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調漂找口,就是調整鈎餌位置,方便魚找口

釣魚的諸多環節中,調漂這一環節,總是在新手眼中,頗為神奇、有效,彷彿釣不上魚,只要調整浮漂,馬上就有口了,只要魚口慢、魚口少,只要調整浮漂,就馬上能連竿給口,其實,這都是錯覺,調漂的本質,其實説白了,就是通過調整漂座在線組中的位置,從而調整鈎餌在水底的位置,或離底、或觸底、或躺底,而這種調整,前提是我們能主動掌控。

什麼是調漂找口,就是調整鈎餌位置,方便魚找口

野釣圈子裏,普遍有這樣一個説法,野釣沒有必要太精準,一鉛到底,重鉛守口就可以,什麼釣離底、打浮都是虛的,只要有魚,萬事足矣,如果沒魚,任你調釣精準度多高,都是白搭;事實上,這個説法也沒有錯,那麼既然這樣説,調釣的意義在哪裏呢?在於有魚進窩,但是因為各種原因,給口不好,抓口不易,導致不能連竿,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調釣,讓鈎餌的位置有所變化,而這種變化的本質,仍然是有魚為前提,然後通過調整,讓鈎餌更方便被魚找到,或者讓魚在吸食鈎餌時,發出的訊號更容易被我們察覺。

什麼是調漂找口,就是調整鈎餌位置,方便魚找口 第2張

當然,可能調釣在其他的大咖、大師理論體系中,有着更有效、更神奇的作用,但是,這個環節,在釣魚的過程中,其實際功效,都是要建立在有魚進窩的基礎上,沒有魚,任何調釣手法、調釣思路,都是沒什麼意義的,也就是説,調釣,也需要有基礎環境,最簡單的理解,就是隻有當浮漂出現某些訊號,我們提竿卻經常性空竿後,那就説明,我們該進行調釣了,但是,也不是所有提竿沒口的漂相,都要及時進行調釣,大體來説,只有這幾種情況,我們才需要進行調釣。

什麼是調漂找口,就是調整鈎餌位置,方便魚找口 第3張

情況一、浮漂緩升、緩降、陰漂頻出時,抓口無魚,需要進行調釣

當浮漂出現緩慢上頂,緩慢下沉,甚至是有陰漂頻出,我們主動提竿,總是不成功,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及時調整浮漂,而造成這種漂相的原因,主要有兩種,根據原因不同,調釣的思路,是有細微的差異的

1、大魚進窩試口;在野釣實戰中,大魚為什麼會進窩,其實是沒有什麼細緻的原因分析的,雖然我們知道水域面積一大,就必然有大魚,但是,到底大魚是因為什麼誘因進窩,除了我們普遍認知的味型,除此之外,都是在猜測,而且就算是味型,也是我們在無數次猜測之後的不確定產物,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知道餌料必然會誘大魚進窩,但是我們無法預測大魚什麼時候一定進窩;但是,當大魚進窩後,並不會像小體型魚一樣,有料就吃,有口就給,而是反覆試口,並不會馬上就吃餌,不僅是釣餌,對於窩料也是如此。

常見的試口行為,有撞餌,吸食餌料後馬上吐出,這種行為會反覆進行,一直到確定沒有任何危險,才會大口吸食鈎餌,而在這個試口的過程中,會因為反覆蹭線、撞餌、涮餌,導致浮漂緩慢上升、下降、陰漂;那麼判斷是不是大魚進窩,主要看有沒有魚花、魚星伴隨浮漂的漂訊,因為大魚進窩後,不管是蹭線、還是來回竄窩,都會因為體型較大,魚尾擊水,讓水面有連續的魚花,而浮漂則會被帶動,有連續的魚星出現,只要出現這樣的跡象,基本上就可以判斷有大魚進窩了。

什麼是調漂找口,就是調整鈎餌位置,方便魚找口 第4張

那麼這個時候的調釣,基本上以讓鈎餌由觸底改為躺底,其實這樣做的目的,僅僅是過濾掉大魚進窩試口時的若干虛假訊號,只有鈎餌被拖曳的幅度、行程過大,導致浮漂有了明顯的動作後,才算是真實的魚口;如果在施釣之處,雙鈎已經是躺底狀態,依然出現這樣的漂訊,則應先改變餌料狀態,如餌料霧化的太好,進窩大魚不需要拱底試口,就可以吸食溶散的餌料,這同樣會導致浮漂有上述的訊號;

如果不是餌料溶散的問題,雙鈎也是躺底狀態,依然有上述漂訊,那就説明沒有精準找到底,鉛墜亦是躺底狀態,因為這個原因,導致水線也是彎曲狀態,所以一旦有大魚進窩,會導致這些漂訊出現,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修剪鉛墜,讓浮漂的浮力,能將鉛墜拉起來,或者説,只要要保障水線是處於一種相對緊繃的狀態,這樣,在子線彎曲,雙鈎躺底,水線略微緊繃的狀態下,是能過濾掉大多數虛假訊號的。

