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鯽魚,氣温變低魚口變輕,選用浮漂有技巧

寒露之後進入深秋階段,多風少雨,多高氣壓天氣,多寒潮來襲,這是氣温極其不穩定的一段時間。每次寒潮過後,氣温都會大幅度下降,之後會稍稍回升,氣温就在這種起起伏伏中下降的。深秋、初冬階段是釣鯽魚的好時機,不過水温變低,魚口變輕,釣組搭配一定要合適。釣鯽魚,全年都比較注重釣法搭配,當魚口開始變輕時,會顯得更加重要。

釣鯽魚,氣温變低魚口變輕,選用浮漂有技巧

深秋階段釣鯽魚,在釣法上還是比較多樣的。台釣的守釣,傳統釣的走釣均可,因為鯽魚偏好涼爽低温,進食量變大的階段比其他魚類稍晚一些,深秋階段正是鯽魚大量進食的階段。所以會有較大的覓食範圍,打窩聚魚的效果還不錯,所以這個階段走釣或者守釣均可。不過經驗告訴我們,釣法要配合魚情的變化。當氣温較低時,鯽魚會扎堆減少遊動,打窩聚魚效果變差時,守釣就遠遠不如多窩點走釣了。

釣鯽魚,氣温變低魚口變輕,選用浮漂有技巧 第2張

深秋台釣鯽魚,搭配得當的釣組顯得尤其重要。有一個要點要注意,那就是取捨。深秋釣鯽魚,主要還是釣淺比較常見,因為此時鯽魚的覓食量大,只要覓食就會經常在淺水區域出沒。但是大魚的覓食會比鯽魚更深遠一些,所以在這個階段釣鯽魚時,一般不需要使用較長的魚竿。或者説,鯽魚所在的位置稍淺,這些地方是不容易碰上大魚的。所以搭配釣組時,主攻鯽魚就蠻好,不必想着能夠兼顧。

釣鯽魚,氣温變低魚口變輕,選用浮漂有技巧 第3張

魚竿4.5米以內就行,主線1.2號左右,子線0.6-0.8號左右就比較適宜。魚鈎可以使用3、4號的袖鈎,因為水温還不太低,所以還不需要使用太小的魚鈎。話説魚鈎太小,遇上較大的鯽魚時更容易出現跑魚的情況。主要還是聊聊關於浮漂的選用問題,當氣温走低時,浮漂選擇是否得當,會影響到漂相的傳遞,以及能否把握到提竿時機的問題。浮漂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吃鉛量,這是衡量浮力大小的指標。氣温低魚口輕時,浮漂的吃鉛量不是越小越好,而是要適中。

釣鯽魚,氣温變低魚口變輕,選用浮漂有技巧 第4張

浮漂的吃鉛量太小,那就只能搭配更小的鉛墜,從釣組本身的角度來看,好像靈敏度是提升的。但是需要注意兩個根本要求,第一就是拋竿是否精準,如果東一杆、西一杆,這對垂釣明顯是不利的,會導致窩點過大,垂釣效率會比較低。第二是浮漂的吃鉛量越小,浮力就越小,能夠拉直繃緊水線就是個大問題,如果水線稍稍鬆弛,就會導致信號傳遞偏慢,或者比較輕微的動作傳遞不出來。這就導致看似比較靈,其實是比較鈍的,會讓我們錯失很多提竿時機。浮漂的吃鉛量大小,應該在1.2克左右為宜,入冬之後魚口還會變輕,但是出於拋竿精準的角度考慮,一般吃鉛量也不會低於0.8克。

釣鯽魚,氣温變低魚口變輕,選用浮漂有技巧 第5張

釣組的靈敏度高低,跟浮漂的吃鉛量大小有關,但是吃鉛量的大小並不是釣組整體靈敏度的唯一因素。跟子線長短、調漂方法、水深因素、水線傾斜、鬆弛都有一定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