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溪流釣貓冬魚之我見(中)

上文《冬季溪流釣貓冬魚之我見(上)》和大家聊了下釣位的選擇和餌料的用法。下面我就溪流冬季釣“貓”冬魚來説説垂釣的技巧。就我而言,一直用的釣法主要有“靜守底釣法”和“移動逗釣法”,和大家分享下這方面的經驗吧。

冬季溪流釣貓冬魚之我見(中)

一、靜守底釣法

當選好釣點後,首先空鈎或掛墜測試釣點及四角水位深度,通過測試瞭解有個依據來進行調釣目,又通過試釣摸清水底地形的凹凸情況,石砬、暗水草、暗根漂須、隱藏樹枝等多少和是否掛鈎,障礙物的走向等基本情況,使自已垂釣時心中有數,魚中鈎後採取相應的對策措施。然後撒餌做窩,底餌打在釣點中的上游,水流把底餌料衝涮漂落剛好在釣窩裏。

窩中之魚一般活動、出遊、攝食多在靠近巢穴的下游水周圍。冬天魚兒絕不會頂流逆浪在急流水之中(其他季節除外)。釣者手持釣竿,目視漂訊,靜心不動聲色,耐心守候,一旦漂有反應迅速抖剎揚竿。

但也要注意三個方面:

一是寧靜至遠垂釣。魚諺雲,“寧靜致遠釣魚多,一鳴驚魚簍中空。”冬天溪流水色較清,“貓”冬魚都是在亂石暗槽區活動、嬉戲、攝食、棲息,再好的天氣也絕不會輕易遠離巢穴,一有風吹草動,人身竿影倒映在水裏,異常的振動聲響等,魚兒就會迅速鑽進巢穴深處躲藏,待風平浪靜,安靜至遠時,才會探頭探腦,遮遮掩掩緩慢出來,有所影響垂釣。所以要減少身子及釣竿的晃動和噪聲,有持久的耐力,安靜垂釣是第一要務。

二是垂釣要專心。一般晴朗暖和的天氣,在中晌時分垂釣,下釣浮漂還沒有站穩,就有魚兒半路截食,鈎餌剛觸底就出現頂漂或黑漂,稍不注意誤認為沒調好釣目,等你醒悟過來時提竿,鈎上餌已吃掉了一節。所以釣者必須要專一垂釣不做他事,避免出現跑魚的錯誤。經常跑魚易形成該釣點之魚變成“鬼精魚”,越釣越猾,釣獲少。

三是揚竿要適時。因釣場水隱複雜,當魚中鈎後憑手感略知魚大小,在200克左右的魚可直提魚上岸,若是大點魚兒則要抄撈上岸。但是碰到大魚,一定要防範它鑽入石洞縫隙中,否則麻煩就大了。

二、移動逗釣法

溪流中潭水各異,尤其是洄水灣施釣,也要探測好水位深淺和水底地勢,有無障礙物等情況。當鈎餌觸底後將浮漂往下移動6、7釐米為妥,穿掛好釣餌下鈎,這種移動逗釣法最好挨着水底皮隨水移動。

其操作方法是將鈎餌拋向上游遠方岸邊靠近枯草處,隨水流慢慢移動至下游遠水方,直至無釣線為止,提起釣餌又重新操作下釣,其動作要輕巧準確,反覆操作直至魚兒吸食中鈎。這很適合魚兒慣吃溪流動態食物,所以釣獲率比較高,很有釣趣。

移動逗釣法也要注意三個方面:

一是單鈎獨釣。單鈎垂釣減少掛草的頻率,採用這種釣法的釣場水域最好乾淨一點。若是障礙物多而複雜不宜施釣。移動釣的過程中,突然浮漂停留(要區別魚咬鈎漂相),手腕輕抖竿稍,使停留鈎餌脱離障礙物繼續移動,若不行加大點韌力抖竿,一般會理應成章脱離掛鈎。還有一種辦法,竿稍往上游水方向重新抖竿,很快脱鈎,但是,用力過猛鈎餌很容易飛向樹梢。

二是起魚。魚中鈎後它第一反應是快速的鑽進草物,釣者稍不留神很容易變成被動。這點看起來是小事,真正出現了很困難的,鑽進樹叉裏只有斷線“放虎歸山”為上策,否則延誤釣時。若是魚鑽石洞縫隙後,不能硬拖死拉,魚逃網破,只要你繃緊竿線耐心守候,片刻大魚忍不住嘴痛,會很快出洞受擒。

三是勤換新餌。釣者要牢記一點,任何時候魚兒都喜歡吃活食。喜新厭舊,喜活忌死,因此當釣獲到一條魚時,對鈎上破損、裸鈎、斷蚯尾、休克的鈎上餌,毫不留情堅決換掉,新鮮活餌才能誘惑魚,才能撬開冬魚的嘴吧,喚醒它的食慾,提高有效釣率。

四是變釣三不離。所謂“三不離”即手不離竿,眼不離漂,鈎不離底。這“三不離”是實踐檢驗出來的真理,是冬釣“貓”冬魚的訣竅。在江南大地,冬季溪流、河牀等水位已降到了最低,可説是比較枯水時期,大水面積也縮到了最小的時候,水面因窄小,有的已選釣點魚類密度比較集中,有的釣點則無“貓”冬之魚,有的釣點剩餘幾條“鬼精魚”。因此撒打誘窩後魚兒入窩情況有別,有的無魚所獲,有的稀疏所獲,有的接二連三不斷獲魚。所以這“三不離”顯得非常地重要。

垂釣過程中還必須注意幾件事:一是切勿得意忘形,在揮竿起魚時要耳聽八方,眼觀六路,注意身邊、頭頂、前方竹尾樹枝,預防纏線騎虎難下,影響擒魚而丟魚。寸勁功力剎鈎提竿,切勿猛力抬竿,小魚或鈎子飛上樹梢;二是穩妥摘鈎,寒冬手腳不靈活,因氣冷而比較呆木,大個體魚上岸後不停蹦蹦跳跳,另一鈎飛舞亂竄,一不小心容易勾到手腳傷人。釣者必須心不急氣不躁,穩妥地摘魚嘴上的鈎子,以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