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明白什麼是大鯽壓底,小鯽釣浮,野釣鯽魚爆護

搞明白什麼是大鯽壓底,小鯽釣浮,野釣鯽魚爆護

很多不釣魚的人,總會對釣魚圈子裏,所謂釣技、釣齡頗不以為然,無非是魚竿栓根線,線上綁個鈎,鈎上掛條蟲,連鈎帶蟲扔進水,自然就有魚上鈎;

這種觀點,甚至很多剛接觸釣魚的釣友,也會有這樣的認知,很有我去我也行的想法,但是等到親自動手試釣了,才發現,同樣的水域,同樣的餌料,釣位相隔不過3~5米;

別人連竿乃至爆護,不説大鯉大草,鯽魚都能釣上十幾斤,自個兒別説爆護,小雜魚不過寥寥幾條,暗自琢磨,明明是按照大師和大咖們的指導一一施為,為何漁獲差距能這麼離譜呢?

要説釣魚這事,不同於其他競技運動,照貓畫虎,只要動作、姿勢標準,就一定會有成績,釣魚除了講究姿勢、動作,經驗、技巧、閲歷,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野釣鯽魚,別看鯽魚分佈、存量大,只要野外有水的區域,甚至是死水,都會有鯽魚存在,但是,想要釣到,釣好,釣上很多鯽魚,就必須要搞明白,同是底棲魚,也就不同的講究;

搞明白什麼是大鯽壓底,小鯽釣浮,野釣鯽魚爆護 第2張

鯽魚是底棲魚,但並不是全天在水底

鯽魚是底棲魚種,但是,鯽魚並不是全天24小時都生活在水底,如果嚴格一點來説,鯽魚90%的進食時間、90%的棲息時間是在水底,除了進食、休息,大多數時間,並不會在水底遊曳;

在這裏,第一個需要注意的,就是進食和覓食的概念,鯽魚因為體型原因,覓食是全水層的,但是進食多在水底,體型越大的鯽魚,越是如此;

反而體型小的鯽魚,在水底覓食、進食的時間一半一半,而鯽魚的魚頭、魚脣和魚身的體積差異,就決定了個頭越小的鯽魚,就越不容易在水底覓食;

所以基於這兩點,釣大鯽,我們鈎餌觸底即可,想要釣小鯽魚,我們釣浮的效果會更好,那麼,釣大鯽和釣小鯽,釣底和釣浮,中魚率到底會有多大的差異呢?

搞明白什麼是大鯽壓底,小鯽釣浮,野釣鯽魚爆護 第3張

大鯽需壓底,小鯽釣浮比釣底效果更好

所以得釣大鯽得壓底,是因為鯽魚一旦成年,對水温、溶氧、水壓的適應性就變得非常高,甚至是對飢餓的容忍度也非常高,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遊曳到中上水層;

所以我們想要守釣大鯽,就算是在水温高、天氣悶熱的時候,魚口也很是一般;小鯽魚則和大鯽魚的習性完全相反,對水温、溶氧、水壓的適應性很一般;

除了早晚水温適宜、溶氧充沛,在水底待不了多久就會遊曳到中上水層覓食,所以我們在實戰時,專心致志的守底,如果使用商品餌,截口更多一些;

如果雙鈎沉底,釣鈍,用的又是不霧化的麥粒、顆粒餌,魚口給的非常慢,雖然中鈎多是大魚,但是中鈎提竿的頻率非常低;

建議:在野釣時,如果我們的目標魚就是大鯽魚,那麼雙鈎上鈎懸底,下鈎觸底即可,完全沒有必要做雙鈎躺底;如果我們的目標沒有這麼死板,大小都可以,那麼釣離底,也就是鈎餌離底3~5釐米效果最好;

搞明白什麼是大鯽壓底,小鯽釣浮,野釣鯽魚爆護 第4張

寫在最後

孟子云,盡信書不如無書,釣魚也是如此,中國地域廣大,縣與縣不同,水情、地形、魚情、魚種就會大不同,更遑論省與省的差異;

所以大師也好,大咖也罷,給出的指導、建議、攻略,可以多借鑑,但是不要盲信,多實戰、多思考,總結出自己的經驗,這樣就算是釣鯽魚,也能比別人多釣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