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七個因素是如何影響魚兒進食的?

我們魚類具有健全的感覺機能,外界環境稍有細微變化,我們都會迅速做出反應,並且使其自身的生理機能、活動和食慾都發生相應的變化。

1、水温

如前所述,温度是影響魚類生長髮育和食慾的重要因素。民諺説“春釣淺灘夏釣潭,秋釣蔭邊冬釣陽”就是因為春季的淺水温度比深水温度回升快,魚類便自動遊弋到淺灘來,這就是“春釣淺灘”的道理,夏季水温一般偏高。但深水温度日差很小,所以夏季魚類只在早晚和夜問到岸邊淺灘覓食,而在中午高温時大都洄游深水避暑,所以要“夏釣潭”、要“早晚釣邊午釣潭”,“秋釣蔭邊冬釣陽”同樣也反映了魚類在秋冬季節的活動規律。

2、水流

水的不斷流動有利於氧氣的溶解,並能為魚類源源不斷地增添食料,所以,活水區的魚類比靜水區多,而且活潑好動,食慾旺盛。為此,在兩流匯合處、湖泊、水庫的河流人口處往往是多魚區,是垂釣定點的好地段。

這七個因素是如何影響魚兒進食的?

3、天然餌料

水生物茂盛、天然餌料多的水域,魚類也就多,水中生物稀少、缺乏天然餌料的水域,魚類必定少。不同種類的餌料會招引不同的魚類。多餌區一般是在沿岸、亞沿岸和漫淺灘水域,而深水空曠的地方,則常是大魚棲身和洄游的場所。掌握這個規律,對垂釣定點很有幫助。

4、底質

不同的底質,魚類多寡也不等。比如,一般淤泥底質多生物,盛產天然餌料,因此魚就多,泥沙底質就差一些,而沙石底則一般無魚。但如果底層多巖石縫、穴,有時也有鮎魚、鱖魚等喜歡穴居的魚類在此生活。

5、水位

水位的漲落與魚類的活動也有關係,一般在水位上漲時,魚類比較活躍,喜歡遊弋,而且常到近岸爭食,當水位退落特別是明顯下降時,則大多魚類和較大的魚類表現驚慌,紛紛遊入深水少動。

6、風

有風就有浪,風浪利於水中溶氧,這時魚類也就格外活躍和貪食。風平浪靜時,水中溶氧減少,魚類也就少動少食。風向對魚類的活動也有一定的影響,刮南風時,魚類大多遊近北岸活動,刮北風時,則多近南岸。又如,在秋季,當刮東北風、東風和東南風時,垂釣的“吃鈎”率高,魚獲量較大,刮南風和西南風時次之,而刮西風、西北風和北風時,魚獲量就大大減少了。

這七個因素是如何影響魚兒進食的? 第2張

7、天氣

天氣的範疇包括氣壓、氣温、濕度、風、雲、雨、雪、霜、霧、凍等現象。其中每一要素髮生變化都會對魚類的活動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上述諸要素都與水中溶氧有關係,水中氧氣充足,魚類就精力充沛,食慾旺盛,水中一旦缺氧,魚類就萎靡不振,食慾減退,不愛活動,水中嚴重缺氧。還會出現魚浮頭、停止進食等現象。

通常的情況是:温度高時比温度低時水中溶氧多,氣壓高時比氣壓低時溶氧多,有風時比無風時溶氧多。在一天當中,午後2時氣温高,水中溶氧多,日出前氣温低,水中溶氧低。掌握了天氣與魚類活動的規律對垂釣是大有好處的。

綜觀各種天氣對魚類活動的影響,民間總結出:久雨初晴、時陰時晴和雷雨之後以及夏季涼爽宜人、冬天風和日暖的天氣、都是釣魚的好天氣,久雨不晴、久晴不雨、潮濕悶熱和雷雨之前,或大凌大寒時,均不宜垂釣。

PS:我國地域遼闊,南北地域氣候特點、水質情況、隨季節變化不盡相同,釣友應該靈活變通、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一切從實際出發,以不變應萬變,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擇最適合的釣魚的方法,只有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