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去認識餌?開好餌?有感!

怎麼去認識餌?開好餌?有感!

話説:作為喜歡釣魚的人,對商品餌的搭配後,開餌都知道。無非就搭配攪拌、加水攪拌下就是,沒錯。表面操作現象就如此。其實,能真真從細節上去了解的,操作上懂餌料物理性質的釣者真不多。那麼在作釣中產生的效果和結局也不一樣。比如:同材料的一款餌,兩人和餌,由於操作方法有別,就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狀態霧化和效果。也很自然的表現在,別人連竿而你乾瞪眼。到頭來想不通,也梳不清。錯在哪都不知道,一頭霧水。只能找個理由,怪釣位沒選好,以尋求自我安慰。其實,你坐釣位並不差勁。只是餌的狀態沒和好而異。

今天呢,以個人對餌料的認知和體會,淡不上分享只能説:講個明理。其實和餌是一項很有講究的操作。面對不同種商品餌,怎麼去分辨內中物體的結構成分?水比的添加判斷?如何攪拌操作到位?都關乎着和影響着餌料內外部的網狀狀態、霧化程度與誘留魚效果、附鈎性的強弱。以及也能產生敗興而回的結局。

怎麼去認識餌?開好餌?有感! 第2張

怎麼去認識餌?開好餌?有感! 第3張

首先:

不同種的商品餌。其包裝內的材料,都有所區別。打開後要認真看,區別下乾粉餌內在的狀態(配置餌料前)。比如:有粉狀、有小顆粒狀、有片狀、有大顆粒狀等等。然後,有些粉狀類餌,其實都有顆粒物存在。無非內眼難看清,都存在細小和有微細粒子而異。

配乾粉餌前:

根據包裝説明。瞭解內在材料、比重、水比並熟記在心。然而在倒入盆中之前,先抓主袋裝兩頭,左右充分的搖晃幾下。目的是:讓袋中的小顆粒與誘魚素等材料均勻下(現場打開袋裝拌餌優其重要)。記住:以量杯添加餌料最佳。開餌味型重體積不是重量,老手靠的是經驗目測。添加材料到位,配置好乾粉餌後,必須充分的攪拌均勻(具體操作有貼發就不講了)。讓各種餌料互相緊密混均勻一起。禁忌:隨意的攪拌幾下。不均勻會嚴重影響餌狀態。

總之,如果,沒把乾粉餌攪透攪勻的話。那裏面的顆粒物就比較集中,至使下一步的加水操作,就會形成吸水不均勻。造成餌料吸水不均的後果,就會附鈎性差,拋竿中易脱落,餌入水到底就化完了等現象產生。

怎麼去認識餌?開好餌?有感! 第4張

怎麼去認識餌?開好餌?有感! 第5張

其次:

乾粉配好添加水比。餌與水的添加量,也沒個具體的標誰。廠家主要憑據袋裝內餌料的吸水量加以均衡和考量的。給出的水比具有重要的參考值範圍。所以,我們儘量用量杯。我至今也用量杯。覺得用量杯與不用量杯,餌料狀態結構有點差異。那麼在添加水比前:

先歸納下幾種餌料的添加量,在幾種包裝袋上的大致水比。開搓餌水比,也就0.8一1.0內的水比量。也就是説,一般是一杯餌料一杯水。加好水立即快速攪拌均勻。讓餌料的每一處,都均勻的充分吸到水後,予以靜置。根據氣温,深秋冬季初春5一15分鐘內醒餌。其餘3一5分鐘就行。醒完餌,就是揉搓。搓餌的揉搓次數,根據餌料內顆粒物情況,大約也就在15一20次之內。並不是越揉搓次數越多越好。一切講究個餌得狀態和手揉搓的感覺。

總之,一是:加水後,緊跟着快速攪拌均勻,讓餌充分均勻的吸水。一定要順時針方向攪動。不然,餌團裏的絲就會斷裂,造成餌內部網狀狀態極差。後果會附鈎差和入水後易脱落的表現。二是:醒餌時間要充足。這是餌料吸水與出絲的必需過程。如果不足,也將造成餌團脱鈎和易溶散的現象。三是:醒好的餌經過打揉,先不急於團攏。拿一塊捏下粘度怎樣,在丟入水中看下狀態和霧化度怎樣。覺得不夠理想,根據情況再予調整。滿意的最後在團攏。

怎麼去認識餌?開好餌?有感! 第6張

怎麼去認識餌?開好餌?有感! 第7張

最後:

在大多數的商品餌中,其本身內都有拉絲粉的存在。那麼我們在開搓餌過程中,面對三四款餌的搭配,針對拉絲粉的不足,要適量的予以添加。否則,加多了就會變成死麪疙瘩。如果,作釣中,要避小雜魚鬧,建議加點粘粉就好。再一個就是:開大顆粒的商品餌。有個方法,就先把大顆粒倒餌盆,再把開餌料的全部水比倒入。把它泡軟化後,再加粉餌和狀態餌均勻的撒在上面,一起攪拌均勻即可。這樣開的狀態和霧化都比較佳。總之,要想開好餌確實要把握細節。不同的組合餌,就要有不同的操作法。希望,此貼能幫助到平台上的眾釣友們。如有不妥之處,望諒解!在此,謝謝一直以來支持利劍的粉絲們和眾釣友以及平台小弟小妹們!

祝:眾釣友們身體健康!平台越辦越好!

怎麼去認識餌?開好餌?有感! 第8張
西湖斷橋荷花池貼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