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窩後該怎麼辦?預防比補救更重要,瞭解成因合理規避

釣不到魚有很多的原因,但是在自然水域中釣不到魚很多釣友總習慣性地把原因歸結到水裏沒魚、天氣不對、運氣不好幾個方面上。這些原因確實客觀存在,但也不能成為你每次釣不到魚的理由,尤其是大家都釣到了就你釣不到,我認為基本就是技術的問題,比如餌料開不好、做窩方式有問題就會導致死窩,一旦死窩形成肯定難釣到魚。我對水下的一些觀測視頻很有興趣,本來是想看看魚兒的進食方式和喜愛哪類食物,但看久了以後我發現,有時候窩料餌料不對,魚只是看一下就走了,要麼就是在窩邊不斷地徘徊但就是不吃。

以前也有人問過釣魚時發生死窩的情況怎麼辦,説實話很難辦,要麼就是我技術不到位找不出更好的應對辦法吧,黑坑還好因為養殖魚本身就比較“傻”,野河要是一旦發生死窩,想找到解決之道很多時候不如換個釣位來得輕鬆,甚至於有些時候你自己都不知道死窩了~

要解決死窩問題,我覺得預防始終比補救更重要,下面我就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夠給釣友們一些幫助。順便也提醒各位,下次再空軍不要老抱怨魚少資源差、天氣不佳運氣不好,是不是也考慮下窩料餌料有問題。

死窩後該怎麼辦?預防比補救更重要,瞭解成因合理規避

想避免死窩,你得先了解死窩是怎麼形成的

所謂死窩,就是你所打下的窩料、掛上的餌料引起了魚的警惕,讓它感覺到這些東西有危險,不敢吃甚至主動遠離。前面説到野釣死窩比黑坑死窩更麻煩,因為黑坑水質比較差、裏面的魚又多為養殖,除非是反覆被釣放過,要是生口魚對窩料餌料的接受程度是比較高的。但自然水域的魚不一樣,它們面臨的天敵太多,所以攝食會非常小心,而且體型越大的越謹慎,稍稍感覺味道不對寧可不吃。關於死窩三個比較主要的原因

添加劑過量:

添加劑即大家俗稱的小藥,有些是水劑有些則是粉劑,種類很多味道各異,但共同點是濃度很高,往往只添加幾滴、一掏耳勺就能聞到濃郁的氣味。比較有代表性的容易死窩的小藥有母豬奶、陸克香、“老鼠藥”,以及某些藥酒。這裏要稍微解釋一下,不是所有的小藥都那麼容易死窩,最容易死窩的小藥是那些工業香精,這些東西由於成本低故被黑心商家大量使用。我絕不建議各位使用這類產品,容易死窩先不説,用多了還燒手影響自身健康。

死窩後該怎麼辦?預防比補救更重要,瞭解成因合理規避 第2張

餌料配置不對:

在解釋完添加劑以後,許多釣友就要説了:我野釣從不用小藥,所以應該不會有餌料味道過濃造成死窩的可能。但我想説的是,就算你不額外加小藥,商品餌本身也是有添加劑的,不然怎麼可能會有那麼濃烈的味道呢,比如蝦粉,你可以自己把蝦子烘乾磨成粉去聞聞味道,看看和市面上商品餌蝦粉的味道究竟是否一樣。

商品餌尤其是國產餌基本都是添加大量香精的,而且香精的等級還不高,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根本不接觸小藥只用餌料也會燒手的原因。希望大家下次在使用時多注意一下,味道太沖或者有燒手現象的儘量少用,至少在垂釣大魚時這類餌料別添加。

死窩後該怎麼辦?預防比補救更重要,瞭解成因合理規避 第3張

窩料打的太多:

理論上來説窩料味道濃也會影響魚開口,但這裏不主要提出是因為,窩料不像餌料需要高頻投放,一般都是開釣前就打下了,打下後隨着時間的推移、水流的沖刷 ,味道是會變淡的,所以它並不會嚴重影響垂釣。

這裏咱們要注意的是窩量,窩量一旦過多,那麼魚短時間內消耗不完,它就不會再吃鈎上的餌料了,再者假設你的窩料本身味道比較衝,那麼窩子量大了以後就顯得更衝了。要注意,窩料味道大、窩量多,只是會延遲魚進窩的時間,或者魚根本就在窩中,只是光吃窩料就飽了,顧不得餌料。

