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鈎跑魚了,這些魚鈎上的細節,就必須瞭解

釣魚用的魚鈎,在目前來説,是日式接近一統江湖,歐美製式在小部分領域頑強掙扎,本國制式的魚鈎,除了一個朝天鈎還在苟延殘喘之外,傳統的龜背鈎、鶴頸鈎等,幾乎已經快進入傳説的領域,估計最多再過七八年,可能已經沒有釣友知道原來我們自己也有制式魚鈎了;當然,本文並不研究魚鈎的歷史、形制,而是通過分析脱鈎原因,再回推魚鈎因鈎型、鈎號導致的脱鈎跑魚,到底是怎麼回事。

脱鈎跑魚了,這些魚鈎上的細節,就必須瞭解

魚鈎的鈎型先不分析,這本身就是個仁者見仁的事情;在中國傳統釣魚史中,對鈎型似乎並沒有一個完整的描述,而一直到了現代,尤其是二戰結束之後,日本將戰爭賠款盡數償還,並且基於此,日本國內經濟、民生大幅度改善之後,休閒運動,尤其是高爾夫、釣魚就成為了日本民眾的首選運動,隨之而來的,就是在上世紀70年代以後,魚鈎的各種形制,被正式的命名、統一,如我們現在常用的新關東、伊勢尼、袖鈎、海溪、丸世等等;

脱鈎跑魚了,這些魚鈎上的細節,就必須瞭解 第2張

而在實戰中,我們使用這些魚鈎時,會發現鈎型、鈎號,按照指導參照來使用,有時候也並不能盡如人意,最常見的,就是大鈎釣小魚,小鈎刺大魚,刺魚成功沒頓口,刺魚成功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就跑魚,往往我們將問題歸結在鈎號大小不對,因為鈎型是固定的麼,但其實並不是如此,因為鈎型,只是相對某一種或某幾種魚的吞食特點而專門設計出來,但是並不是説針對的魚種,一定會對這種鈎型,刺魚成功率能很高,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原因,那就要從魚吃口的動作,和鈎號的大小來分別分析了。

脱鈎跑魚了,這些魚鈎上的細節,就必須瞭解 第3張

釣大魚用的魚鈎,對鈎底的深度、寬度、鈎條的直徑以及鈎門的角度都很有講究

現在我們使用的魚鈎,因為鈎型都是統一的,所以我們能分開使用的,其實僅僅是鈎號的大小不同,但是在實戰中,同鈎型,鈎號大小不同,導致中魚率、刺魚率會有這明顯的不同,這是因為一旦鈎號有所區別,那麼鈎底的深度、鈎門的寬度、鈎條的直徑都會發生變化,在守釣大魚時,魚鈎的這些細節,明顯就會導致刺魚成功率有不同的結果;

脱鈎跑魚了,這些魚鈎上的細節,就必須瞭解 第4張

鈎門越窄,越容易跑魚

我們野釣使用魚鈎,尤其是在誘守大物時,通常會選用伊勢尼10號以上的魚鈎,因為這種鈎型,鈎柄相對較短,鈎門相對較寬,當魚在吸食鈎餌,吞嚥過程中,發現有異物,吐鈎的瞬間,鈎尖刺中並穿透魚脣,因為鈎門夠寬,就算有餌料堵在鈎底,鈎尖穿透魚脣並翻轉時,並不會受到多大的阻礙,能讓鈎底儘快卡在刺穿的魚脣上,這既是我們説的刺魚成功;

那麼較窄的鈎門,如袖鈎、伊豆、丸世等鈎型,恰恰就是因為鈎門太窄,就算鈎尖能刺中魚脣,但是在鈎尖刺穿魚脣,鈎柄翻轉的時候,會因為鈎門太窄,無法翻轉,未將魚脣刺穿、刺透,鈎底就卡着了,這個時候,魚只要稍微掙扎一下,無非就是魚脣內壁被掛爛,但是基本上能做到逃脱成功;而這個時候,僅僅選用伊勢尼鈎,還不夠,鈎號至少要放到10號以上,才能對6~8斤以上的大魚,做到刺魚成功,不跑魚。

