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瞭解釣魚的入門裝備和釣魚技巧

講解入門知識其實是最繁瑣的,我們總結了以下幾項,供這位釣友參考,看過之後希望你重在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釣技釣魚人應該掌握的基本入門技能大致如下:

一、釣具選用和使用保養技能

一般來説,釣大魚宜用拋竿和硬調手竿,如三七或二八調性的碳素手竿;釣小魚則宜選用中調或軟調手竿,如四六調性或再偏軟一點的手竿。注意,這並不是説拋竿不能釣小魚,中軟調手竿不能釣大魚。拋竿釣某些中小型魚也是很有優勢的,如使用筏竿、磯釣竿、小海竿,在合適的季節、天氣和水域,釣鯽魚、白鰷、馬口、黃顙魚等魚種,效果是很明顯的;中軟調手竿也能釣大魚,其優勢是中大魚後不易脱鈎,最大的不足是它竿身偏軟,不易將魚提離水底,容易造成“拔河”。至於買多長的竿子,這要視釣者經常面對的水情和魚情而定。

購買手竿時,相信品牌是一種基本簡單有效的做法。

帶你瞭解釣魚的入門裝備和釣魚技巧

拋竿也要根據自己經常垂釣的水域環境來選擇配置,不可盲目。通常,釣大湖庫要選3米以上的拋竿,釣一般的江河宜用2.7~3.6米的海竿,至於選硬調海竿還是中軟調海竿,要視拋投距離遠近而定,一般來説,中軟調海竿拋得近一些,硬調海竿拋得遠一些,硬調海竿由於竿梢偏硬,中魚後的靈敏度就相應地差一些,而中軟調海竿中魚後,靈敏度要高。購買海竿同樣應相信品牌,釣者自己也可以甄別,方法是從竿梢逐節拔出,看竿節是否能卡緊,平放時竿身是否平直,導線環是否有鬆動的跡象,鎖輪的軸扣是否運轉正常。

無論拋竿還是手竿,其承受力都是有限的,因此無論投竿時還是中魚後,提竿都不宜用力過猛,以免傷竿;使用時儘量不要將竿子放在地上,以免粘上沙子,也儘量不要讓竿子進水,用後要用乾淨抹布擦淨置於陰涼處晾乾,必要時可打上護竿油,放在竿袋中保存。

2.關於魚鈎

釣大魚用大鈎,釣小魚用小鈎,這是通常的做法。釣同樣大小的同一魚種,季節、水温不同,所使用的魚鈎大小也不同。通常來説,低温季節要選號數稍小的鈎子,高温季節則選號數稍大些的鈎子。

所釣魚種不同,所用鈎型一般也不同。通常來説,垂釣鯉科魚類要選用鈎尖內傾型的鈎型,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伊勢尼鈎(伊豆、チヌ也屬這種鈎型,但略有區別),垂釣肉食性魚類則宜選擇鈎尖外傾的鈎型,如“歪嘴”的丸せ鈎,但這並非絕對,事實上,用伊勢尼鈎釣肉食性魚類的案例也屢見不鮮,丸せ鈎釣鯉科魚類也司空見怪。

帶你瞭解釣魚的入門裝備和釣魚技巧 第2張

如果是釣大魚,則鈎尖必須鋒利,且抗拉強度大。魚鈎抗拉強度的高低取決於鈎條的粗細及所使用鋼材的含碳比。鈎條越粗,含碳量越高,強度就越大,鈎尖越鋒利,但也更脆,超過極限容易斷裂;而含碳量低,鈎子強度自然降低,容易拉彎變形,鈎尖也容易變鈍。購買時,釣者可以用鈎尖輕劃指甲檢驗其是否鋒利,如果不用力即可劃出痕跡,則説明鈎子比較鋒利,如果劃指甲無痕跡,則説明鈎尖鋒利程度較差。此外,釣者還可以用放大鏡仔細觀察鈎尖的鋒利程度。

