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竿頻率要合適用餌打窩有技巧

在水庫,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傳統釣愛好者拋下鈎餌後靜靜地守着,一天也許就是一兩個信號,但是總能釣上大魚;可是也有部分傳統釣愛好者也是和他們一樣死守,卻很難釣到魚。也有不少台釣愛好者,按照台釣的習慣使用線組和餌料。線組用的細小,拋竿頻率高,他們中有人大魚小魚都上,有人只能釣上小魚。這種現象,都是為什麼?

拋竿頻率要合適用餌打窩有技巧

傳統釣手善於釣上大魚,有這麼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為他們的釣具比較粗放,能承受住大魚的力量;第二,是因為提前大量打窩誘魚,常能誘來大魚光顧:第三,是因為釣餌狀態和的比較合理:首先是比較乾硬、和魚鈎附着的時間長,垂釣中能夠長時間地靜靜守候,等大魚光臨時,釣餌也基本上泡得稀軟或鬆散,大魚能一吸即進。而休閒野釣機會較少的台釣愛好者,多半會根據池塘垂釣的習慣使用釣具和釣餌。他們在垂釣中最常犯的毛病是線組太小、餌料霧化太快。這樣釣吃食很快的小魚是不錯的,但在釣大魚時,卻會因為拋竿驚魚、經不住大魚的反覆逗弄以及誘來大量鰱鱅等上層魚驚魚、餌料附鈎時間不長無法等來大魚等幾大方面的原因而和大魚無緣。

上述原因對我們的提示是:要合理控制拋竿頻率,合理掌握釣點內魚餌的用量。

釣魚過程中的頻率有兩層含義。第一種是專指一種釣法,是垂釣者拋竿後不看浮標,通過默數浮標和線組運行的時間,在適當的時間裏提竿中魚,一般用在魚的密度較高的小魚塘進行快速垂釣。第二種是指垂釣者通過對魚情的理解,通過控制拋竿的快慢來達到誘魚、釣魚或邊釣邊誘的目的。本文在這裏討論的}是第二層含義,即拋提竿的快慢,以及由此引起的用餌量的多少。

傳統釣打窩子,對釣大魚來説至關重要。傳統釣高手常犯的毛病,是打窩不準、打一次後不及時續窩、打窩續窩的用餌料不科學。台釣自然水域,同樣需要打窩、續窩,同樣講究用餌量的合理。

確定打窩和續窩的用餌量、續窩時機,最主要的依據是誘餌在單位時間裏的消耗量。消耗誘餌的因素有這樣一些:

1.水庫的自然潛流可能把誘餌帶到別處,誘餌中適當的細米狀誘餌是非常必要的。

2.大魚進窩前小雜魚會吃去一些,在小雜魚多的水域誘餌的用量宜大些。

3.大魚進窩後吃去一些(它們有的吃後走開,有的還會逗留一會),鯉、草等較大體形的魚的食量頗大,鯿魚屬小型魚,可是食量也大得驚人,釣這些魚時要結合窩子的情況,斷定是否需要補窩。比如沒有小魚吃鈎的信號了,可能是大魚進窩,也有可能是窩裏沒食了要及時續窩。

簡單地説:大水面釣大魚誘餌、大水面有雜魚、氣温正常春季食慾旺盛,都需要加大誘餌的用量和補窩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