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就停口該怎麼辦?頻繁補窩是下策,教你一招打開魚口

之前説過,春季出釣最好是選擇小雨天,其次是陰天,只要不遇到大降温魚獲應該都是不錯的,資源過得去一天都能見到口。

説陰雨天好釣魚,並不代表晴天就不適合了,晴天也能釣,只不過魚口基本會集中在早上和傍晚。尤其是温度很高、光照很強烈的那幾天,很多釣友都應該發現了只要一到十點以後,口就馬上變少了,等到十一二點則完全沒口連個過路魚都釣不到。

晴天出來釣魚,釣到中午停口了怎麼辦?我看大多數人的做法就是補窩+死守,有點想法的則會嘗試釣浮。如果你要是通過這兩種辦法順利釣到魚了,那我也沒什麼好説的,接下去的內容你也可以不看。

但根據我的經驗,中午停口以後補窩死守是沒用的,純粹是浪費窩料,甚至還可能起反作用;至於釣浮,不能説完全沒效果,而是我認為效果不明顯,對於一些經常走水的地方,釣浮也不合適。

中午就停口該怎麼辦?頻繁補窩是下策,教你一招打開魚口

為什麼一到中午就停口,是魚吃飽了嗎

“魚吃飽了”興許也是一種原因,但並絕非主要原因,你可以想一想我們在陰雨天作釣的時候經常是一整天都能看見口,難道陰雨天魚就吃不飽?中午的魚口相比早晚要差點,可以用“魚吃飽了”來解釋,但直接停口肯定不是吃沒吃飽的問題。

正確的原因應該是光照和氣温導致水温發生了變化,準確地來説應該是導致上下層的水温温差變大。魚是變温動物,哪裏水温高就去哪裏,太陽把水面曬熱以後就導致水錶温度明顯高於中下層水温,這樣魚就離底起浮了。

雨天沒光照、陰天光照不強烈,這就意味着水錶面温度和水底温度相差不大,魚就沒那麼容易起浮。我之前在寫釣魚看天一類的文章時應該説過,春季最好選雨天出釣,其次是陰天,但同樣是陰天有風又要比無風好。下雨天雨滴打在水面上,水錶温度肯定高不了,魚也肯定不會起浮,但陰天就説不準了,只有颳風時魚才會老實點。

中午就停口該怎麼辦?頻繁補窩是下策,教你一招打開魚口 第2張

一到中午就停口,別補窩、別死守,最好的辦法是換位

既然知道了停口的原因是魚跑到温度更高的淺水去了,那我們的解決辦法自然就明確了,只要換到淺水即可。比如早上的時候如果你釣2米水深,那麼到中午你就可以換到1.5米或者1米的水深。

很多釣點是鍋底型的,即四周淺中間深,那麼有釣友就會問了:我本來是用4.5米長的魚竿,釣的2米深,等到中午停口能不能不換位,直接在原釣位上用短杆釣淺,因為釣點是鍋底型,所以用3.6、2.7米長的魚竿時水深就變成一米多了。

除非你的釣點比較特殊,靠岸附近有大量水草覆蓋,一般情況下是不建議換竿不換位的。魚往温度高的淺水跑,肯定是選擇那種大面積的淺水,因為那邊一整塊的水温都是明顯要比深水高的,要麼選深淺交界,交界處有明顯落差(即深淺差比較大)的地方。

當你把釣位從深水換到淺水後還沒完,首先如果你選的“淺水區”障礙物比較少或者水的能見度比較高,那麼一定要用長竿,水越淺、障礙物越少、水的能見度越高,那麼魚竿用的越長,幾十公分的水深那你就準備5.4米以上的竿子吧。

中午就停口該怎麼辦?頻繁補窩是下策,教你一招打開魚口 第3張

一到中午就停口,最佳辦法是換位,但是換位前你還得注意幾個問題

大部分地區的野釣資源沒那麼好,所以不可能出現深水沒口一換到淺水就能立馬上魚的,除非運氣爆棚。想要儘早發窩,減少等待的時間,那麼你就需要注意一些事情。

第一個事就是提前補窩。你經常在一個地方作釣,應該不難找到規律,比如某條河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每天一到十點口就少了,到十一點就徹底沒口了。

這個規律被找到以後,那麼你應該在十點左右發現魚口變少後,就馬上跑到淺水去做個窩,等到十點半十一點深水區徹底停口,就可以馬上換位,經過半小時一小時的“晾窩”,淺水區應該已經聚到魚了。

中午就停口該怎麼辦?頻繁補窩是下策,教你一招打開魚口 第4張

第二個事就是對窩量的控制。春季的魚食慾是強,但這個季節是產卵期,魚肚子裏有魚籽,腸胃被擠壓得很小,吃不了太多的東西,魚兒們通常是少食多餐,所以説,你的窩子千萬別做大了。

如果提前半小時一小時在淺水區打窩,或者釣點鬧小魚,那麼可以打點實在的窩料,比如酒米、麥子一類的東西,窩量大概一兩左右即可。如果你是直接換位、直接釣,那就別把窩子做得太實,抽幾桿搓餌做窩即可,或者在餌料里加些酒米,快速抽幾桿拉餌。

第三個事還是換釣位。不是光從深水換到淺水就行了,沒人規定位置只能換一次,你從2米水深換到1.5米水深,釣了幾條魚之後又沒口了怎麼辦?先快速抽拉餌,看能否用霧化吸引下一波魚,如果抽了二三十分鐘一點動靜都沒,那可以考慮接着換位,換到更淺的地方。

咱們台釣東西多,換釣位十分不便,所以你每次換釣位不需要把裝備全搬過去,可以先拿竿和餌去做個小窩,等上一段時間後下杆試試,有魚再搬。

中午就停口該怎麼辦?頻繁補窩是下策,教你一招打開魚口 第5張

關於釣餌的補充

冬季釣魚更多的是人找魚,加上水温低魚活性差、食慾低,所以活餌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但春季天氣回暖、水温上升,魚的活性變強了、活動範圍也變大了,這時商品餌的優勢就漸漸顯露,畢竟有霧化的東西誘魚確實更快。

春季作釣,我個人的習慣是活餌為主,商品餌為輔,你可以準備一款霧化好、比重輕的腥味餌料,剛下杆或剛換位時就抽拉餌誘魚、聚魚,等魚進窩後再換活餌釣。(有小魚鬧窩的情況下,比重不應該太輕,反而應該加些碎米進去留窩用)

如果你用商品餌,魚進窩以後能夠很順利地釣起來,浮漂信號看着也舒服,那就不需要換活餌,等到了中午完全停口後,準備換位了再掛活餌。

為什麼這樣操作?有時候你感覺停口了,但其實窩子裏魚還是有,只是數量變得很少,這個時候活餌要比商品餌更好用,所以你可以用蚯蚓或紅蟲把窩子裏最後幾條魚釣完,再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