釣鈎有帶倒刺鈎(包括雙倒刺鈎)和無倒刺鈎之別。通常來説,玩競技釣、台釣,以及釣非肉食性的小型魚類時,為了追求上魚速度,可使用無倒刺鈎,帶倒刺鈎更適合於掛蟲餌(如海蚯蚓)、蛤蜊肉,無論掛餌還是中魚都不易脱鈎。

魚鈎使用後要儘快風乾保存。

3.關於浮標

一般來説,釣者要調靈時,就要選大肚棗核型的細長尾標,調鈍一點則需選類似筆筒型的粗長尾標;當然,細長尾標也能調鈍,粗尾標也能調得相對靈一點,關鍵在於釣者調標的經驗水平。通常來説,如果我們想要拋遠一點,或讓釣餌下水速度快一點,就選配鉛大一點的浮標,反之則選配鉛小一點的浮標。釣深水宜選用長尾標,釣淺水或類似草洞等水面存在一些障礙物的水域,宜選短尾短腳浮標。浮標的塗層不盡相同,有陰天使用和晴天使用之分,釣者在購買時要加以辨別。此外,夜釣時要用夜光標,釣鰱鱅等特殊魚種需使用大號浮標,釣者應有了解。

帶你瞭解釣魚的入門裝備和釣魚技巧 第3張

出釣時,相同品牌、系列、號數的浮標最好備有雙份以上,以便掛失時及時更換。如果不是打競技比賽爭名次,幾元錢一支的棗核型浮標便可以完全勝任,大可不必花大價錢購買所謂高檔浮標。

選購浮標時,標身筆直、光滑、均勻,無瑕疵,標腳標尾插在標身正中軸的位置並在一條直線上,標尾細且相對柔軟者可視為調靈敏的上等浮標;標尾較粗者則可用作遠投釣大魚,適合調鈍;浮標使用後應用軟抹布擦拭乾淨並放在浮標盒中保存。

4.關於鉛墜

鉛墜分為拋竿用鉛墜和手竿用鉛墜兩大類。

拋竿用的鉛墜從15克到150克不等,重量差異較大,類別也不同,這與釣者使用的拋竿類型以及所面對的水情魚情有關。通常,筏竿、磯釣竿釣靜水或微流水時,可配15~30克鉛墜,流速稍微大一點可以配50克左右鉛墜;垂釣大江大河可配70~150克鉛墜;湖泊水庫雖有暗流,但流速不大,為了遠投,鉛墜一般在70~80克甚至更大一點都可以。

至於使用何種類型的鉛墜,這與所釣的對象魚和釣組搭配有關。一般來説,釣底棲魚類——如用爆炸鈎釣鯉魚、青魚,或用單鈎、雙鈎釣鮎魚,則宜選通心鉛墜;而釣非底層魚時——如用串鈎釣組掛玉米粒釣草魚,或用串鈎釣組掛蚯蚓餌釣白鰷,則宜用死墜。釣者也可以將通心鉛墜和死墜搭配起來使用,變成雙墜沉底釣組,這在筏竿雙墜串鈎釣組釣鯽魚和海竿雙墜串鈎釣組釣蝦虎魚時效果比較明顯;而海竿釣鰱鱅時,則要用圓圈型的大空心鉛墜;在掛底比較嚴重的水域則要選外形光滑的水滴形、橢圓形鉛墜。

手竿鉛皮要與浮標大小相匹配,釣者通過調標來決定配鉛的大小。通常來説,大浮標配鉛重,拋得遠,下水速度快,可防止小雜魚半路截食;小浮標配鉛輕,下水速度慢,風天難拋遠。總的來説,手竿浮標的配鉛重量在釣靜水時要等於或略小於浮標全部沒入水中排開水體的重量,在釣流水時則要大於浮標全部沒入水中時排開水體的重量。調標時,釣者可以事先在家的調標桶調標,也可以到現場調標。客觀地説,在家調標雖然方便,但不如現場調標準確可靠。

5.關於釣線

釣線有主線和子線之分,以及手竿使用和拋竿使用之別。

手竿釣線的配置原則是,主線和子線最好是同一品牌,主線號數要高於子線號數,如主線是1.5號,子線就要選擇1號或1號以下,主線是2.5號,子線需在2號或2號以下,因為號數越大,線徑就越粗,抗拉強度也就越大,子線號數小於主線號數,可以起到保護主線和釣竿的作用。

