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什麼釣法,探底測水深都沒做好,能釣到魚才奇怪

甭管什麼釣法,探底測水深都沒做好,能釣到魚才奇怪

按理説,釣魚不是隻能從水底釣,我們還可以釣浮、釣半水、釣水皮,而且,也不是所有的魚都是底棲、底食魚,那麼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找底和底釣呢?

其實這個問題,每一個會思考的釣魚人,都會琢磨這個問題,事實上,不管是哪一種釣法,幾乎都要面對這個問題,水深幾許,水底情況如何,而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三個原因。

甭管什麼釣法,探底測水深都沒做好,能釣到魚才奇怪 第2張

一、必須要了解水情

所謂的水情,其實包括了水深、流速、水温、水質這四個層面,流速,肉眼就可以判斷,不管有沒有經驗,丟一片樹葉進水裏,看其漂流的速度,就大致能判斷出來。

而所謂的水質,也就是水的潔淨度,這一點,也是肉眼可以判斷的,大體上,能一眼見底的,都稱之為瘦水,並不太適合釣魚,渾濁一些的更適合釣魚,而顏色發暗,發綠、發紅的,要麼稱之為肥水,要麼稱之為污水。

而水温也可以通過鉛墜入水,手掌感温,以及結合天氣預報,做出一個綜合的對比,簡而言之,水情的四個主要因素,除了水深,其他都可以很容易瞭解。

而水深則只能通過我們探底、測底來完成,而且,不同的水深,對魚情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甭管什麼釣法,探底測水深都沒做好,能釣到魚才奇怪 第3張

二、水深對魚情的影響

不同水深,對魚情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比如水淺植被多,水深淤泥多,白天淺水水温高,深水水温偏低,到了晚上,這種情況就反過來了,這是其一。

其二,水深不同,溶氧是不一樣的,3.5米以上,水中的溶氧變化不算特別明顯,雖然整體上還是越深溶氧越小,但還是適合大多數魚類生存的,但是一過3.5米,溶氧就大幅下降。

溶氧的不同,對魚情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再結合颳風、降雨、降雪,以及氣壓變化等因素,魚情如何,還是很容易判斷的。

其三、水深不同,用的釣法、漁具也是不一樣的,比如釣淺水,用短竿、長竿皆可,釣深水,就必須要用長竿了,釣法不同,相應的,浮漂、線組都要做相應的調整。

甭管什麼釣法,探底測水深都沒做好,能釣到魚才奇怪 第4張

三、如何探底、找底

如果水流的流速比較緩慢,探底和找底並不是什麼難事,重鉛沉底,漂目出水就可以了。如果水流流速較急,測水深就略顯麻煩了。

當然,僅僅是測水深,還是不夠的,測水深的第一個意義,就是了解釣點的水深,進而操控鈎餌離底的具體情況。

探底的另一重意義,就是了解水底的情況,比如水底是不是有起伏、凹凸,有沒有淤泥,淤泥有多厚,有沒有草叢、亂石。

至於為什麼要這樣,老鳥絕對不會告訴你,為什麼每次出釣都會習慣性地帶上十幾付子線,是掛底切線無數次後,血淚般的教訓。

甭管什麼釣法,探底測水深都沒做好,能釣到魚才奇怪 第5張

最後,找底探底這個事,要説多難,倒也不至於,但是要真説缺點,就是有點繁瑣,每次下杆之前,至少都要耽誤個幾分鐘,但是,對釣魚人來説,耽誤這點時間,能增加些漁獲,其實也是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