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説的土鯽、工程鯽、大板鯽,是屬於什麼品種的鯽魚

鯽魚是釣魚人接觸頻率最高的魚種,可以這樣説,除非是沿海地區的釣友,幾乎90%以上的釣友,都釣過鯽魚;淡水釣友三大入門魚,鯽魚、白條、馬口,鯽魚説自己排第二,白條和馬口絕對不敢炸刺,但是,很多釣友都有疑惑,鯽魚體型有大、有小,按理説,這應該不是問題,畢竟生物總有幼生期、成年期,但是鯽魚不是這麼回事,野生鯽魚別説斤鯽,超過五兩以上的都很少見,但是在坑釣、池釣池子裏,一斤以下的鯽魚都沒人釣。

常説的土鯽、工程鯽、大板鯽,是屬於什麼品種的鯽魚

除此之外,鯽魚的顏色也是頗為豐富,如銀白色、土黃色、青色、更別提金魚的五顏六色,一個物種為什麼能衍生出這麼多體型,以及這麼多種顏色,除了鯉魚,也算是非常罕見的,其實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種類的鯽魚,大體來説,都是鯽魚,但是因為種類不同,所以在體型、顏色都有明顯的不同,對我們釣魚人來説可能很多時候,釣上過,但是除了知道它是鯽魚,具體是什麼鯽魚,還真是不清楚,那麼常見的鯽魚,有哪些種類呢?

常説的土鯽、工程鯽、大板鯽,是屬於什麼品種的鯽魚 第2張

【一】土生土長的土鯽

土鯽,顧名思義就是本土鯽魚,嚴格來説,在國內純種的野生土鯽的學名叫做‘鯽’,名詞中不帶魚,除了西藏和青海沒有這種土鯽,全部所有自然水域中全部都有。土鯽的最大特點,就是小,普遍體長為4~10釐米,最長可到25釐米,生長週期極為緩慢,頭小、身窄,因為生理週期原因,目前中國境內記錄,個體最大的土鯽是1.25千克,2004年被引入澳大利亞用來治理水草氾濫,僅三年後,就有釣友釣上過5公斤的土鯽。

土鯽是我國的原生魚種,有文字記載最早1100年前就有人工馴化史,但是因為土鯽生長週期緩慢,幾乎沒什麼太大的商業價值,所以人工飼養的非常少,野外存活的數量肯定是不少,但是純種的土鯽,越來越少見,自千禧年後,體型超過1斤的土鯽,幾乎就沒什麼消息了,加上電魚行為氾濫,小體型的土鯽還沒有進入成熟期就被幹掉了,所以圈子裏有板鯽易得,土鯽難求的説法。

常説的土鯽、工程鯽、大板鯽,是屬於什麼品種的鯽魚 第3張

【二】銀鯽

銀鯽是土鯽的變種,幼年期和土鯽外形極為相似,但是進入成年期後,身體比土鯽要寬,而且還高出一些,體色銀白略發黃,關鍵是個頭比土鯽要大許多,銀鯽的最大體重可達6斤,比大多數工程鯽都要重許多;但是銀鯽對環境水温要求比較獨特,喜歡在淺且冷的水域棲息,所以銀鯽主要見於新疆阿勒泰地區,以及黑龍江遼河流域,我國其他水域非常少見;其中以黑龍江方正縣的銀鯽,以及阿勒泰紅鯽最為出名。

常説的土鯽、工程鯽、大板鯽,是屬於什麼品種的鯽魚 第4張

【三】彭澤鯽

彭澤鯽是地方鯽魚,主要生長在長江中下游,江西九江彭澤縣特產魚種,和普通鯽魚以及其他鯽魚的最大區別,就是顏色,因為彭澤鯽常年棲息在湖中的蘆葦叢刺中,所以彭澤鯽魚鱗泛黑青色,野生彭澤鯽會在推測有5~7條灰黑色蘆葦狀的斑紋,所以野生彭澤鯽也叫蘆花鯽,但是人工馴養之後,這種花紋則會消失,所以這是區分人工養殖的彭澤鯽,和野生彭澤鯽的明顯區別;彭澤鯽不管是野生還是人工繁殖的,體重都明顯比其他鯽魚種類要大,目前已知的最大記錄,是6.5公斤,也就是13斤,平常的彭陽鯽,體重在1~3斤都很正常,所以彭澤鯽也叫彭澤大鯽。