主線、子線要根據季節、水温的不同來配置。通常水温低時,魚的活性低,攝食輕,主線、子線都要細,特別是子線,要非常柔軟,而在氣温高的季節,魚兒活力旺盛,中鈎後逃竄力度大,主線、子線就要相應加大號數。相比靜水而言,流水裏的魚的逃竄力度要大,如在靜水使用2號線可以承受魚的掙扎,那麼釣流水就要使用2.5號或3號線;高温時2號線可以承受住,那麼冬季低温時就可使用1.5號或1號線。

主線的選用標準是結節強度高,耐磨度高;子線的選用標準是不纏繞,柔軟度、透明度高,其長短要根據魚種的不同來設置,釣小型魚可短一些,釣大型魚要長一些,比如鯽魚個體小,子線可控制在5~20釐米的範圍內,而鯉魚、草魚、青魚個體較大,子線長度可控制在20~30釐米的範圍內,釣鰱鱅時子線可以再長一些。

拋竿中的筏竿、磯釣竿主線可用2~3號優質尼龍釣線,海竿則要用4號以上的強力釣線,釣大江大河時主線應在6號以上,線長100米以上,而在大的湖泊水庫施釣,主線長度要在150米以上。此外,當目標魚為大魚或某些有牙齒的魚時,我們還會用到編織線。

釣線會隨着放置時間的推移而老化,拉力值也會相應降低,而綁鈎、拴鈎、使用過程中造成的消耗,也會導致釣線拉力值減弱,釣者應時常檢查釣線的老化損傷程度,及時更新。

關於如何判斷釣線的優劣、好壞——最簡單的辦法是相信品牌,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觀察進行判別,比如有的釣線柔軟,變形後能較好地恢復原狀,且恢復時間短,則是優質的釣線;相反,釣線較硬,變形後很難恢復原狀,則質量就要稍差一些。值得一提的是,釣場中的水會對釣線產生某種程度的腐蝕,因此釣後要用乾淨抹布擦乾保存。

6.漁輪

漁輪要根據不同的拋竿類型來配備。通常,筏竿、磯釣竿、小海竿拋投距離較近,所需線較短,漁輪可配偏小一些的,2000型以下即可;海竿則要配3000型及以上的中大型漁輪。漁輪的配備原則是,垂釣的水域面積越大、拋投距離越遠,就越需要配備儲線量稍大些的漁輪——至少要保證能纏100米以上6號線。

國產優質漁線輪除了材質過硬、做工精細外,其使用的密封軸承一般不少於7個。好的漁輪外觀考究無瑕疵,各標識清晰無誤,搖輪時順滑流暢,無任何阻礙、卡頓感和雜音,快速搖動也不會出現抖動,售後服務有保證,這些都是好漁輪的參考指標。購買品牌漁線輪價位往往高一些,但這是值得的。

任何漁輪都有最大承受力,釣者對此要有了解,搖輪收線不可用力過猛超過極限,否則極易加速齒輪磨損和搖把斷裂,影響漁輪的整體使用壽命。

漁輪儘量不要放在地上,也不要進水,使用後要將漁線輪的卸力調鬆,以保護卸力強度,擦拭乾淨後再放入布袋裏封存。漁線輪要不定期地進行全面維護保養,必要時需進行拆卸並在軸承部位上油(新手不可輕易拆卸漁輪,以免裝配不上,可帶至漁輪購買處進行保養)。

帶你瞭解釣魚的入門裝備和釣魚技巧 第4張

7.鈎、竿、線搭配的一般原則

一般來説,細線宜拴小鈎配軟調竿,粗線宜拴大鈎配硬調竿。這並不是説細線不能配大鈎和硬調竿,粗線不能配小鈎和軟調竿。只是細線配硬調竿遭遇大魚時由於竿身太硬很容易斷線跑魚,化解的做法是拋竿不能太滿,提竿刺魚力度不可過大,必要時要施放失手繩;粗線配小鈎關鍵在於難以綁得結實,容易造成脱鈎跑魚。

