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水域魚兒的密度?三個技巧準確判斷

一般對釣魚人來説:一個釣點時間長了會膩,所以需要尋找新的水域作釣,這樣才能體驗更多的樂趣和刺激。但是新釣點面臨的挑戰頗多:這裏面到底魚兒多不多,它有沒有偏口、活躍在哪個水層……,這其中到底有沒有魚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密度高,不在乎你釣技有多好!

那麼我們到一個新釣點如何判斷這片水域的魚兒密度呢?其實並不難,掌握三個技巧即可,如果三個都給出負面反饋,那麼最好還是不要下竿,免得浪費窩料還浪費時間。不過,再怎麼樣小魚都還是會有的,即使是所有的情況都表面沒有多少魚也可以釣釣小魚玩。

如何判斷水域魚兒的密度?三個技巧準確判斷

判斷魚兒密度

看魚兒跳躍頻繁與否

如果你仔細留意過魚兒密度高的散養塘、精養塘你就會發現:水面經常會有魚兒跳躍,尤其是鯉魚和白鰱是最愛跳起來的魚類,可能鯉魚躍龍門就是這麼來的。但是野外不太一樣:鯉魚還是愛跳躍,但是白鰱一般就只會露一個背鰭然後尾巴在水面甩一下,鯽魚、草魚、鱅魚這些不怎麼跳躍。

但是鯉魚是一種很好釣、很好網、很好電的魚,我們從鯉魚的密度就能看出這片水域的魚兒密度:鯉魚頻繁跳躍的地方魚兒的密度一定不小。這是因為鯉魚跳躍一般不會是因為它吃多了、它發瘋了或者太興奮,而是因為它撞到了障礙物、其他魚又或者是獵食魚,大魚都喜歡障礙物、能碰到其他魚證明不止它一條、獵食魚只會在魚兒多的地方追趕其他魚。

一般來説,你在釣點觀察半小時能看到1次鯉魚躍出水面那麼證明這裏可以釣一下,如果是2-3次那證明密度不錯你可以打個重窩守一守,也可以抽窩釣試試。但是值得留意的是:鯉魚在哪裏跳你就要在那附近打窩,儘量離跳的地方近一些,實在不行上磯竿也可以的。

如何判斷水域魚兒的密度?三個技巧準確判斷 第2張

鯉魚愛跳躍

看岸邊地籠爛網

一般管理不嚴的地方到處都有破的地籠和爛網,這種地方一般都被禍害完了,基本上不太可能有很多魚。當然如果中間水流很急或者附近有特別深的地方也可以試試,因為這些簡單的捕魚工具不能弄到十幾米深,老魚也基本都對網什麼的很有警惕,嘴巴一碰到就後撤了。

如果當地看不出來,你也可以問問在岸邊垂釣的釣友這裏魚情如何,一般問兩個問題:你在這裏最多一次釣過多少、平常過來走空概率高不高。這兩個問題一個是下限一個是上限,如果他最多一次能釣百十來斤,這裏魚兒的密度鐵定不低,如果十有九空那麼你應該也不是幸運的哪一個。

如何判斷水域魚兒的密度?三個技巧準確判斷 第3張

鯉科魚類很愛鑽網

看水域的水色

俗話説水至清則無魚,現實的情況也往往如此:水質特別好的地方往往魚很少,即使是有魚也不太容易釣到,這是因為能見度很高,魚兒可以直接在水裏面看到岸上的你,一有黑影晃動就溜之大吉,這也是我為什麼推薦大家在水質好的地方釣深或者選擇晚上釣的原因。

這個原因主要是因為魚兒要靠吃水裏面的東西過活,水質太好的話沒有太多的水藻、水草,這樣養活的的小魚小蝦就少,沒有草的話食草的魚類也會營養不足。總之野外魚兒密度高的先決條件就是:食物豐富,而食物豐富的地方水質一般都有點兒泛綠或者淡黃。目前蓑笠哥自己釣過自然水域中魚兒最多的是廣東東江,裏面真的是什麼魚都有而且還有很多。但是其他諸如周邊的萬綠湖、白盆珠水庫這些就不行了,魚兒雖然好吃但是真的不錯!

其他的諸如堰塘也是:光溜溜的堰塘裏面魚兒瘦小且不多,但是水草鋪面、水浮萍很多的堰塘裏面一斤多的大板鯽很常見。就説很多南方的小水系很多水質不好的,但是不管是電、網、釣,裏面的魚兒一直都不少,只是不放心吃而已。

如何判斷水域魚兒的密度?三個技巧準確判斷 第4張

水質太好魚兒少

説句題外話:有些水質看起來不好,但是並不代表它被污染了,一些小河溝、野塘裏面水藻增生,但是沒有什麼太多有害物質。就比如幾次在水草很多,水看起來有點兒髒的地方釣起來的鯽魚和黑魚味道還是蠻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