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用餌的“腥香之爭”,許多人只知其一,卻不知其二

關於釣魚用餌,有許許多多的口訣,比如説春腥夏淡秋香冬濃、比如説小魚用腥大魚用香、再比如南方多用香北方多用腥等等。這些口訣或許到現在還是很多釣魚人開餌用餌的依據。


當然了肯定也有很多人會站出來説:這些都是大師為了賣餌料瞎編的,釣魚哪有那麼複雜,明明一盒蚯蚓就能解決問題了,只要水裏有魚掛啥都上鈎。


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對釣魚的態度也不一樣,不能説哪種觀點一定是正確的,不過我覺得只要自己玩的開心就好了,因為釣魚的核心就是娛樂。這篇文章,我只談談個人對野釣用餌的看法,不喜勿噴。

野釣用餌的“腥香之爭”,許多人只知其一,卻不知其二

首先你要明白一件事,腥香酸臭這些味型是人定義的,魚未必會分辨

現在餌料的味型太多了,雖然大體上分成腥香酸臭四類,但每一個大類還可以分成很多小類,比如説香型,可以是穀物香、可以是奶香,也可以是各種水果香。

這麼多的味型魚真的能分辨出來嗎?我不是魚,所以不知道魚的想法,但我可以肯定這主要還是給人看的,畢竟“味型”本身的制定者就是人而不是魚。


有人説商家制造那麼多不同的味型就是為了賺錢,這個怎麼説呢,賺錢可能確實是一方面原因,因為有些餌它確實是換湯不換藥,原料都一樣只是換個包裝和香精而已。

但也不能説完全對釣魚沒幫助,因為有的時候你換一種味型確實能夠要魚口好一點兒。

野釣用餌的“腥香之爭”,許多人只知其一,卻不知其二 第2張

對於用餌,我的觀點是:首先餌料本身要好(指原料),比如同樣是用蝦粉,真蝦粉肯定比假蝦粉好,雖然外表一樣、味道也很像。

其次是餌料的狀態要合適,沒雜魚鬧霧化就好點,有雜魚鬧就不要有霧化;釣小體型魚餌料散的要快點,釣大魚餌料附鈎性得強點。


至於味型,我認為是在你保障以上兩點的前提下再可以去考慮的事,千萬不要本末倒置,把味型放在第一位。

餌料之所以有腥有香,除了材料本身的一點區別之外,主要還是香精在起作用,包括你們聞到的“穀物香”,大部分也是香精味,因為穀物本身沒有那麼大的味道。

野釣用餌的“腥香之爭”,許多人只知其一,卻不知其二 第3張

實際野釣中如何用餌,腥味好還是香味好

上面説了,我們聞到的味道其實大部分都是香精在起作用,而不是糧食穀物或者動植物提取物本來的味道。那麼也就是説,談論腥味好還是香味好,其實就是在談論哪種香精好~

我的理解是這樣,從大體上來講,小魚比大魚更喜歡“香精”,其實人也一樣,小孩喜歡吃辣條、吃薯片等各種零食,恨不得一天三頓都是零食,而大人則多吃米飯、麪條等主食。


這點上,魚比人更講究,因為人是在食物鏈頂端的,而魚在水中要考慮各種各樣的危險。小魚由於生存的時間不久,遇到的危險太少,所以安全意識太低,看到啥都想咬一口;大魚活得久、見得多,所以不太會“貪嘴”,比較狡猾的大魚是不會去吃那種從來沒吃過的、味道很奇怪的東西。

野釣用餌的“腥香之爭”,許多人只知其一,卻不知其二 第4張

那麼按照這個理論,我們在釣魚時,如果是釣大魚,味型肯定就要淡,越貼近自然越好,為啥臭玉米臭小麥有時能釣大魚,因為這種就是糧食自然發酵的味道。

釣小魚味道重點效果反而好,但是我們先不要去考慮香還是腥,應該先考慮味道重!比如説你有兩款餌料,一款香一款腥,你先別想是腥好用還是香好用,應該先聞一聞哪款餌料味道更重,釣小魚就用味道重霧化好的那個。


那麼不考慮味道的濃淡,只考慮味型的種類,該如何選擇呢?