8.抄網

抄網是釣大魚的必備工具。通常,釣鯉魚、草魚、鰱鱅、青魚等體型偏大的魚種時,所用抄網口徑最好在50釐米以上,釣小型魚配備的抄網可小一些。作釣時,抄網要放在自己伸手可及且不易被人踩到的位置,用後要把抄網杆上的沙子擦拭乾淨封存。

帶你瞭解釣魚的入門裝備和釣魚技巧 第5張

9.魚護

魚護用於盛放魚獲,置於水中,以保持魚獲鮮活。釣小型魚宜使用軟線編制的魚護,可以較長時間地保持魚獲鮮活,用硬線編織的魚護適合裝大魚。

帶你瞭解釣魚的入門裝備和釣魚技巧 第6張

10.綁鈎的技能

釣魚人要學會自己綁制單鈎釣組、雙鈎釣組、串鈎釣組、爆炸鈎釣組、鰱鱅釣組等釣組;要學會根據不同的對象魚、個體大下、季節來選用鈎子、魚線、鉛墜,以及浮標,以實現合理搭配,高效作釣。

帶你瞭解釣魚的入門裝備和釣魚技巧 第7張

二、掌握魚餌的配製技巧

1.切勿迷信“萬能餌”

受攝食水域食物的種類和環境的影響,魚兒的攝食習慣各有不同,即便不同水域中的同種魚,也會偏愛不同的釣餌。所以説,萬能餌、通用餌是不多見的。

2.影響魚兒食性的因素

在魚兒可攝食的温度範圍內,絕大多數魚兒的胃口和喜好會隨着水温的變化而變化。水温剛能達到魚兒攝食的標準時——如東北地區的初春、深秋、初冬時節,魚會對高蛋白的動物性餌料(如各種蟲餌)情有獨鍾,而對低蛋白食物(如各種糧食類餌料)缺乏興趣,這時配餌的原則是儘可能使用高蛋白動物餌料,如紅蟲、蚯蚓、麪包蟲、秸稈蟲、小蝦等,若使用面餌,則應適量添加各種含動物蛋白的餌料,如蝦粉、蠶蛹粉、紅蟲粉等。水温逐步升高後,魚兒的新陳代謝會加快,活性加強,對動物蛋白的需求越來越少,食譜範圍越來越廣,幾乎對什麼食物都感興趣,這在大體型魚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通常來説,在水温較高的季節(如夏季、秋季)釣大體型魚,釣者宜多用純天然的含穀物清香的餌料,原則上味型要偏淡一些,如以玉米麪、飼料顆粒、紅薯為主料,經過處理再搭配其他輔料的爆炸鈎釣餌;還有帶漿的麥粒、稻米粒、玉米粒等手竿釣餌,都很不錯。深秋的用餌原則和初春水温較低時大體一致。

帶你瞭解釣魚的入門裝備和釣魚技巧 第8張

黑魚、鱖魚、大翹嘴、鱸魚等肉食性魚種攝食主要關注的是魚餌的動態和大小,氣温越高,魚體越大,魚餌的動態感就應該越強。

3.野生魚和養殖魚的胃口各不相同

通常來説,野生魚對食物並不挑剔,它們始終對純天然餌情有獨鍾,只要你的釣餌符合天然餌的味道特性,就是最佳釣餌,過腥、過香、過甜、過酸、過臭都不可取。

養殖魚長期依賴人而生存,因此只要你的釣餌符合原塘餌料的味道,就是不錯的釣餌。釣者可以將原塘顆粒當作基礎餌料,再加以適量的目標魚種餌料,用養殖塘裏的水和餌,就是上好的釣餌。