什麼是調漂找口,就是調整鈎餌位置,方便魚找口 第5張

2、魚層錯層,不在底層覓食;所謂的魚層,其實在科學上沒有這樣的定義,而是我們釣魚圈子裏自定義的一種説法,比如鯽鯉都是底棲魚,所以在大多數正常情況下,鈎餌落底,更容易吸引鯽鯉給口,但是這僅僅是在大多數正常情況下,如溶氧、水壓、水温都合適,甚至是食物也比較充沛,那麼反過來説,一旦溶氧、水壓、水温都不適合底棲魚的生存要求,那魚羣必然不在底層,那麼這個時候就會出現,浮漂緩升、緩降、陰漂,但是就是沒有實口。

這個時候,説白了是因為水底不適合魚羣覓食,但是魚羣又因為餌料的原因,被吸引到窩點,並因為次,蹭線、撞漂,而這種現象,和大魚進窩後的漂訊,是有着明顯的區別的,就是出現的頻率要高,幅度小,有明顯的漂訊,但是幅度並不大,這個時候的調釣思路,就只有一種,就是下推浮漂,讓鈎餌離底,一直到有連續的魚口,也就是至少3~4次實口出現,才説明找對了魚層。

什麼是調漂找口,就是調整鈎餌位置,方便魚找口 第6張

情況二、浮漂翻身後不下沉、下沉後落不到設定釣目

出現這種情況,第一要做的不是調釣,而是要先確定拋竿的精準度,按照老鳥的經驗,每次拋竿,鈎餌的落點,最大分佈面積不應超過一個臉盆大小,當然,職業競技釣選手和黑坑玩家,往往會要求鈎餌落點的分佈面,不超過一個海碗大小;而在野釣中,強調精找底,原因在於,野外水域的水底更復雜,鈎餌落水位置相同,但是因為鈎餌從進水到落底,並不是垂直落下,子線越長,落點分佈面就越大,一旦水底有起伏,浮漂不下沉,亦或者下沉落不到預定釣目就很正常,這個時候,就需要重新找底來確定一下水底的具體情況即可;

第二種,就是餌料脱鈎,餌料脱鈎的原因很多,但是在實戰中,如果餌料在落底前就提前脱落,自然不會出現我們預設的釣目,那麼驗證起來很簡單,我們餌料附鈎之後,抓住鉛墜輕輕甩一下,力度和拋竿的力度差不多,就可以了,以此就能驗證附鈎性如何,再做出相應調整,就可以了;但是,除了以上這兩種原因,還有第三種情況,被打截口了,而被打截口,則需要分清是小魚鬧窩導致,還是魚羣錯層導致。

什麼是調漂找口,就是調整鈎餌位置,方便魚找口 第7張

1、小魚鬧窩,小魚鬧窩多是因為餌料香型、進水後溶散太好,吸引了大羣小雜魚,如瓜子鯽、白條、麥穗、鰟鮍、指非等進窩,釣餌普遍香型要濃於窩料,所以進水後,沒等鈎餌落底,就會被截口;這個時候,漂訊亂、雜、幅度大,那麼就應該增加浮漂配鉛,甚至可以改為釣滑鉛為主;

2、魚羣錯層,魚羣錯層的原因,我們已經分析過,當餌料味型適合,足以吸引魚羣開口時,一樣會出現半途截口的現象,但是因魚羣錯層導致的截口,普遍有力、有節奏感,而且最顯著的區別,是能打實口,而小魚鬧窩則多是空竿;那麼這個時候,調釣的思路,就是剪鉛,通過減輕鉛墜,來延長鈎餌落底的行程,如果有必要,我們可以在減輕鉛墜的同時,將鉛墜推至漂座,也就是打飛鉛;

什麼是調漂找口,就是調整鈎餌位置,方便魚找口 第8張

情況三、有頻繁漂訊、不雜亂,但是沒有實口,多半是鈎餌沒有落到實底

對釣魚人來説,浮漂動比不動要好,浮漂有節奏的動,比亂動要好,而介於這兩者之間的,就是浮漂不僅動,還有節奏的動,但是,提竿空竿居多,就算偶然能有效刺魚,但也多是偏口為主,幾乎沒有正口,這個時候,基本上就可以確定是鈎餌沒有落到實底了;所謂的鈎餌沒有落到實底,並不是説鈎餌沒有到底,而是説鈎餌落到了和魚羣並不一致,而且魚羣很不方便找到的位置,比較常見的,是淤泥底、水草底、亂石底,因為窩料、釣餌落到這些水底,雖然和魚羣所在位置差不多,但是魚羣很難找到,所以會出現頻繁蹭線、撞漂,我們運氣好,提竿時會錨中魚,打了偏口,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空竿;

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調釣思路只有一種,將浮漂下拉,讓鈎餌略離底,每次離底的距離設為2~3釐米即可,一般2~3次微調,等到有連續的正口出現時,就算調釣成功;但是,在這種水底垂釣,會隨着垂釣時間的增加,每當魚口減緩,或者又繼續出現這種漂訊時,就需要再次做微調,這是因為持續的拋竿,以及魚羣陸續在水底搶食窩料,會繼續的改變水底的情況,隔一段週期微調一下,有助於持續連竿;

什麼是調漂找口,就是調整鈎餌位置,方便魚找口 第9張

以上這三種情況,是我們在野釣時,最為常見,而且只要釣組稍作微調,就能馬上有魚口,可以算的上是立竿見影,但是,如同開篇所述,這必須要窩子裏已經進魚了,才能見效,如果打窩後持久不發窩,那多半還是要從窩料的香型上改善,才能有好的效果,調釣,是沒有任何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