脱鈎跑魚了,這些魚鈎上的細節,就必須瞭解 第5張

鈎號越小,鈎底越淺,越容易跑魚

我們在實戰中,經常會遇到已經刺魚成功,而且都遛了好一會,但是魚一個發力,會突然就逃脱了,在確定沒有掛底後,往往會覺得不知所措,因為子線也沒有切,那麼這個時候,就是鈎號太小導致的;當我們選對了鈎型,那鈎號不同,鈎底的深淺是不一樣的,越小的鈎號(相對而言),比如7~8號的伊勢尼,和10~12號的伊勢尼,鈎底的深度,肯定是12號的伊勢尼更大,這樣一旦刺魚成功,魚鈎刺穿、刺透魚脣並翻轉,鈎底卡在魚脣的時候,想要讓鈎底逆翻,從而逃脱的困難性就大了很多;

那麼在這一點上,實際上野釣守釣大物,用千又的效果比用伊勢尼的效果更好,但是因為伊勢尼的鈎尖和鈎柄是平行的,這就導致伊勢尼可大小通殺,但是大號千又在釣小魚時,一旦中鈎,摘鈎就比較困難,所以千又多用在釣海魚,而伊勢尼多用在淡水釣上,就是這個原因了,而我們在野釣時,如果一旦確定目標魚是大魚,那麼鈎號的選擇,是寧大勿小,不用擔心鈎號大了,大魚無法吸食,往往跑魚的主要原因,恰恰是鈎號小了。

脱鈎跑魚了,這些魚鈎上的細節,就必須瞭解 第6張

鈎條越細越容易跑魚

當我們選用了做工好、價格高的魚鈎,用來守釣大魚,也會遇到遛魚幾個回合,但是大魚最終還是成功逃脱,最多就落個魚鱗掛在魚鈎上,這就導致釣友認為自己是錨魚,沒有打到正口導致的,其實這不太現實;魚沒有痛覺神經,但是魚對痛覺有應激反應,如果是錨在魚身、魚鰭、魚尾,魚的掙扎力度反而會比刺穿魚脣更誇張,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反而是因為魚鈎質量太好,鈎條直徑太細導致的。

當我們使用這類魚鈎時,因為鈎條較細的魚鈎,普遍都會採用含碳相對較低的鋼來製作,這樣的好處,就是魚鈎有相當的韌性和記憶性,簡單的理解,就比較像彈簧鋼,一旦受力大達到了極限,就是會變形,但是很快會會回彈、恢復,而使用這類魚鈎中魚,在幾番博弈之後,大魚的掙扎的力度達到了頂峯,會瞬間將魚鈎拉彎,從而順利脱鈎,但是在魚鈎脱離魚脣的時候,魚鈎已經恢復正常,有很大的機率會錨中魚身的鱗片,手感則感覺像切線一樣。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用的是粗條鈎,可能會導致切線,如果用的是高碳鋼的魚鈎,則魚鈎要麼會被拉彎變形,要麼魚鈎直接就斷掉了,這種情況,反而只會出現在質量特別好,價格特別高的魚鈎上,而我們應對的唯一辦法,就是使用鈎條粗的魚鈎,這樣要麼切線,要麼斷鈎,要麼就成功上魚,就算不上魚,我們從魚鈎的狀態,就能輕易分析出,是什麼情況了。

脱鈎跑魚了,這些魚鈎上的細節,就必須瞭解 第7張

釣小魚的用的魚鈎,往往更看重鈎尖到鈎底,鈎尖到鈎柄之間的距離

當我們的目標魚是小魚時,考慮的首要因素,不是鈎底,和鈎門距,而是鈎尖到鈎底的距離,以及鈎尖到鈎柄之前的距離,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小體型魚,魚脣的厚度一般,魚口張開的直徑一般,簡而言之,就是魚脣薄,普通尖鋭的鈎尖狗能輕易刺穿,但是小魚的靈敏度很高,我們需要魚鈎能及時刺穿魚脣的同時,能快速翻轉鈎底,從而做到刺魚、並刺穿魚脣,那麼這個時候,鈎尖到鈎底的距離越短,刺魚成功率越高,但是,這又要區分為野釣和池釣了;

脱鈎跑魚了,這些魚鈎上的細節,就必須瞭解 第8張

野釣時,小體型魚因為遊曳快、靈敏度高,一旦中鈎後,會習慣性利用周邊環境,如繞草、繞水底亂石等等,就算什麼都不繞,也會因為自身重量輕,在提魚出水時,如果竿身有抖動,鈎尖離鈎底越短,則越容易脱鈎,所以野釣用鈎,往往都會建議用帶倒刺鈎,就是這個原因了,如果非要用不帶倒刺的魚鈎,那就要選擇鈎尖到鈎柄距離較短,鈎柄較長的魚鈎。