4.一些野生底棲非肉性食魚類,對水底新鮮的苔蘚總是情有獨鍾的

如果釣點水底苔蘚過多,那麼該水域野生魚的密度一般不大,釣餌最好要具備新鮮苔蘚的味道,上鈎機率往往較大,這是底層魚長期在水底生活啃食苔蘚所致。

5.野生肉食性魚類的特點

野生肉食性魚類始終以捕食水中小魚、小型兩棲動物和昆蟲為生。這類生物是最有效的餌料。

6.掌握配餌的基本原則

釣魚人要學會配置適用於釣各種對象魚所用的窩料和釣餌,一條基本的配餌原則是,釣餌要與窩料的味型相一致,且釣餌的質量要略高於窩料;高温時節釣餌要偏淡,低温時節要偏濃;要通過了解不同的對象魚在不同的季節、水温以及氣壓條件下所表現出的對食物味型的偏愛程度來配製窩料和釣餌;要學會根據不同的水情、魚情來調整釣餌的軟硬度和霧化的快慢。靜水、微流水、中速流水、快速流水等水情所需的釣餌軟硬度和霧化快慢時間都是不盡相同的。

對象魚不同,所用餌料也要有差異。手竿釣非肉食性魚類時,低温季節餌團要小,高温季節餌團可適當加大,且要儘量鬆軟,鈎條鈎尖隱於餌團內,餌團可稍微黏一些,但絕不可過於黏硬,只要保證不被流水沖走即可。手竿拉餌垂釣對釣場水域特徵的要求比較特殊,多用於垂釣靜水坑塘。

使用海竿時,爆炸鈎餌團要儘量鬆散,鈎尖既可外露,也可埋入餌團中,但不可埋得過深,要保證餌團落底後鈎尖能儘快外露,以利魚兒吸入口中;釣有一定流速的水體,餌團可稍硬一點(不可過黏過硬),鈎尖最好外露。

使用拋竿葷餌釣肉食性魚類時,鈎尖要外露,且要保證葷餌的鮮活;而用手竿施釣時,葷餌也要保持鮮活,鈎尖是否外露則需靈活掌握。

三、掌握選釣位的技能

1.釣大魚要找到有大魚存在的水域,一般來説,大水面、水夠深,則必有大魚;洪水過後的江河主河道的河灣處,以及洪水漫過的大的深塘之中必有大魚。

2.在純天然水域中垂釣,釣餌並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所選釣位是否有魚。這裏所謂的“有魚的釣位”有三層含義,一是下竿就有魚吃鈎,即釣餌落點有你所釣的對象魚;二是通過拋灑誘餌能把附近的對象魚吸引過來;三是釣餌落點是魚兒覓食洄游的必經之路。要知道,大魚總是有相對固定的覓食洄游通道和休息的魚窩,特別是些陳年老魚,這些特徵非常明顯,千萬不要認為你所釣水域中的任何地點都有對象魚來光顧。

3.在水中溶解氧能滿足魚兒正常攝食的情況下,要選擇具備適合魚兒生存的水温和魚兒感覺比較安全的水域作釣位,這種位置可供魚兒攝食的食物往往比其他地方更多。通常來説,天冷時節要追高温水域而釣,而盛夏時則要選擇樹蔭下、涵洞旁,橋墩下等水温相對低的位置作釣位(耐高温的草魚、鰱鱅魚、黑魚等魚除外)。

4.在坑塘選釣位的一般做法是,方塘首選四角,長方形塘要釣腰,異型塘要釣嘴,圓心塘要釣心;風天選位的一般做法是,長風釣腰,輕風釣尾,大風釣風頭;在湖庫中選釣位時,高温季節要選迎風一側,低温季節則相反,高温季節要揹着太陽釣,通常上午釣東、下午釣西,低温季節則相反,要迎着太陽釣;釣江河中的大魚時,要首選彎道中靠向深水的一側。

5.越是深水釣位,越容易上大魚。此外,所釣魚種不同,所選釣位也不同,釣者要了解並根據所釣對象魚的習性——如對光線感應程度、對水温和水中溶解氧量的適應程度,對水底環境的不同要求來合理選擇釣位。

6.釣位會隨着季節、水温、水中溶解氧的變化而變化,固定不變的釣位是不存在的,例如寒冷季節宜釣深水,温暖季節要釣食物豐富處,炎熱季節早晚和夜間可釣相對淺一點的水域,中午前後則要釣相對比較深的水域,炎夏晴天可釣水草處,因為水草進行光合作用會使水中氧氣充足,而陰雨天水草處非但不能釋放多少氧氣,反而會消耗耗氧氣,這時就要釣水草外圍相對比較空曠的明水處。

