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策(18)——野釣鯽魚提竿的若干問題

野釣策(18)——野釣鯽魚提竿的若干問題
靜心等待

提竿是釣魚人的本能反應,目的是刺魚控魚,大多數人的提竿都有自己的習慣。這些習慣性無可厚非,但有些動作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特別是一些新手,如能及時修正,形成新的動力定型,對提高釣技水平大有幫助。

野釣策(18)——野釣鯽魚提竿的若干問題 第2張
老手提竿

一、提竿刺魚的幾個技術性問題

1、提竿刺魚的角度問題

記得《中國釣魚》雜誌有專門的論述文章,給出過相關計算數據:提竿角度為30度時,4.5m、3.6m竿子的鈎子移動距離分別為1.3m和0.9m。這個30度夾角,是釣手刺魚時習慣性的提竿角度,鯽魚的最佳控魚角度為45—60度,刺中之後留有15—30度角的揚竿空間,用來控制個體不同的鯽魚。如果垂釣水深平均1.5m左右,提竿刺魚最大角度不超過30度,即使刺空提竿,鈎子也不會飛出水面。

野釣策(18)——野釣鯽魚提竿的若干問題 第3張
準備握竿

2、提竿刺魚的幅度問題

提竿初始角度限定為30度角後,在這個範圍內,提竿刺魚的幅度越小越好,目前釣界比較認可的操作是:鉛墜向上移動距離不超30cm。若完成小幅度刺魚,刺魚速度一定要快,魚被刺中後,主線和杆子的彈性,抵消了刺魚時的動能,魚感覺不到太大的拉力,痛感會很輕,所以不會太驚慌,甚至你提竿稱重時,魚還處在停止不動的狀態,這時可根據魚的大小決定揚竿角度,整個過程魚的掙扎不會很激烈。

野釣策(18)——野釣鯽魚提竿的若干問題 第4張
握竿待提

3、提竿刺魚的方向問題

提竿刺魚時需要選擇方向嗎?這也是有爭議的話題。刺魚是讓鈎尖向上運動,鯽魚吃餌向下俯身的概率最大,向上提竿刺魚鈎尖會刺穿上脣,前提是浮漂與水線垂直,水線傾斜刺透的可能是魚上脣的兩側。當魚拖動浮漂向左右運動時,採取反向刺魚也是可行的。我個人傾向向上提竿刺魚,當刺魚動作完成後再選擇提竿遛魚方向,因為向上提竿刺魚,鈎子的運動方向向上,可以最大概率的鈎中鯽魚的上脣。

野釣策(18)——野釣鯽魚提竿的若干問題 第5張
垂直上提

4、提竿刺魚的時機問題

提竿時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涉及到竿子長短、浮漂大小、水的深淺、釣餌軟硬、季節轉換等等多重因素。篇幅所限只能概括:長竿早一點,短竿晚一點;大漂早一點,小漂晚一點;水深早一點,水淺晚一點;餌軟早一點,餌硬晚一點,蟲餌再晚一點;早春冬天早一點,夏秋時節晚一點。當然,以上只是大概的規律,若要精準提竿刺魚,必須要考慮到諸多因素對鯽魚吃餌漂相的影響,做到以變應變。

野釣策(18)——野釣鯽魚提竿的若干問題 第6張
觀漂不失準

二、提竿時存在的主要問題

1、提竿角度和力度失配

一是提竿角度大、力度大,空竿就“飛線”,中魚就“飛魚”,這種情況多出現在新手,掌握不好提竿角度和力度。“飛線”和“飛魚”都會出現三種情況,向上飛、向後飛、向自己飛。二是提竿角度小、力度小,雖然不會“飛線”,但因為刺魚角度、力度小,二次揚竿控魚加力時,鈎尖的再穿刺會加劇魚的痛感,魚會激烈掙扎造成驚窩,如果遇到大魚外躥時二次強提有可能斷竿。

野釣策(18)——野釣鯽魚提竿的若干問題 第7張
二次揚竿折斷

2、提竿環節銜接步驟缺項

提竿包括提竿刺魚、提魚稱重、提魚離窩和控魚入護四個環節,部分釣友對環節之間的銜接不清晰,集中體現在:一是刺中之後不稱重,直接提魚離窩,由於魚個體大小不明,揚竿力量和角度把握不準,造成魚拚命掙扎擾亂窩子。二是刺中之後先泄力,鬆線之後再繃線提竿,然後才開始揚竿,這就給鯽魚留下了吐鈎逃脱的時間和空間。

野釣策(18)——野釣鯽魚提竿的若干問題 第8張
手法對不驚窩

3、提竿刺魚習慣性偏向

正常情況下,小臂前伸20cm,抖腕刺魚後垂直向上提竿即可,許多釣友習慣於向後拉竿刺魚,有的習慣於向左或向右斜向刺魚,這就是習慣性動作形成的動力定型。這樣的操作並非不可,而是這種偏向提竿,一方面使接下來控魚揚竿的角度和空間變小,另一方面你如果為了大小兼顧而使用稍大號的內彎形長尖釣鈎,容易鈎脣邊跑魚,或者出現“魚口奪鈎”現象。

