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温一下降,魚口就變輕

氣温一下降,魚口就變輕,面對低温季節的輕口魚,調漂的方法是非常有講究的。但是要注意,調漂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已,不是正確調漂就一定有比較高的中魚率。牢記釣組搭配要得當,尤其是容易被忽略的主線,因為太粗的主線會影響的小信號的傳遞。子線要細、魚鈎要小而輕、餌團也要小而輕,再使用得當的調漂方法,動作多小都是可以中魚的。

氣温一下降,魚口就變輕

一、釣目要小

不要簡單的認為釣目的大小是衡量靈鈍的一個標準,其實在靈鈍的差異上,釣目高一些、低一些,對靈鈍的影響並不大,原因其實很簡單,冬釣中使用的漂尾一般比較細,產生的浮力怕是需要用“毫克”來衡量,對靈鈍影響極小。熟悉調漂的釣友都知道,鈎餌在水下的狀態,是觸底還是躺底,這才是衡量靈鈍的關鍵所在。所以釣目要小,並非是釣靈敏的意思。

氣温一下降,魚口就變輕 第2張

那為何還講究釣目小呢?其實完全是處於看漂的需求,氣温越低魚口越輕,浮漂的動作就會更加輕微。釣目的高低自然就成了看漂的關鍵,其實在冬釣鯽魚時,半目的口都算是比較明顯的,有的動作甚至只有浮漂的一黑格。如果釣5目,那半目或者一黑格的動作往往察覺不到,如果釣2目,那小動作自然會比較容易察覺到。因為看漂,沒有人會數着目數的變化,看的是露出水面漂尾的長短變化。所以在冬釣鯽魚時,更多的人喜歡釣1目、釣2目,原因就在看漂上,其實跟靈鈍的關係不大。

氣温一下降,魚口就變輕 第3張

二、調目釣目差值要小

魚口輕調漂應該怎麼調呢?靈還是鈍?自然是要調鈍一些,這個需要從狀態的角度來説下靈鈍的區別。不以調目和釣目的高低來衡量靈鈍,而是以狀態來衡量。子線繃直,下餌觸底上餌懸浮是最靈狀態,子線慢慢鬆弛、餌料慢慢躺底是變鈍的過程,當然對於調整好的浮漂來説,增加釣目就可以實現這個變化過程。魚進食力度小,子線繃直就越是容易檔口,而且餌料不容易被魚吸入口中,並且會造成非常多的虛假小動作,對於要抓小動作的低温季節來説,自然毫無中魚率可言。所以釣不靈,或者稍鈍,確保餌料好入口才是調漂的關鍵。

氣温一下降,魚口就變輕 第4張

調漂需要注意兩點,第一是餌料重量,這會影響到釣目和調目的差值,第二是魚鈎的重量,這也會影響到餌料的差值。先從魚鈎説起,釣目高於調目時,如果這個差值大於了雙鈎的重量,那就是鉛墜躺底的狀態。冬釣雙鈎小而且輕,雙鈎重量很少超過2目的,所以在釣鈍時要注意釣目比調目高一點就可以了;冬釣中餌料也非常輕,掛雙餌之後壓下的目數會很少,這就導致調漂公式並不太適合冬季使用。所以不少釣友乾脆不糾結,調2釣2,調2釣3就蠻好,確保不靈甚至稍鈍,這樣才比較適合釣輕口魚。

氣温一下降,魚口就變輕 第5張

其實裏面有2個公式,如果餌料很輕,調N釣N時,比下餌完全躺底,上餌觸底少鈍一丟丟,這是單餌調漂的公式;第二個就是無鈎調漂公式,當釣目-調目的數值,大於雙鈎重量時,鉛墜開始觸底,這太鈍了,明顯不適合冬釣。小調釣差,確保餌料好入口,當鈎餌可以輕鬆被輕口魚吸入口中時,自然再小的動作也能有極高的中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