這時我覺得那些口訣還是有點參考意義的,比如説腥味就要比香味誘魚更快點,而香味釣的魚可能大點,尤其是偏穀物的味道,大家也應該懂得。


這時有人就説了:我覺得香味就比腥味誘魚快,我用xxx餌料,經常發窩比別人快、釣得比別人多。

這種情況很常見,一是水質問題,二是魚可能偏口認某類味型,但最最重要的還是我上面説的味型濃淡的問題。

雖然正常情況下魚可能偏愛腥味更多些,但由於你用的那個香餌,香精加了很多,刺激性比較大,那麼在水下的擴散速度肯定要比普通的腥餌更快,誘魚更快(針對小魚)。

野釣用餌的“腥香之爭”,許多人只知其一,卻不知其二 第5張

味型重,不一定是好事,具體的使用看魚情

小體型魚是比較喜歡味道重、霧化好的東西,但不代表你用了香精味很濃的餌料一定能釣得好,因為野釣的話正常情況下肯定有小雜魚,而小雜魚也喜歡這類味重、霧化好的餌。


其次,咱們也要看天氣、水温去用餌,比如説冬天、初春,魚活性差、不怎麼愛張口吃餌,這時小雜魚也比較少了,咱們就可以用大味型的東西,即使你往餌料里加點小藥都行。


但是天氣熱、水温高的時候,我個人的經驗是不太適合用味很重的東西,即使沒有雜魚鬧也不建議用,夏天應該用素淡點,比如一些穀物餌料,以植物蛋白為主的香餌,當然了一些果味的也不錯。

野釣用餌的“腥香之爭”,許多人只知其一,卻不知其二 第6張

為了便於各位釣友理解,關於味型問題我再舉個例子

比如説我和朋友都用麪糰釣魚,我用的是麪糰+蠶蛹粉,而朋友是用麪糰+蝦粉,同樣是腥味,但結果是他的魚口比我好,釣得比我多,原因可能是魚更偏愛蝦粉的腥(我只是舉個例子,也有可能更喜歡蠶蛹粉)。


我一看自己釣不過他,就往裏面加香精(可以理解成小藥),然後我這上魚明顯就快了,甚至慢慢地超過了他。

為什麼魚明明更喜歡蝦粉的腥,我卻釣得比他多了呢?因為我加了香精,香精的濃度更高,讓麪糰的味道更重了,所以能讓更遠處的魚發現,小魚、生口魚就喜歡味大的,所以就會被吸引過來。


當然了,我這只是舉個例子,大家不要誤以為實際野釣中一味地加小藥就能讓魚口更好、釣得更多。加了小藥首先肯定會招小雜魚,其次可能導致大魚不咬鈎。

野釣用餌的“腥香之爭”,許多人只知其一,卻不知其二 第7張

最後總結一下:

釣魚用餌,首先要考慮餌料的種類是不是魚喜愛的,比如説冬季天涼時,商品餌就是幹不過紅蟲蚯蚓等活餌,這根本不是味型的問題!

如果同是商品餌,那就看商品餌本身的品質如何,即原材料的好壞。


接下來就是看餌料狀態以及味型濃度,釣小魚肯定是霧化好、味型重比較佔優勢,釣大魚就要偏向自然,天然的食物、自然的味道是最好的。

考慮好以上問題,大家還有閒工夫,再去考慮什麼腥、什麼香,釣小魚、天涼我認為偏動物腥的餌料效果好點,釣大魚、天熱就用素淡的,穀物香或植物蛋白為主的餌料好點。


當然了,我只是站在一個釣魚人的立場上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並不是在傳授知識,希望大家辯證地去看文章,不要覺得我説的一定對。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