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釣魚時,越到後期魚口越差,難道真是進窩魚越來越少麼

為何釣魚時,越到後期魚口越差,難道真是進窩魚越來越少麼

釣魚的時候,如果使用的是種餌、皮筋顆粒這類不易霧化的餌料,那麼在調釣之後,通過釣目的變化,就能輕鬆掌握鈎餌在水底的情況;但是如果使用的是商品餌,因為鈎餌在水底不僅會霧化,還有可能被水流沖刷,被游魚帶動,如果釣距近,易觀察也就罷了,釣距遠一些,如果視力再湊合一些,那就很容易忽略浮漂起伏之間,導致的訊號差異;

為何釣魚時,越到後期魚口越差,難道真是進窩魚越來越少麼 第2張

換句話説,除非魚吃口,或者是剛開始調漂完成之後,釣魚的持續時間越久,可能鈎餌在水底的情況,就很不容易判斷了。那麼這個問題,帶來的影響是什麼呢?就是釣到後期,魚口越來越差,魚越來越少,因此在後期釣魚的時候,判斷鈎餌在水底的情況,就尤為重要了。

為何釣魚時,越到後期魚口越差,難道真是進窩魚越來越少麼 第3張

為什麼這樣説呢?我們在正常調漂伊始,釣點的水底情況相對沒有那麼複雜,甚至水底淤泥、亂石、水草,可能都會被忽略,那麼我們在調釣的時候,只要明確雙鈎落底的具體情況,再配合釣目,就能輕鬆掌控,如比較常見,也是比較理想的上鈎懸底、下鈎觸底,確定釣目之後,如果餌料霧化完了,釣目自然會增加,當然,結合調釣之前的稱餌,也就是雙餌壓漂目數,比如我們調四釣二,雙餌壓漂1目,釣目兩目,當釣目慢慢的變成3目的時候,那就説明餌料霧化完了,需要更換餌料了。

為何釣魚時,越到後期魚口越差,難道真是進窩魚越來越少麼 第4張

但是隨着垂釣時間延長,可能會出現這樣的若干問題,要麼釣目減少了,減到1目或者1目半,要麼釣目增加了,變成了2目半,那麼出現這種情況,並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比較常見的情況,如釣點不一致,此時雙鈎在水底的情況就沒辦法明確;要麼就是經過多次拋投,鈎餌落點相差無幾,導致了落點出水底淤泥下陷,實際上釣深增加,要麼就是魚羣進窩,遊曳到窩點,搶食窩料時,導致水底的地形發生了改變。

為何釣魚時,越到後期魚口越差,難道真是進窩魚越來越少麼 第5張

這不是在開玩笑,一般我們在釣1.5米以內水深時,隨着垂釣時間延長,這種情況屢見不鮮;有經驗的老釣友,會用這樣一個對比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就是附大餌,用兩倍原來餌團的體積掛下鈎,上鈎餌團體積不變,然後繼續拋到原來的釣點,確定一下釣目,然恢復到一樣大小的餌團,繼續拋到原來的釣點,觀察一下釣目變化,如釣目依然和加大餌團,釣目數一致,那説明下鈎沉底時是觸底狀態;如果後者釣目數比加大餌團時釣目大,那説明下鈎已經離底;

為何釣魚時,越到後期魚口越差,難道真是進窩魚越來越少麼 第6張

那麼這樣的驗證,在實戰中,具體有什麼意義呢?其實説白了,就是必須確定,我們是釣底的,因為我們在釣鈍時,往往是下鈎躺底,上鈎觸底,就算水位有升、降,其實並不影響雙鈎在水底的狀態,但是釣不靈不鈍,或者偏靈時,只要水位略發生變化,那雙鈎在水底必然和調釣的時候不一樣,換句話説,鈎餌都和魚層不對應了,誤差小也就罷了,多少還有幾口,誤差大了,比如水位上升、下降5~10釐米左右,那就不太可能有多少正口了。

為何釣魚時,越到後期魚口越差,難道真是進窩魚越來越少麼 第7張

釣魚這個事,其實就是個動態中尋求靜態平衡,並且通過打破靜態平衡來確定是否上魚的過程,很多釣友都人為,調釣之後,萬事大吉,但是除了剛開始有口,釣魚的後期魚口越來越差,總會把這種現象歸為魚越來越少,窩子魚被驚了,其實不然,魚層和鈎餌水層一致,那正口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會少,如果不在一個水層,就算有口,間隔時間比較長,就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