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時補窩就停口,難道真的是動靜太大嚇着魚了麼

野釣時補窩就停口,難道真的是動靜太大嚇着魚了麼

釣魚要打窩,打了窩之後才能有效誘魚、引魚、聚魚,但是打窩這個事,是一個動態且持續的過程,不太可能一次打很多,然後釣好幾天;

先不説窩料太多,在水底下會不會變糗、發酵,進窩魚如果可勁的吃窩料,那鈎餌被進窩魚吞食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了;但是,一講到補窩、續窩,就要談及另一個問題;

那就是補窩的動靜,萬一太大,會不會驚嚇了進窩魚羣,比如補窩就停口這種現象,並不少見,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噪音驚嚇進窩魚這種説法,是真的還是假的?

但凡釣魚人都知道,魚的嗅覺很發達,魚的視覺,對鮮豔的色差,也非常敏感,那麼,魚對聲音的刺激,是不是和嗅覺一樣靈敏,當週遭環境噪音或者動靜太大,到底會不會驚擾魚羣呢?

野釣時補窩就停口,難道真的是動靜太大嚇着魚了麼 第2張

魚的聽覺系統由三種聽覺器官和神經末梢組成

魚因為常年生活在水中,外耳嚴重影響其在水中的遊曳,所有的魚,幾乎都是沒有外耳的,但是,通過生物解剖和生理實驗,卻發現魚是存在內耳這種器官的;

魚的內耳非常靈敏,在15~1200赫茲之內的音頻,都能夠捕捉到,有國外的實驗室做過實驗,當週圍環境極度安靜,魚能捕捉到高空100米左右飛鳥在空中掠過的音頻;

魚類因為身體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值不大,當有聲音傳導的時候,聲波會直接從魚的頭蓋骨傳導到魚的內耳,也就是骨鰾類球囊;

野釣時補窩就停口,難道真的是動靜太大嚇着魚了麼 第3張

除了內耳,魚還有輔助聽覺器官,就是側線和觸鬚,魚的側線分佈在魚體的兩側,側線上下分佈着非常發達的神經末梢,當水中的頻率發生波動和變化時,魚能及時通過側線感應到;

而魚的觸鬚,也有類似的功能,這三種聽覺器官,當附近的水面,受到外物壓迫,導致水中固有頻率發生變化時,魚因此而感應到水中變化區域,具體的方位和距離;

小結:魚是一種低級生物,但是並不代表着低級生物喪失了和外界進行信息交換的功能,經過生物學的解剖、生理實驗已經證實,魚的聽覺神經是非常發達的;

魚類的聽覺特性,包括了聽覺的閾值,環境噪音對聽覺的影響,聲源的定位、以及對相關聲音學習、記憶等功能;按照聽覺能力劃分,骨鰾類中魚種聽覺最靈敏,非骨鰾類次之,無鰾類聽覺能力你最差;

注:世界上大多數淡水魚都屬於骨鰾類魚種,非骨鰾類魚種,大多生活在海洋。

野釣時補窩就停口,難道真的是動靜太大嚇着魚了麼 第4張

為什麼聲音源過大,會驚嚇魚羣

按理説,魚的腦容積並不大,就算聽覺發達,能判斷入水異物噪音源和噪音方位,也不可能判斷出是否危險,但是,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一旦噪音源分貝值巨大,就很容易驚嚇魚羣,那麼,這種現象,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因一、魚的聽覺有閾值

所有的神經器官,如視覺、嗅覺、觸覺、聽覺,都會有承受閾值,比如人的聽覺閾值,就是150分貝,不管是什麼聲音,一旦閾值超過了150分貝,就有可能破壞人的聽覺器官,嚴重點會致死;

魚的聽覺閾值,以胭脂魚為例,通過插入皮下電極測試法,胭脂魚的聽頻分貝,是100~5000赫茲,聽覺閾值大約接近70分貝,簡單點説,就是當聲音遠超過70分貝;

