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使用魚護的個人體會

最早的時候我接觸的是魚網,是一種盛魚的工具,那個時候我們不知道什麼是魚護,學習了台釣,進而又發展了競技釣(競技釣魚技巧)後,我使用了現在所謂的魚護,同樣是編織的魚網,只是形狀上有了很大的改觀,更方面於池釣。

當然魚護擔任的作用已經遠遠不止盛魚這麼簡單的工作了,它還擁有利於摘魚,不刮傷魚,容易倒出魚,等等眾多優點。

釣魚使用魚護的個人體會

在釣到魚後,需要將魚暫時的存放,使魚不至離水死亡,這就是魚護首要作用。由於現在所用的魚護是直徑四十公分左右的圓筒狀,裏面空間寬闊,一般三兩斤魚都可橫向放,再加上魚護長約兩米左右,入水有近1米左右,所以用魚護養魚的成活率高,特別是在夏天,魚兒離水或是在表層,極易死亡(以前我認為小白條被釣上來後,再放入水中肯定會死,自從用了台釣的魚護後發現這種問題根本不存在)。

一個小而不起眼的摘魚器是魚護的最佳拍檔,摘魚速度快,摘魚不沾手,不會搞的滿手的魚腥味,而影響下次裝餌時候的味道,增大魚對餌料的排斥感,從而起到上魚穩,頻率快的效果。

在外出釣魚前,必須對魚護進行仔細的檢查,魚護是否完好無損,沒有破口和洞。若發現有破洞,一定要及時修補,或更換新魚護,以免前功盡棄。在釣到魚時,(如果右手持竿)應左手接住鉛墜的位置,垂直放在魚護的摘魚器的前方,等魚跳動比較輕時,順式把鉛墜往下壓,直至魚脱鈎入護即可。當然在釣到大魚,不能飛魚的情況時,我們可以用抄網進行,手摘下鈎後直接倒入魚護中。

每次外出垂釣回家以後,應該即時將魚倒出,清洗魚護,防止長期的魚腥味而使魚護老化,清洗時要用稍大一點的水盆或水池,放入二十公分左右的水,用洗潔精或是洗衣粉等都可以進行清洗,以無魚腥味為清潔的標準。清洗後要晾乾,不能直接爆曬於太陽之下,最好是風乾,幹後可收入袋中,以備下次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