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廟港的船磯釣

海廟港,地處山東省萊州市,東有龍口港,北有萊州港,西有濰坊港。水淺灘薄的航運制約,使其淹沒於“芸芸眾港”之中,無人知曉,僅作為萊州市的海鮮捕撈港口,默默無聞地守護者梭子蟹、基圍蝦、大竹蟶等聞名遐邇的海產品,藏在深閨人未識。

海廟港的船磯釣

去年9月11日,一張滿艙海鮒的圖片“觸目驚心”地閃現在當地釣友的QQ羣裏,魚雖然不算很大,但其強勁的手竿和滿艙的漁獲量,立即被敏感的釣友捕獲、鎖定。魚情、釣點、技法、餌料、住行等細節,很快被大家七嘴八舌地給“審”了出來。就這樣,原本陌生的海廟漁港一下就在大家的心中鮮活了起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隨後的兩天,就是查看海況、聯繫船隻、預約導釣、預定魚餌等一應事項。9月13日,一週的工作終於結束了,晚上7點,我和簡單、藍眼睛、漁者一行4人按時集結。仲秋的夜風,已經有了些許的寒意,但也冷卻不了我們久未出釣的激情。3個多小時近200公里的行程,在大家歡快的調侃中轉瞬即逝。

小城夜未央。明滅閃爍的燈光,彷彿正在歡迎我們這些遠行的釣客。小旅館雖然簡易,掌櫃的卻是一位深諳海釣的同道人。看到我們滿車的裝備,就熱情地介紹起近期的水情、魚情,讓你於無形中深深體會到“天下釣友是一家”的那份友情——自然流淌,浸潤心田。

洗去一身的征塵,放平早已疲憊的身軀。鼾聲囈語中,如月而至的是鬧鐘鳴放的晨曲,伴着早起的環衞工人,我們也開始了今天的海釣。

導釣兼船長老吳帶領我們迎着朝陽,一路向還。釣具裝船,解纜出航。船長老吳駕輕就熟地操控着他的小艇,幾個轉彎之後,就將我們載想了海天一色的蒼茫大海。略顯陰沉的天空,略顯冷濕的空氣,撲面而來,立即讓你有滄海一慄的渺小之感和融入海天的博大胸懷。靈活穿行於鱗次櫛比、隨波盪漾的浮球之間,相信沒有當地釣友的帶領,基本就得深陷迷宮了。連片的浮漂是漁民的扇貝養殖區和海蔘養殖區,人工的海底構造和自然的食物鏈,形成了黑鯛和鱸魚少年期的天然食堂,也成就了當地釣友趨之若鶩的釣場。

20分鐘後,船長老吳把我們帶到了他最心儀的一處養殖區邊緣。套纜定位,老吳瑪麗地拿出了他的海釣三件套,手竿、磯釣和路亞竿。手竿小鈎細線底釣海鮒,磯竿船磯離底浮釣寨花,路亞竿墜下單鈎仿路亞全水層綜合施釣。照葫蘆畫瓢,還沒等我們組裝好釣組,老吳的手竿已經傳來的魚訊,隨着浮漂的一記箭沉,柔韌的竿身立即弓出了一條令人心醉的弧線。魚兒有利的下潛、負痛的逃竄,讓釣者充分享受到了彎弓射鵰的快感。魚兒銀亮的身軀、黝黑的脊背和直立的尖鋭背鰭,彷彿在無聲地告訴你:“別看我現在是海鮒,長大了我就是黑鯛。”

簡單中魚了,基本對路的輕磯釣組,契合了極前海域,小型魚類對釣組靈敏度要求較高。一尾小海鮒的出水,極大的振奮了同行釣友的信心。

此時,正用路亞竿作釣的船長老吳,有完成了一次全憑手法的仿路亞作釣——墜下鈎,在鉛墜觸底後,被拉至離底30釐米左右,勻速收回。期間,竿尖傳來一記短促的咬口,之後就是反抗性的拖拽。剎竿刺魚,搖輪迴線,一位寨花束手就擒。就這樣,端坐船尾的老吳,3根釣竿此起彼伏,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頗有“手竿海竿錯雜釣,大魚小魚落魚護”的大師風範。欣賞中,我不禁生髮出“同時天涯海釣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由衷感慨。

現場改造完釣組後,我們在老吳的知道下也開始陸續上魚了,雖然沒有他來的快快,但也慢慢摸到了其中的門道。漸入家境的藍眼睛和漁者二人,也掀起了一個短暫的上魚高潮,一時間竟壓過了老吳的勢頭。可隨之而來的零星魚口,讓大家不得不開始了頻繁的移船換位。船長老吳不辭辛苦,不厭其煩,頻頻電聯,詢問周邊釣點魚情,幾經輾轉,在最後一處廢棄的海蔘養殖場亂石堆附近,我們完場了今天最後幾尾魚的小突擊。

撤退過程中,老吳用本地話給今天的作釣作出了總結:“今天的魚口,就是不帶上魚那個架巴(架勢)”。

雖然魚獲不多,但針對當地水情、魚情的手竿作釣、輕磯作釣乃至仿路亞作釣,也讓我們開了眼界。也讓我們明白了,驚喜作釣不僅使用魚淡水,也適用於海水。

真誠的船長,慷慨的就加,還有那熱情的掌櫃,相信萊州清澈的海水,健美的魚兒,還會讓我們再相聚。

作釣小結:

1.魚情瞭解不準確,釣組準備與實際差異較大。

2.水情據事後判斷,應為枯潮期,水流較小,魚兒難以隨流聚集。

3.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精細作釣應作為每次出釣的目標。人不糊弄魚,魚才不糊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