野釣策(18)——野釣鯽魚提竿的若干問題 第9張
向左方斜提

4、提竿時機把握失準

野釣中經常聽到旁邊的釣友説:“壞了打晚了”、“這個又打晚了”、“又打早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問題出在釣友對於鯽魚漂相的認知,習慣用過往經驗,代替此時此刻的現實。在同一條河流,同一個釣點,早晨鯽魚吃餌的漂相,與中午的漂相有可能出現較大的差別,但我們受大腦固有意識的支配,很難改變提竿的時機點,心裏明白應該怎麼做,但到了真正操作時,仍擺脱不了下意識動作。

野釣策(18)——野釣鯽魚提竿的若干問題 第10張
提竿已偏遲

三、幾個主要問題的處理辦法

1.提竿“刺魚”存在問題的處理

a.無論掄大臂小臂、撅腕翻腕、上提後拉等哪種提竿刺魚動作,揚竿角度要以30度為臨界角,可有效避免“飛線”“飛魚”情況發生。

b.刺魚應採取抖腕後向上手法,以內力促動竿稍瞬間上彈,帶動雙鈎加速運動刺穿魚上脣,要速度不要力量,否則會鈎掉魚嘴脣跑魚。

c.長竿短竿、水深水淺要區別對待,長竿抖腕刺魚幅度要小,短竿抖腕幅度可大一點。釣淺水抖腕幅度要小,釣深水抖腕幅度大一點。

野釣策(18)——野釣鯽魚提竿的若干問題 第11張
揚竿角度不錯

2.提竿“稱重”控魚存在問題的處理

a.提竿刺中魚之後,不急於把魚帶離窩子,更不要強行拉出水面,而是在魚尚未掙扎時,提竿稱一下魚的重量,心中有數後再決定揚竿控魚角度和力量。

b.如果稱出是個體較小的鯽魚,可以輕輕的揚竿帶魚,角度保持在45度即可。為防止魚掙扎,不要把魚一下子提拉出水,讓魚跟着竿子揮動方向游水,到位後再抄或摘下。

c.如稱重時發現魚的個體大,應立即向上揚竿,一步到位到達60度角左右,防止魚躥動抬不起竿拔河斷線。不要直接立到90度極限位,預留空間進行下一步控魚遛魚。

野釣策(18)——野釣鯽魚提竿的若干問題 第12張
控魚不出水面

3、空竿“飛線”問題的處理

a.對於空竿“上飛線”,立即將竿子停止上揚並保持不動,讓線組自由下落,注意不要讓線組接觸釣竿,避免竿、線纏繞打節。

b.對於空竿“後飛線”,竿子停止後仰,立即劃弧形向前下壓竿稍,這個過程一定注意鈎子不要與竿子上部接觸,否則會發生嚴重纏繞難以解開。萬一鈎子掛上後方樹枝,處理原則是保浮漂棄線組。

c.對於空竿向身體飛線,一定要快速躲避,防止鈎傷眼睛和麪部,我曾親眼所見釣手被魚鈎刺穿眼皮。實在躲避不及鈎到上衣時,請人幫忙摘下或脱衣自行取下,不要硬拽以免衣服受損。

d.對於魚脱鈎造成的意外“飛線”,要盡最大可能,避免浮漂與釣竿發生碰撞,保證浮漂不被碰裂打折。這種“飛線”發生纏繞的概率高,容易造成主線打結,無解時就換線組。

野釣策(18)——野釣鯽魚提竿的若干問題 第13張
直拔易斷線跑魚

3、揚竿“飛魚”問題的處理

a.向上方“飛魚”時,魚的個體一般不大,這時也是將竿子停住並保持不動,讓魚帶動線組做自由落體運動,待其入水後,再正常揚竿重新控魚。

b.向後方“飛魚”時,千萬不能採取劃弧向下壓竿尖的方式,這樣容易將竿稍折斷。只能讓魚再“飛”一會兒,然後自然落到岸上,如掛上樹枝摘不來,可以舍線組、保浮漂。

c.向自己“飛魚”時,竿子是直立的,魚飛向釣手身體,主線在魚的重力作用下,下拉竿尖形成“回頭彎”,容易造成斷竿。此時可採取後撤壓竿讓魚落地(水),或阻止魚繼續後擺等辦法保證釣竿安全。

野釣策(18)——野釣鯽魚提竿的若干問題 第14張
偏向控魚失誤

結束語:

本帖所述主要是野釣鯽魚時,理論與實際結合的環節,也是個人實釣的一些體會,故細節敍述的囉嗦,不一定正確,甚或可能是錯的。

河邊曾見釣友每次提竿刺魚後,總是先鬆一下線然後再揚竿,我善意提醒,釣友亦欣然接受,最後對我説:習慣了,一時真改不了。

其實不改也罷,休閒野釣圖的就是開心,少釣兩條魚算啥?

開心就好!

特別提示:此文所述僅供野釣鯽魚提竿時參考,野釣大魚不適用。

野釣策(18)——野釣鯽魚提竿的若干問題 第15張
利劍教官8月11日晨 於杭州西湖拍攝的荷景照片

野釣策(18)——野釣鯽魚提竿的若干問題 第16張
版權所有:利劍教官 借花鎮樓:一畫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