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乘船出釣的七宜七不宜

對於釣魚人而言能乘船去深水養殖台筏內垂釣是一件求之不得的美事。這裏我合盤端帶有長期實踐色彩的“七宜七不宜”,以期對同好者有所啟發和幫助。

一、潮,宜小不宜大

潮的大小或稱之為“死”訊與“活”訊,不但對岸釣有影響,與對船筏釣的關聯更大。台筏內的水深,一般皆在10——30米以上。因此,潮汐的大小左右着海流的大小,也牽扯到魚行蹤規律的變化,自然是又制約着執竿者釣獲量的多少。

近海乘船出釣的七宜七不宜

岸釣與船釣各自所選擇的適宜潮汐是截然不同的。於深水筏內船釣,應選擇小潮日期。也就是農曆的初八至十二與二十三至二十七,這兩個時間段是船筏釣的大好時機。只因農曆的如此時間範圍內,潮汐漲落的幅度不大,潮流的流速較為緩慢,既利於大量的浮游生物等雲集於深水中繁衍,又利於以此為食的魚類集羣飽腹與安居,更利於釣魚人用60——100克的小墜將鈎餌垂至海底,且反應靈敏、手感好,往往使釣者拋鈎於潮流裏有收穫大魚的意外驚喜。

與此相反,潮大、流大、水急,一般魚很難在流中停留覓食,客觀條件逼迫它們分散排向外海、遊至近岸或棲居於水的中上層。同時亦迫使釣魚人換大墜、改墜組、試釣法,忙活得汗流浹背,卻錯過了上魚的好時光。

二、風,宜適不宜過

風力、風向的宜與過不僅僅關係釣的興致,其關係最大的莫過於釣者的自身安全。決不可輕視,決不可大意。通常的風力4——5級,對船釣而言可謂是天賜良機。若5——6級的風力,過與宜那就要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啦。

青島的膠州灣,同樣的風力其他向都行,惟怕北風;可在大連經濟開發區大孤山所轄的黃海海灣以及渤海的金州灣,最理想的是刮北風,而最怕的是西南風。一旦趕上風大和最怕的風向,先拋開自身安全不提,僅那湧來湧去遭受的顛簸之辛、嘔吐之苦,不使你留下中途敗下陣的記憶才怪!故對船筏釣來説,一定要從當地實際出發,選擇適宜的風力、風向去深水台筏內釣魚。

三、漂,宜低不宜高

漂是指給水下養殖的貝類、藻類一定承受力的水上浮體。當你駕船深入以台筏區內,觸目盡是一個又一個由塑料或玻璃等不同材質做的浮漂,有高有底的組成了一排排的筏趟。猛眼望去看似單調,其實對釣魚人又藴涵着魚獲豐歉的玄機。我通過在筏趟裏多次釣魚的試探,隨着進入這一特殊地帶垂釣次數的量變,逐漸發現浮漂低於水面魚多這一現象。

僅舉一例,1999年10月17日,我乘圈筏釣定準了一處其浮漂下沉有5米長的筏趟,在約半小時的時間裏採取有進、有退的遊釣方式,釣獲的黃黑魚、鱔魚等約2.5千克。照此而辦,屢試屢驗。

究其原因,應該説浮漂沒於水面愈多,下面拴的貝籠以及扯拉的藻類本體距海底愈近,一則上面附着的魚類可食之物掉落易於集中範圍,不因高被流拉得四處飛散,才使聚此覓餌遊玩的大小魚成羣結隊;二則就是魚主動的去遊食附着物,亦不須消耗太多體力便可索取,誰又會捨近求遠呢?為此請教當地的老漁民,他們與我的看法大體一致。這樣看來,浮漂的棄高釣低,是有其道理的。

近海乘船出釣的七宜七不宜 第2張

四、水,宜渾不宜清

海水的渾與清是相對的,是有條件的。筏內的養殖工在每年的9月初到12月的中旬前後,為使貝類透氣以及藻類的正常生長,總要把網籠和筏綆繩提離水面,用木棒敲打。自會有附着的海泥、浮游生物、小魚、小蝦以及海蛆等,紛紛落如水中,隨着海流的拉動形成一條長寬不等的渾濁水域,猶如浮游磯釣打窩子一般。處在此時此地的你,要毅然捨棄清水地帶尾隨其後,鈎一落底揚竿得魚,真是又快又大又有多種魚。往常難見尊容的魚,也會叫你大飽眼福。

五、筏,宜頭不宜襠

在船筏釣中,凡是有過海珍品養殖區釣魚經歷的人,他們感觸最深的是,在兩排台筏所夾的地域(即筏襠)與台筏兩端的相交部位(即筏頭),抖鈎提魚的頻率有天壤之別。為什麼能給有此實踐的人打下這樣的烙印?應歸結到是誰更吸引魚。台筏頭與台筏襠(也包括浮漂低於水面的地段)相比,吸引魚的地方是多的。

一是筏頭的綆繩距海底近,有的是緊貼地面;二是筏頭的三角地帶愈靠沙袋愈特殊,低位覓食區較比靠近,食物相對集中;三是筏頭的沙袋堆積地,是黃黑魚的天堂福地。出可索食奪餌,退可避險定居。每當臨此投鈎收線,釣十條二十為“小菜一碟”。顯然這裏是魚窩,是一個具有獨立個性的小漁場。

近海乘船出釣的七宜七不宜 第3張

六、釣,宜動不宜守

這涉及的是垂釣所應採取的具體對策。你不論是坐船釣,也不論是乘“圈”筏釣,都不外乎要使乘具實行遊動與定點兩種運動方式。因為每一個好釣點都是相對的,其位置所活動的魚是有限度的。只有在時動時守的相互交替的變換中,才有機會去拉開一幕幕“山外青山樓外樓”的垂釣佳境,從而讓自己在守釣少,動釣多,有魚則守,無魚則動中,獲得累累的回報。

七、器,宜簡不宜繁

為使釣組適應筏內的客觀實際,我的做法是採取主線下的“五個一”,即菱形壓花轉環+強力別針一枚,上接主線下連單天平一個(其天平條長30——40釐米),在與單天平轉軸下孔相連的副線末端系強力別針一枚並放置適量鉛墜一個,之後於單天平支出的圓環和墜上各拴鈎一把(每一鈎的大小,依釣目標魚自選)。這樣的釣組,尤其是上魚的緊要關頭,既不亂線又利於適時更換鉛墜,更不至於將魚提出水面時這邊忙着摘魚,那邊還顧慮飛鈎掛身,使垂釣富有條理性與靈活性。然而配的小件或拴鈎過多,帶來的掛鈎煩惱事多,還易於使自己受到鈎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