死窩後該怎麼辦?預防比補救更重要,瞭解成因合理規避 第4張

瞭解死窩形成的原因之後,想要預防就不是那麼難了,咱們結合實戰來聊聊對策

知道了死窩是如何形成的,大家就明白了要想預防就得從添加劑、餌料配比、窩量入手解決,不過解決辦法並不是完全不用添加劑、只用天然餌料、少打或者不打窩那麼簡單。就拿添加劑舉例,現在基本上是離不開的,正如我前面所説餌料裏本身就含有了,盲目抵制毫無意義。

咱們需要做的是什麼?在野釣,尤其是水質清澈的水域、垂釣大魚時儘量不要額外放小藥,即使放也得使用正規廠家出的、至少不燒手的產品。用量上要精確控制,不要憑手感、直覺去添加,要本着寧少勿多的想法,水劑類基本以“滴”為單位,通常總量在三五滴左右,如果是粉劑得用掏耳勺計算。當然了,小藥種類、品牌不同,水質、魚情不同,用量上肯定不會完全一樣。

餌料方面也是一樣,温度高、釣的魚大、水質清澈,我本人傾向於植物蛋白的餌料,以穀物香、清香、腥香為主。如果你實在不知道這個餌料會不會導致死窩,可以提前幾小時或者一晚上開好餌料,讓它在空氣中靜置一段時間(天熱可以放冰箱),這樣味道會柔和一些,或者多加雪花粉、超誘等餌料沖淡味道。天冷、魚小、水質偏差,可以用濃度高一點的,但也不是味道越濃越好,比如冬天垂釣小鯽魚,很明顯蚯蚓紅蟲等活餌效果更為顯著,若用商品餌也不是一味追求腥,還得加點香調整一下味道。

死窩後該怎麼辦?預防比補救更重要,瞭解成因合理規避 第5張

打窩量上,你最需要考慮的是垂釣時間,只釣幾小時或者一天以內,不論釣大魚小魚都不建議打重窩,長期守釣量雖大但也是分批次打入,一般是逐天遞減。

除了垂釣時間,你還需要考慮到水深、小魚鬧窩等因素,水越深小魚越鬧窩料要多點,不能一入水就散,反之可以少打。釣鯽魚小鯉魚常用酒米顆粒,以羽毛球打窩器為單位,一般是半罐至一罐,水深可用沉底型打窩器或摻泥巴打窩。釣大鯉魚、草魚、青魚,要麼是少打勤補(適合短時間作釣、適合滑魚),要麼用玉米、小麥、稻穀等不易散開的農作物為主,用菜餅、麥麩、花生枯等有散落但不易吃飽、不易死窩的糧食副產品為輔,用量就不好説了,看水温(魚的活性)及魚的體型、密度,我夏秋季節在水庫守大魚,一般是拳頭大小打個三五球。

死窩後該怎麼辦?預防比補救更重要,瞭解成因合理規避 第6張

萬一要是不小心死窩怎麼辦?

死窩本不可怕,就是怕在咱們不知情的情況下死窩,比如魚從窩邊經過,發現窩餌不對口它就直接跑了,根本就不會停下來,那這種情況下浮漂不產生信號或者只是微微一動,咱們怎麼可能發現呢?所以避免死窩最好的辦法還是預防,不是補救。

非要談補救,比較有效的只有兩種辦法:

第一種是建立在魚未遠離,依然在附近徘徊的基礎上,此時我們可以換一種餌料,天然的蚯蚓、玉米、小麥是最好的,沒有的話你就用味道較淡的商品餌(可以取一點開好的餌料,加水加雪花粉重新調整一下),然後當餌料到位後輕輕的挑逗一下,激起魚咬鈎的興趣,也可以用長子線或上提鉛墜延緩餌料到位時間,不過這個要在雜魚鬧窩不嚴重的情況下使用。

第二種辦法,比如到了正常的發窩時間卻沒發窩,同時你也不知道窩子裏有沒有魚,可以試試在窩點的前後左右釣幾竿,這個方法經常用在黑坑,釣幾個是可以的,要想釣多也不太現實。如果兩種辦法試了都沒用,那隻能換個位置了,但原釣位也不要完全放棄,過段時間再來試試。

死窩後該怎麼辦?預防比補救更重要,瞭解成因合理規避 第7張

寫在最後:

關於死窩這個問題,説實話和垂釣者的心態有很大關係,試想如果心態平和、有耐心就不會因為沒口而瘋狂地補窩,如果不和別人攀比、不過度地追求魚獲,就不會到處尋找“神奇”的配方、胡亂添加小藥了。想多釣幾個魚過過手癮其實也沒什麼問題,但主次得分清,很多你認為可能增加魚獲的方法,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有可能驅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