常説的土鯽、工程鯽、大板鯽,是屬於什麼品種的鯽魚 第5張

【四】滇池高背鯽

看名字就知道,滇池高背鯽是雲南滇池的特有品種,體型側扁高背,最大的特徵有兩點,第一體長為體寬的2倍左右,第二,鱗片呈銀灰色,背部呈灰黑色,腹部顏色比較淺,成銀白色,或者銀灰色;而滇池高背鯽最大的特色,就是全雌型,行雌核發育,這種純自然全雌型雌核發育僅在魚類中出現,所以滇池高背鯽能保證很穩定的種族特徵,而滇池高背鯽目前主要也就分佈在雲南,純野生的滇池高背鯽,已經被列入國家級水產物種保護對象。

常説的土鯽、工程鯽、大板鯽,是屬於什麼品種的鯽魚 第6張

【五】異育銀鯽中科3號

我們平時説的工程鯽一般指的是湘雲鯽,但實際上,我們其他兩類雌育技術的孕育的品種,也稱為工程鯽,第一種就是中科3號,這種鯽魚是中國科學院長期研究,被列入國家973計劃,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孕育的一種雌育品種,具有生長快、個體大、繁殖力強、抗逆性強,是非常好的人工養殖魚種,對食物沒有什麼偏好,只要適口,也就是能吞嚥、能消化,完全不挑食,給什麼吃什麼,最主要是適應力非常好,大江南北,東北還是西北,都有極強的適應能力,成活率極高;其生長速度,是普通鯽魚的2~3倍,僅1年齡的魚苗,體重就可達200~300g。

常説的土鯽、工程鯽、大板鯽,是屬於什麼品種的鯽魚 第7張

【六】豐產鯽

豐產鯽,也叫做百花鯽,是華南師範大學魚類研究室用魚類細胞工程孕育的一個鯽魚新品種,一般也被認為是雌育技術工程鯽,顏色偏單,外形比較豐潤,尤其是背鰭非常高;豐產鯽的個體大、生長很快,食性也很雜,抗病能裏非常強悍,可以在北方的冬季,無保護措施而自然渡過冬季,是北方人工養殖鯽魚的第一品種,體型介於土鯽和彭澤鯽之間,1年齡就可以達到1斤左右,目前北方釣友釣上的板鯽,大多數都是這種豐產鯽。

常説的土鯽、工程鯽、大板鯽,是屬於什麼品種的鯽魚 第8張

【七】湘雲鯽

湘雲鯽是雜交鯽,也是工程鯽最早的品種;其父本是湘的野鯉,原始母本為紅鯽,通過雜交之後,共培育出兩代,分別是湘雲鯽1號和湘雲鯽2號,湘雲鯽是人工雜交培育的不孕鯽,因為性腺受到抑制,所以其生育繁殖能力就會轉為刺激生長,導致像虞姬生長速度非常快,1年齡的湘雲鯽,即可以長到1斤多一些,僅2年齡湘雲鯽就可以長到4斤;目前在湖南、湖北、江蘇、浙江、東北等地的黑坑用鯽魚,大部分採用的都是湘雲鯽。順便提一下,湘雲鯽因為不育性,所以幾乎在野外沒有釣到湘雲鯽的可能。

常説的土鯽、工程鯽、大板鯽,是屬於什麼品種的鯽魚 第9張

【八】白鯽

原名大阪鯽,日本鯽,上世紀七十年嗲引入我國,體型大、生長週期快,通體銀白色,所以取名為白鯽。白鯽體型很大,2~3斤很常見;背部高隆,非常像駝背一樣,頭小尾長;而白鯽和鰱鱅的食譜非常接近,所以在國內很多的湖庫中,只要有鰱鱅的地方,幾乎都有白鯽出沒,因為白鯽的鱗片經光線反射之後,肉眼觀察,如同發着金光,所以我們野釣時的黃金大板鯽,往往都是釣上了白鯽。

常説的土鯽、工程鯽、大板鯽,是屬於什麼品種的鯽魚 第10張

以上這些鯽魚,是我國境內分佈最廣、最出名的鯽魚品種,但是又不僅僅只有這些品種,如雜交後的金魚,地域性特色極為濃郁的黑鯽、普安鯽、​滁州鯽,還有一些則是非常有特色,僅在當地出產的,如廣東韶關的縮骨鯽,以及因體型被命名為鯽,其實是鱸魚科的過山鯽,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對我們釣魚人而言,釣到了魚還沒完,搞明白我們到底釣上的是什麼魚,才是更重要的,這些知識的積累,也算是釣魚之外,最大的樂趣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