胭脂魚的聽覺器官就會被破壞,甚至會直接死亡,而不斷降低聲音源分貝值,一直降低到20~30分貝左右,參與實驗的胭脂魚,才回復正常狀態;

而大多數淡水魚的聽力閾值,基本上是比較接近的,那麼,簡單點來理解,就是輕聲細語,差不多就是30分貝左右,而冰箱在夜間的電機運轉聲,就是40分貝左右;

在30分貝左右,魚是可以接受的,而超過40分貝,魚就會感到不適,超過50分貝,就會讓魚羣受到驚嚇,開始逃竄;

野釣時補窩就停口,難道真的是動靜太大嚇着魚了麼 第5張

原因二、魚可以對聲音種類進行學習、記憶、遺傳

現代生物學表明,魚是自然界中,顯性DN甲基化遺傳的最大種類,那麼用簡單的、通俗的語言來解釋,就是魚是可以進行隔代遺傳的;

遺傳些什麼內容呢?就是影響到種族安危的聲音、信息、影像,在生殖的時候,就會通過DNA甲基化,在不影響DNA序列的前提下,改變遺傳表象的一種化學修飾方法;

在直白點,就是上一代魚種,在經常性遭受外界威脅後,會將威脅源的聲音、圖像、信息素,直接記錄在DNA中,下一代被繁殖的魚種,從出生時,就帶有記憶;

當遇到記憶中的聲音、圖像、信息素的時候,會下意識的進行躲避,而聲音源的特徵,遠比圖像、信息素更為清晰,相應的,一旦周圍環境發出符合記憶的噪音源,那魚羣自然是有多遠跑多遠;

野釣時補窩就停口,難道真的是動靜太大嚇着魚了麼 第6張

是不是聲音大,就一定會驚嚇到魚羣呢?

曾有釣友留言,説自己就喜歡在海港、碼頭等地方垂釣,而這些區域,經常響起船舶的汽笛聲,其分貝值甚至都有200多,可是一樣會有大量的魚羣進窩;

這種情況並不是特例,有些工地、廠房、車間附近的水源,明明噪音源持續、分貝值也很高,可以適當打窩之後,聚魚、上魚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其實,這就要説到魚的適應性,魚和人不一樣,人覺得周圍的噪音源太大,可以投訴、可以搬家,而對魚來説,除了適應,沒有更好的辦法;

而我們在實戰中,並不是説,只要有噪音源,就不建議出釣,而是需要觀察,是不是有持續的噪音源,如果是持續的噪音源,那就沒什麼關係,該怎麼釣就怎麼釣;

持續的噪音源,已經讓魚習慣了有規律的高分貝噪音,魚可以通過遠遊、深遊,棲息在水草叢、障礙物附近,來避開噪音源;反而是偶然、無規律的噪音源,這就不適合垂釣了;

因為無規律的噪音源,讓魚無所適從,所以只能遠遠的避開,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靠近高速的河流、河道,往往都沒什麼魚口的原因,而工地、車間、廠房、海港、碼頭等固定噪音源的水域附近,幾乎沒什麼影響;

野釣時補窩就停口,難道真的是動靜太大嚇着魚了麼 第7張

最後:

魚的大腦容積很小,所以談不上什麼智商,但是,正是因為魚的生存環境、生存能力很糟糕,按照物種進化的原則,魚會進化出很多靈長類生物都不具有的種族優勢;

比如低頻聲音捕捉,用來逃避空中和水中生物捕殺,比如發達的嗅覺,可以在很遠的範圍內就尋覓到食物,比如DNA甲基化遺傳,可以通過DNA序列的化學干涉,將危險的信息遺傳給下一代;

當然,我們作為萬物之長,正確認識、認知即可,沒有什麼必要針對魚的這些特性,針對性的去做什麼,畢竟釣魚只為休閒,大家瞭解這些常識,做個知識儲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