四、出釣時間的選擇

選擇合適的出釣時間很關鍵。以季節來看,初春、深秋和初冬低温時節宜釣中午前後,盛夏、初秋的早晚和整個夜間則是最佳出釣時段。

總體來説,晝夜温差越小,出釣越有把握,特別是春、秋、冬季温差小於≤7℃的天氣,效果最為明顯。而在炎熱的夏季,這種温差可能預示着氣壓較低,天氣悶熱,這種天氣以釣早晚和夜間或有風天為宜,其他時間則適合在水流、不缺氧的水域裏施釣。

釣魚人要儘量掌握典型魚種的最佳攝食水温,以利把握最佳出釣時間。比如鯽魚、鯉魚15~25℃,最佳出釣季節是春秋及夏季的早晚和夜間;鮎魚22~28℃,水温低於10℃不再進食,最佳出釣時間是夏季和初秋以及春季的中午前後;鯿魚20~28℃,低於12℃停止攝食,最佳出釣季節是初秋以及夏季的早晚和夜間;草魚20~32℃,水温低於12℃不再進食,最佳出釣季節是盛夏和初秋;鰱鱅22~32℃,水温低於15℃不再進食,最佳出釣季節是盛夏和初秋;黑魚25~35℃,低於15℃進食很少,水温低於12℃停止攝食,最佳出釣時間是盛夏和初秋;羅非魚24~35℃,低於10℃會死亡,鯪魚20~30℃,水温低於15℃停止進食,這兩種魚以盛夏出釣為最佳。絕大多數冷水魚類的攝食水温在13~18℃,如哲羅魚、雅羅魚、狗魚等。

五、判斷大魚進窩、咬鈎和提竿技能

通常來説,如果浮標有規律的點動突然消失,變得平靜不動了,鬧鈎的各種小雜魚也瞬間不見蹤影,窩內異常安靜,則很可能有大魚或肉食性魚類靠近,這時釣者就應打起精神來,充分做好各項準備,耐着性子等待大魚吃鈎,準確把握提竿時機。

通常來説,咬鈎的魚個體越大,浮標動作就越沉穩有力,小魚咬鈎則很難表現出這樣的標相。釣者如果感覺有大魚咬鈎時,不必忙於提竿,可略作延遲,以便大魚將鈎子吞得更深一些;釣小魚則要抓小魚吞鈎的第一信號,及時提竿。

六、遛魚超控的技能

釣者首先要有制伏大魚的心理準備和信心,切忌急躁。實際上,遛魚實際就是折騰魚的過程,只有把魚折騰精疲力盡了,抄魚才更有把握。遛大魚要始終保持釣線不鬆,這是確保大魚不跑的基本前提。手竿遛大魚的關鍵在於提竿瞬間挺住竿子,確保竿子豎起一定角度,並始終將釣竿弓起,任由魚來掙扎。釣者要學會通過釣竿的彈性來消耗魚的體力,有些大魚由於力量過大,竿子提不起來,為了防止“拔河”斷線跑魚,釣者應及時下蹲,降低重心來使釣竿弓起,如果竿子仍無法立起,就要釋放失手繩。

海竿遛大魚相對比較容易,其關鍵在於中魚前要將漁輪的卸力調好,這樣漁輪的卸力功能才能在遛魚時發揮作用,不至於因為臨時調整卸力而忙中出錯導致跑魚。無論使用手竿還是海竿,釣者在中大魚後都要將其遛乏之後牽至岸邊再行抄魚。

七、安全技能

釣位切忌選在高壓線下,拋投竿時要留意前後左右是否能碰着人,摘鈎時不要被鈎子傷到手;冬釣時注意防寒保暖,夏釣要防蚊蟲叮咬和蛇的攻擊。中雨、大雨、雷雨天不宜出釣,陰雨天要注意釣位濕滑,拋投竿和遛魚時更要注意,謹防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