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釣人的天敵,你見過哪幾種河魨?

河魨,俗稱“河豚”,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河魨體呈圓筒形,有氣囊,遇到危險時會吸氣膨脹,血液及內臟等有毒,一般體長在100~300mm左右,大的可達630mm以上。上下頜骨與牙癒合成4個大牙板,牙齒和頜骨很堅硬,可以咬碎極硬的貝殼。得益於它鋒利的牙齒,對於盜餌它可是駕輕就熟,因此令釣魚人頭痛不已。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看似憨態可掬的“盜餌狂魔”。

海釣人的天敵,你見過哪幾種河魨?

星點東方魨,俗名:艇巴、蠟頭、龜魚,體背、腹面各具一羣很弱的小刺,體上半部暗綠色或褐色,具許多淡色小圓點。胸鰭後上方及背鰭基各具一長圓形黑斑,尾鰭杏黃色。暖温性近海魚類,喜棲息幹近海海藻叢生的海區及河口附近,為河魨中個體較小的種類,體長一般在150毫米以內。血液和內臟等有毒,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均產之。

海釣人的天敵,你見過哪幾種河魨? 第2張

紅鰭東方魨,俗名:黑艇巴、黑蠟頭。體亞圓筒形,背面和腹面被小棘,上下頜各具2個喙狀牙板,體側皮褶發達。背面黑灰色,胸斑後方具黑色斑紋多條。臀全部白色,暖温性中下層有毒魚類。全長最大可達750毫米。受刺激後迅速吸入水或空氣,鼓體張棘,以此威嚇禦敵。肝和卵巢劇毒,誤食會致死。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我國見於東海和黃渤海。

海釣人的天敵,你見過哪幾種河魨? 第3張

黃鰭東方魨,俗名:艇巴、花蠟頭、黃天霸。體背部和腹部各有一羣密生小刺。體上半部具藍白色相間的波狀條紋,各鰭豔黃色,為我國沿海見的有毒魚類。皮膚、血液和內臟有劇毒,誤食後會致死亡。一般體長150~250毫米,大者可達300毫米,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均可見。

海釣人的天敵,你見過哪幾種河魨? 第4張

假睛東方魨,俗名:黑艇巴、黑蠟頭。體亞圓筒形,背面和腹面被小刺,吻圓魚屯,口小,上下頜各具2個喙狀牙板。體側皮褶發達,背面黑灰色,散佈小斑,隨生長模糊。體側胸鰭後上方具1圓形大黑斑,邊緣白色,胸斑後方無黑色斑紋,臀鰭部分或全部黑色,暖温性下層有毒魚類。全長可達500毫米,肝和卵巢具“河鈍毒素”,劇食會致死。分佈於太平洋西部暖温水海域,我國產於東海渤海,可進入長江,黃河下游。

海釣人的天敵,你見過哪幾種河魨? 第5張

暗紋東方魨,體背部和腹部各有一羣小刺,有的個體背腹部小刺羣在胸鰭前後方相連接。體上半部具4~5條不規則的暗褐色橫紋,並散佈許多針尖狀小黃點,隨着魚體增長橫紋由不明到消失。胸鰭後上方及背鰭基底均有一淡色環的黑斑,主要產於我國近海,亦進入江河或居於淡水湖泊中。體長一般150~250毫米,大者可達300毫米。內臟和血液有毒,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我國產於東海、黃海、渤海及一些江河、湖泊中。

海釣人的天敵,你見過哪幾種河魨? 第6張

紋腹叉鼻魨,體無鱗,被小鈍刺,小刺有時埋於皮下不顯著,但在肛門前方常有一羣較大的魚屯刺。鼻瓣為兩分叉的皮質突起,體背側有許多白色圓點,腹部具若干條白色縱紋,暖水性有毒魚類,體長一般100~210毫米,大者體長可達500毫米左右。我國在海南島上海和西沙羣島一帶可捕到,分佈於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國僅見於南海。

海釣人的天敵,你見過哪幾種河魨? 第7張

紫色東方魨,俗名:面艇巴,體光滑無刺。體上斑紋隨魚體生長而變化,一般體長在300毫米以下時,體背方密佈裼色小點,隨個體生長斑點漸消失而呈致紫褐色。胸鰭後上方及背鰭基部各有一深褐色大圓斑,温水性近海底層魚類,個體較大,可達400餘毫米。血液和內臟有毒,經加工處理後肉可食用,我國產於東海北部和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