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情如此多變,來教你們一個有效的鯽魚釣法——釣行程

鯽魚屬於底層魚類,在天氣正常的情況下,它們很少離底。
但是,當水體上下層的温差、水體的含氧量、氣壓及食源等因素逼迫或誘導鯽魚的時候,它們也會改變泳層,離底上浮進行活動。
如何應對這樣的魚情?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要掌握立體擒鯽術—"釣行程"技術。
該釣法對鯽魚變層覓食的情況有很強的針對性,因而受到越來越多釣友的青睞,也是檢驗釣魚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本文中,筆者將為大家分享這種技術。
一、釣行程與釣定層的關係

釣行程是指從水面到水底立體搜尋釣取鯽魚的懸墜釣技法,它與釣定層同屬釣離底的範疇。

釣行程屬於動態釣法,它貫穿浮標的前行、翻身站立、短暫停頓、下降、反彈、再下降的整個過程,鈎餌始終處於運動狀態。

在這個運動過程中,如果沒有魚咬鈎,浮標反映的都是自身語言,釣者會提竿重新上餌拋竿搜尋魚口。

釣行程是釣運動中的運動(下頓、加速、不降反升)或運動中的靜止(截口),在鈎餌從水面到水底的整個運動軌跡上,鯽魚隨時隨地(點)都可能吃鈎。

因釣目不是釣者可以控制的,所以説釣行程時在浮標的調與釣方面,浮標只有調目,沒有釣目。

而釣定層是靜態釣,從浮標入水到所設定的魚層的過程中,一般只有浮標的自身語言,沒有魚訊語言,只有鈎餌到達鯽魚的泳層後才有魚訊語言。

所以,釣定層是釣運動後的靜止(等魚吃鈎)。瞭解釣行程與釣定層之間的聯繫及區別,便於正確把握釣行程的技巧應用。

具體説,釣行程主要應對的是魚層較"厚"的情形,而釣定層主要應對的是魚層較穩定的情形。

魚情如此多變,來教你們一個有效的鯽魚釣法——釣行程

二、釣行程應具備的條件

(一)魚情

1.魚的泳層

釣行程方法的取捨主要取決於魚的泳層。若你發現水底鯽魚沒口或魚口很稀,説明大多數鯽魚已經離底改變泳層,這時你就要果斷使用釣行程的方法,立體搜尋鯽魚的泳層高低及厚度。換句話説,如果鯽魚沒有離底變層,就沒必要採用釣行程技術。

我們之所以要釣行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發現鯽魚變層且泳層高度不明,運用釣行程方法,可以從水面到接近水底的位置進行全方位搜索,從而增加發現和釣取鯽魚的機會。如果鯽魚泳層穩定,我們使用釣定層的方法即可,沒必要從上至下全方位搜尋鯽魚層。

2.魚的食慾

魚的食慾強弱永遠是決定釣獲多少的重要因素。雖然同是離底變層,鯽魚的食慾也有旺盛、一般或停食之分。

鯽魚離底變層的原因很多,但不論受哪種因素影響,這時候的鯽魚必須要有食慾,它發現餌料時必須有追餌索食的慾望,如果鯽魚受某種因素的影響而停食了,量你用什麼釣法都無濟於事。

魚情如此多變,來教你們一個有效的鯽魚釣法——釣行程 第2張

魚的泳層會因一些因素的改變而改變,因此釣法也要隨之改變

(二)釣組配置

1.魚竿、魚線

釣行程時,配置釣組要有針對性。因釣行程是動態釣法,釣者要自上而下不停地拋竿誘魚搜尋魚,且浮標自入水後,鯽魚在鈎餌的運動軌跡上的任何一個點上都可能吃鈎,釣者要隨時準備抬竿起魚,所以,釣行程所用的釣竿宜短不宜長,最好使用3.6米鯽魚台釣竿,最長的也不宜超過4.5米。否則,一旦遇到鯽魚密度較大,提竿頻率很高的情況,運動量會很大,易使人疲勞。

其次,所選擇的魚竿要有一定的硬度,便於提高拋竿、提竿的頻率。

至於魚線的配置,我認為與一般釣底的配置沒什麼不同。

魚情如此多變,來教你們一個有效的鯽魚釣法——釣行程 第3張

釣行程要把握好餌料的狀態,既要讓它在水體中上層有很好的霧化效果,又要有一定的附鈎性

2.浮標的標型

釣行程時,浮標的配置很重要,大家公認的標型是"棗核"標,這種浮標長腳、短身、長尾,特點是翻身快、反映訊號及時,下降時較緩較穩,便於鯽魚追餌,反映的訊號也較真實。

我多使用細碳腳、細硬尾、15~17目的蘆葦或納米長尾棗核標,這種浮標能夠有效控制下降速度,有很好的牽制力,能體現出輕盈飄然的狀態,可以增加誘魚效果,可以説,棗核標是一款主攻行程兼能釣底的綜合性浮標。

我以前對"棗核"標也不熟悉,有一年夏季的一個雨後的星期天,溝渠中有緩流,當天有間斷小雨且氣壓稍低。起先我與侄子用懸墜拉餌釣底,發現鯽魚個體不大,但密度不小,可長時間釣底沒口,卻多次發現鯽魚有中途截口訊號。

