌拋向水流的上游,當線組被帶到下游1米左右時無論是否有信號都要起竿重拋,這種釣法實際上不是守釣一點,而是釣一線,在線組移動的軌跡上尋找信號;三是分兩段配重。將鉛墜上的一部分配重鉛皮剪掉加到下鈎處,利用下鈎的重量穩定線組;四是釣跑鉛。調整釣組使鉛墜落底,將鉛墜上面的定位太空豆打開10幾公分使主線能夠在鉛皮座內移動,利用鉛墜的重量使釣組定位,魚吞鈎時由於主線可以在鉛皮座內靈活移動,釣組仍有一定的靈敏度。

(4)迎風和背風暗流的區別

迎風和背風時產生的水流同樣對魚情有很大影響,大多數人在實踐中得出迎風好釣魚的結論,但其中的道理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談一下我的觀點:選擇迎風面釣魚時,風將上層水吹向岸邊,在岸的阻擋下,上層水向下層流動並從岸邊折返向水域中間流去,這時除了被風吹落到下風頭的有機物隨水流沉入下層並向水域中間移動外,上層的高氧水也隨之交換到下層並由岸向中間流動,水中的魚為了追逐餌料和氧氣,必然頂着下層暗流向岸邊移動。

另一方面,從誘餌的擴散角度講,迎風面的下層水的流向也比較容易帶着誘餌的味道向深水區擴散,使魚能很快的順着餌料擴散的方向找到誘餌。相反,如果背風釣魚,風順着岸邊向水中吹,上層水流順風向裏流,下層水流則從水中間流向岸邊,誘餌的味道由窩點向岸邊擴散,深水處的魚就不容易感覺到誘餌的存在,另外,從魚的習性看,多數魚都是喜歡將頭對向水流方向,因為這種方式更容易使水流過魚鰓達到氧氣交換的目的,也更容易得到水流帶來的食物。

知道了上述道理,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在不同季節條件下,什麼時間應該迎風,什麼時間應該背風垂釣?高温季節,影響垂釣的主要因素是水中溶氧量的高低,這時選擇迎風面比較有利;低温季節一般很少出現低氣壓天氣,水中溶氧充足,影響釣魚的主要因素是水温的高低,深水處由於受地熱影響,下層温度一般高於水面温度,這時如果選擇迎風垂釣,一來人不舒服,二來風引起的水流將表層的低温水帶入水下並向水域中間流動,魚避之惟恐不及,又怎麼會迎着水流靠近岸邊?因此,冬季低温季節應選擇背風向陽面垂釣。

(5)風力的大小對釣魚的影響

6、7級以上的大風,不但會增加拋竿的難度,也會在水面掀起浪花,使魚的索餌信號不容易被發現,浪花拍打岸邊造成的聲音,還會增加魚的恐懼感,這時魚會選擇到深水躲藏,近岸處就不容易釣到魚了。因此,在大風天氣要想有所收穫,也只有選擇避風處才能達到目的。

四、氣壓

氣壓對釣魚最直接的影響是改變了水體的溶解氧的濃度。氣壓高時,水中的氧含量高,魚呼吸舒暢,活力充沛;低氣壓天氣,水體缺氧,魚呼吸困難,少吃少動,水體嚴重缺氧時,各種魚紛紛浮頭甚至死亡。因此,炎熱季節,要儘量選擇氣壓高的天氣出釣。

瞭解氣壓高低有幾種簡單方法:一是收聽氣象條件預報;二是觀察雲層,如果天高雲淡,氣壓一般較高,如果雲層很低,證明當日氣壓較低;三是遠望,如果能見度很高,氣壓不會太低,如果遠處霧汽蒸騰,氣壓一般較低;四是感覺,如果人體感覺悶熱,全身大汗淋漓,氣壓較低。如果是夏季,雖然烈日當空,但在樹陰或太陽傘下會有絲絲涼風,這種天氣氣壓不會太低。

氣壓的高低對於釣魚人來説是無法選擇的,特別是上班族往往只能在休息日才能釣魚,如果出釣當日碰上氣壓低的天氣時怎麼辦?我的經驗是如果氣壓不是非常低,只能在釣位選擇和釣法上做點文章。在釣位選擇方面,選擇迎風面、進水口等溶解氧相對高些的水域是非常正確的,另外,白天的水草叢中,水草的光合作用會釋放出氧氣,對於改善局部水體環境也非常有利。在釣法上,由於水體上下水層的溶氧有一定的差別,下層缺氧但上層相對溶氧充足一些,因此在釣法上可以改底釣為釣半水、釣水皮。

五、光線

光線對釣魚的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視覺上的影響,二是對温度的影響。

光線對温度的影響似乎不用多説,光線照射充足水温提高,反之則相反,因此有了“冬釣陽,夏釣蔭”的魚諺。

光線對視覺上的影響要從人、魚兩方面來認識。從人的角度看,早、晚的光線不足,中午正對的陽光刺眼。因此,無論早、晚還是中午,釣魚時選擇背對陽光的位置都有利於觀標。但從魚的角度講,如果釣點水深不足,魚的警惕性就很高,背對陽光會使人影、竿影倒映在水中引起魚的警覺,因此在淺水處釣魚選擇背對着陽光垂釣不太合理。對於上面的這一對矛盾,要正確予以取捨。

另外,多數魚類都喜歡弱光,這一特性也影響着釣時和釣點的選擇,早晚光線弱,中午光線強,因此,除去寒冷季節外,選擇早晚釣魚或中午選擇障礙物的陰影下釣魚也是一條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