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野釣更輕鬆,教你準確判斷魚窩的辦法

垂釣時先找一個合適的釣位,然後進行打窩、投竿、施釣等一系類的操作。很多釣魚人都沒有確定窩裏有沒有魚的習慣,或者不知道怎麼判斷窩裏有沒有魚。在沒有判斷窩裏有沒有魚的情況下就盲目垂釣,不但浪費時間餌料,也可能在你提竿時會對即將進入窩點的魚造成驚嚇。會導致沒有理想的魚獲。如何判斷窩裏有沒有魚呢?

要野釣更輕鬆,教你準確判斷魚窩的辦法

一、水面是否翻花

在垂釣時,我們可以仔細觀察釣位周圍的水面。假如我們是在無風無浪的天氣裏垂釣時,看到釣位附近的水面有大幅度水花翻動、漣漪以及波紋交織時,則證明釣位附近中層、上層的水域中有魚類在活動。認真的觀察可以判斷魚的大小。

如果我們將目標魚定為底棲魚。那就需要從目標魚的生活性去分辨了。比如鯉魚在引起水面發生翻花的現象時,通常或躍出水面,但在進入水中時鯉魚的尾巴會拍擊水面,引起啪啪的聲響。

二、水體的渾濁度

淺水區水質渾濁的區域一般會聚集大量的魚類。這是由於水質渾濁時,足夠隱蔽,難以讓人發現,所以魚類的安全感會加大。而且,一些底棲魚常常活躍在水域的中層、下層覓食,更是會將水底淤泥攪起。

野釣時,很多老釣魚人常常會選擇水草區附近進行垂釣。水草區不但可以為魚類提供充足的食物、氧氣;還可以為魚類提供庇護,使魚在遇到危險時可以快速躲藏。因此,野釣時可以選擇水質渾濁且水草茂盛的區域進行垂釣,也許會有不錯的魚獲。

要野釣更輕鬆,教你準確判斷魚窩的辦法 第2張

三、魚星及漂相

魚類呼吸、遊動時冒出的氣泡被稱為魚星。通過魚星,就能得知窩點內是否有魚,但前提是我們要準確的判斷出水面浮出的氣泡是魚星還是地星。

地星是由水域底部的淤泥、腐殖質的物質經發酵而生成的沼氣,而且地星的氣泡大小不一致,在浮出水面後極易破裂且浮出的位置基本固定。而魚星本身含有魚兒的粘液,因此浮出水面不易破裂且氣泡大小均勻,並且付出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因此,當我們發現窩點內有魚星浮出時,就需打起精神了,仔細觀察,慢慢的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