於是,我試探性地換上到手不久的"棗核"標試釣行程,精細地發現從水面到接近水底的範圍內都有鯽魚訊號,有浮標翻身就吃的、有加速的、也有截口的,浮標的魚訊語言很豐富,6個多小時釣了近6斤。

而侄子用的是釣底標,效果明顯大打折扣。而對面兩個玩傳統釣的釣友,從我們來至我們走,就釣到一條鯽魚,這一經歷使我對浮標的不同造型及效果感受頗深。

魚情如此多變,來教你們一個有效的鯽魚釣法——釣行程 第4張

釣行程所用的釣竿宜短不宜長

3.子線及魚鈎

釣行程所用的子線長度應該比釣底時略長一些,以增加鈎餌在水體中的下襬時間,給鯽魚更多的就餌機會。

我的子線長度多為25~30釐米,通過多次垂釣,我發現它比短子線效果好一些。如果沒有長子線,釣者也可以將鉛皮往上推一定長度,也就是"飛鉛",效果差不多。

釣行程所用的魚鈎應比底釣時所用的魚鈎略小一號,以利鯽魚在半道吸餌。我釣100克以下鯽魚時,喜歡用2~3號極細袖鈎,這種鈎鈎條細、重量輕、體積小,方便鯽魚吸鈎。

(三)餌料選擇及狀態

從上述竿、線、鈎、浮標的配置可以看出,我都是以輕、細為中心進行配置,以減少釣組下降速度,延長其在水中的停留時間,給鯽魚吃食創造條件。在用餌方面也不例外,我們在選用餌料的時候,也要順應釣行程的要求,在輕、細、霧化等方面做文章,以達到最佳效果。

使用商品餌料的時候,我們要選比重較輕、顆粒很細的餌料,這種餌料在水中下沉速度慢,運行時間長,能增加鯽魚吃餌的機會,同時也要把握好餌料的狀態,既要讓它在水體中上層有很好的霧化效果,又要有一定的附鈎性,避免出現鈎餌沒到底層,鈎上的餌料就沒了的尷尬局面,這就涉及到開餌的基本功和拉絲粉添加量的把握。

魚情如此多變,來教你們一個有效的鯽魚釣法——釣行程 第5張

釣行程所用的魚鈎應比底釣時所用的魚鈎略小一號,以利鯽魚在半道吸餌

四、技術操作

(一)調目設定

前文説過,釣行程就是要求釣組、鈎餌在下降中減緩速度,以利鯽魚追餌,圍繞這個中心,在浮標的目數調整上,我也採取調高目的做法。浮標處於高目的狀態,鉛墜配重就相應較小,配合棗核標的長尾特點,整個釣組、鈎餌下降便容易呈現輕盈飄落的狀態,給鯽魚覓食爭取了時間。不過我發現,也有釣友喜歡調低目,我沒有體驗過,不好妄言效果。

(二)魚訊語言判斷

在釣行程的過程中,我們所遇到的魚訊語言常常是豐富多彩的,有浮標剛到水面就不再前行的(魚層較淺,被鯽魚截口)、有浮標往上頂的、超速下沉的、下頓的、不沉反升的,也有在中途停頓的,還有斜行或平移的……當你發現有以上魚訊的時候,你就要立即抬竿。

(三)持竿方法

釣行程時,鯽魚在鈎餌的運動軌跡上隨時都可能吃鈎,因此我們要隨時準備抬竿起魚。為此,我們就要手不離竿、眼不離標,主線不要壓線,竿子不能放在炮台上,以免影響抬竿速度。

魚情如此多變,來教你們一個有效的鯽魚釣法——釣行程 第6張

釣行程時,鯽魚在鈎餌的運動軌跡上隨時都可能吃鈎,因此我們要隨時準備抬竿起魚

(四)餌料狀態

在鯽魚變層的情況下,要想把鯽魚引過來,最好使餌料呈蓬鬆及快速霧化的狀態,並保持一定的拋竿頻率,在水體的上層、中層製造出一個立體霧化區,利用餌料散落時的無數細小顆粒引誘鯽魚進窩,這樣才能保持窩內鯽魚的密度,以便垂釣。

在開餌的時候,我們要控制好拉絲粉(小麥蛋白)的比例,且要用目數較大的,以增加霧化效果;如果手頭的餌料比重較大,可以添加部分輕麩以改變餌料比重;為了使餌料下水就能快速霧化,要多用拉餌,少用搓餌。

(五)隨機應變

魚情是變化的,特別是在高温季節,一天中可能有多次變化。我們的釣法要順應魚情的變化,如果發現浮標到達某個泳層,鯽魚的密度較大時,説明這個泳層的温度、含氧量等條件適宜鯽魚需求,這時我們就要果斷改變浮標的調釣及用餌方法,變拉餌為搓餌,並保持拋竿頻率,爭取釣定層,將魚羣留在某一泳層。如果發現釣離底的效果明顯變差,我們要及時試探性地釣底,不可守株待兔,總的原則就是——釣法隨魚情而變。

釣魚的過程就是應變的過程。我們學習釣行程的技巧、增強立體擒鯽本領也是一種應變,只有能做到以變應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