之所以這樣的選擇,因為一旦刺魚成功,鈎尖離鈎柄越窄,鈎柄越長,中鈎魚就越不容易將魚鈎吐出來,但是,因為沒有倒刺,一旦中鈎魚繞草、繞石,杆身抖動,還是有較大的可能讓魚脱鈎,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除非我們使用鈎尖和鈎柄有角度的魚鈎,如丸世,鈎尖朝內,鈎尖和鈎柄是不平行,有角度,這樣就算沒有倒刺,一旦魚中鈎也無法有效掙脱。

脱鈎跑魚了,這些魚鈎上的細節,就必須瞭解 第9張

而我們在黑坑、競技釣時,因為魚的密度可預期,又有着競技的要求,所以不僅要考慮中魚成功率,更重要的,還要考慮不能因為卸魚,耽誤太多時間,要不然,在高密的垂釣環境中,用帶倒刺的魚鈎,卸一條,別人都上了2~3條魚,此消彼長下,不用比,都已經輸掉了;那麼使用不帶倒刺的魚鈎就成為了首選,而且因為黑坑、競技池裏幾乎沒有什麼水草、亂石,也不啻擔心繞草、繞石會導致脱鈎。

拴鈎不合適,刺魚成功率自然低

什麼叫拴鈎不合適?其實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綁鈎時沒有內走線,二,綁鈎時沒有拉緊,而這兩個因素,都會導致刺魚失敗,而之所以這樣説,是有原因的。

1、綁鈎沒有內走線

所謂沒有內走線,就是子線沒有在鈎柄的內測,而是走到了鈎柄的外側,這個細節看似並不起眼,但是一旦有魚中鈎時,因為線在鈎柄外面,當浮漂有動靜,説明鈎餌被吸食,此時提竿,是鈎柄往後,鈎尖也同樣往後翻,如果真的刺魚了,多半是偏口,而更多的,則是鈎尖刺魚時的角度,無法保證鈎尖垂直刺中、刺透魚脣;

除此之外,就更別提子線在鈎柄外側(後側),很容易磨損,時間久了,傷線是正常的,別説大魚給口,就是小魚中鈎次數多了,多會導致切線,那麼改進的方法,只有一個,內走線,子線壓在鈎柄內側,也就是鈎尖、鈎柄之間即可;

脱鈎跑魚了,這些魚鈎上的細節,就必須瞭解 第10張

2、綁鈎沒有拉緊

綁鈎之後,到底要不要拉緊,拉多緊,其實沒有定量,沒有標準,但是不能拉死,這是個公論;可是在實戰中,綁鈎之後沒有拉緊,為什麼會導致刺魚不成功呢?其實很好理解,當子線和鈎柄沒有拉緊,一旦刺魚,那不可能是魚鈎自動刺穿魚脣,而是鈎尖受子線拉拽,和魚脣之間形成壓力差,所以才會刺中、刺穿魚脣,如果子線和鈎柄沒有拉緊,那麼這個時候,鈎尖被子線拉拽,抵在魚脣時,雖然也會有壓力差,但是,主要的壓力會先產生在子線和鈎柄之間,也就是先需要拉緊線圈,那麼這個壓力差就在這裏被卸掉了,那麼鈎尖自然刺不穿魚脣,導致跑魚。

脱鈎跑魚了,這些魚鈎上的細節,就必須瞭解 第11張

而除了大力馬線,尼龍線在水下,會因為自身材質、水的張力減少摩擦力等因素,一旦沒有外力,會因為上述這些原因,繼續恢復到相對鬆弛的狀態,在下一次刺魚的時候,會繼續出現這樣的情況,而主要表現,就是垂釣3~5兩以上的魚,會導致竿稍打彎,但是沒有持續就跑魚了,如果屢次出現這樣的原因,那麼如果不是鈎號太小,那基本上都是這個原因了。

我們在連竿上魚的時候,其實就説明鈎、漂、線、餌、竿等各個環節沒有問題,但是如果頻繁出現跑魚,基本上80%是魚鈎的問題,20%是調釣的問題,而魚鈎的問題,往往要麼是鈎號不對,要麼就是鈎型不對,因為綁線的問題,只要吃過一次虧,基本上都不會再犯,所以歸根結底,都是細節沒有做到,沒有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