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漂,到底調的是什麼

調漂,到底調的是什麼

自打台釣流行,關於調漂,話題不斷,爭議無數,更多的時候,我們也會陷入到這些話題、爭議中,其實歸根結底一句話, 調漂,到底調的是什麼呢?

世間萬物,要麼看的是過程,要麼看的是結果,調漂的意義也是如此,如果説我們看的是過程,那麼調漂,追尋的就是釣組的靈鈍;

如果我們看的是結果,那麼我們的調漂,就是追尋魚層,也就是通過調釣,將鈎餌放在適合魚羣找尋到的水深,可以是水底,可是離底,甚至可以是半水和水皮;

我們可以就過程和結果兩個層面,來分別闡述在不同的層面需求,調漂結束之後,到底要追尋什麼樣的目的,這樣,就能搞明白調漂的意義了;

調漂,到底調的是什麼 第2張

層面一、唯過程論,調漂的目的是為了釣組的靈敏度

什麼是靈或者鈍呢?其實並沒有一個科學的定義,釣魚圈子裏,大多數釣魚人,是以鉛墜到鈎餌之間的魚線,其彎曲程度來分析線組靈敏度的;

如果鉛墜到鈎餌之間是緊繃的,那麼當魚吞嚥鈎餌、蹭、撞鈎餌時,都會快速拉動鉛墜,而較為彎曲的子線,就需要吞鈎魚先把子線拉緊,然後才能拉動鉛墜;

正是因為彎曲的子線多了一個繃緊的過程,相對於緊繃的子線而言,遲鈍了一些,所以我們將子線在水底彎曲的狀態,定義為鈍;

但是,這只是一種比較泛泛的説法,並不是很精準,因為在實戰中,還要考慮到鈎餌和鉛墜的重量比例;

如果鉛墜比鈎餌重,這樣不管子線是彎曲還是緊繃,都會影響到魚吞嚥鈎餌之後,拉動鉛墜的效果;

如果是鈎餌比鉛墜要重,只要鈎餌的位置發生變化,浮漂必然會產生動作,這時候談浮漂的靈鈍,就沒什麼意義了;

小結:追求靈鈍,必然要考慮到鉛墜和鈎餌的重量比,同樣也要考慮魚情,盲目的追求釣組偏靈、偏鈍是沒有意義的事情,而我們在實戰中,需要先配置好鈎餌和鉛墜的重量比,然後再調整子線的彎曲程度,從而確定釣組到底是靈還是鈍;

調漂,到底調的是什麼 第3張

層面二、唯結果論,調漂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魚羣具體的水層

所謂魚羣所在的水層,其實這個説法也不太科學,因為魚羣不可能平鋪一樣,首尾相銜的遊曳在某一個水深,這是不太現實事情;

但是,按照魚羣的生理習慣,其覓食、遊曳、棲息,必然會聚集在某一個相對範圍的水位,這個範圍,少則20~60釐米之間,多則60~120釐米,甚至更大的範圍;所以調釣沒有一個具體的範圍和指導;

而我們下竿的時候,也沒有辦法確定,只要鈎餌沉底,就一定有魚進窩,並且吞噬鈎餌,一旦我們久守無口的時候,就需要調整浮漂,進而讓鈎餌從水底轉為離底;

在調整鈎餌離底的距離時,嚴格來説,是不存在靈鈍這個説法,必然是從偏鈍到靈,因為鈎餌只要離底,必然是子線繃着的;

那麼這個時候,調漂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被窩料吸引進窩的魚羣,到底在哪個水層,再直接的説,就是把鈎餌放到進窩魚羣最方便吞嚥的離底距離,僅此而已;

小結:野釣、黑坑時,當我們底釣久守無口時,其實釣組的靈鈍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因為魚羣不落底,強調靈鈍完全沒有意義,所以我們通過調整漂座(一般是下推)來調整鈎餌離底的距離,明白這一點,就無須混淆靈鈍的調整了;

調漂,到底調的是什麼 第4張

我們在實戰時,調釣之前,必須要搞明白,自己調釣的目的,然後才能明確調釣的手法和思路,比如我們的目標,就是抓口的效率,也是所謂的中鈎率,那主要調釣的手法和思路;

就是通過減鉛、調整漂座,讓子線的彎曲程度發生變化,緊繃就是極靈,鉛墜躺底就是極鈍,介於兩者之間,就是極靈到極鈍之間的變化;

如果我們根本就沒有魚口,那我們調釣的思路只有一個,讓鈎餌從水底一直到水皮,調整到哪個水深有連續的魚口,調釣才能結束,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不一定非要調整浮漂座,還可以打飛鉛、打行程等釣法,也可以完成我們的目的;

調漂,到底調的是什麼 第5張

總結

有釣友私信留言,問是不是我寫的就一定對,我的答案是否定的,釣魚很簡單,但是也很複雜,所謂水無常形正是如此,魚在水下,對浮漂、鈎餌的產生影響的,並不僅僅只有魚羣;

所以浮漂發生任何訊號,都有可能,同時,不僅是我,任何所謂大師、大咖的理論、攻略,都只能代表一定前提的下情況分析,無所謂對錯,只不過是對某一種魚情、水情的不同解讀,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