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的晝夜垂直移動行為與集羣行為

許多魚類在水體中有上下垂直移動的習性,學習並掌握魚類的垂直活動規律,便可以依據其所在水層進行垂釣、對垂釣具有重要意義。集羣是大多數魚類較為普遍的行為,在整個生命中都會顯現出階段性的集羣,尤其對於徊遊性魚類集羣行為會更加明顯。掌握魚類這兩方面的知識,對垂釣有重要意義。

魚類的晝夜垂直移動行為與集羣行為

一、魚類的晝夜垂直移動行為

魚類的垂直移動行為,不僅會受到水深、水温、季節、天氣變化因素的影響;並且也會受到浮游生物和光照因素的影響。魚類喜歡棲息在光照較弱的環境中生活,水體的浮游生物同樣喜歡弱光而懼怕強光。因此,光照的強與弱造成水體的浮游生物發生垂直移動,對於水體魚類會產生明顯的影響。夜間光照減弱,大量浮游生物上浮、魚類隨之轉移到水體上層或上中層;白天光照加強浮游生物下沉,魚類同樣會隨之轉移到下層。

水體中的浮游性物大體可分為,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兩大類。浮游植物與浮游動物,晝夜垂直移動的範圍及深度相對會較小。由於魚類生活習性的不同,垂直移動會有所差異。

生活在水體上層,以浮游生物為主食性的鰱魚、鱅魚,它們主要是依靠口內密集的鰓耙過濾水中的浮游生物。不同的是鰱魚主要以植物性浮游植物為主體食物,而鱅魚主要以動物性浮游性物為主體食物;垂直移動對鱅魚影響較大,對鰱魚影響相對會較小。生活在水體中層,以水生植物為主要食來源的的草魚、團頭魴、長春鯿以及生活在水底層的鯽魚、鯉魚等雜食性魚類,晝夜垂直移動會相對影響較小。因此在垂釣中,應依據魚類的、晝夜垂直移動特點選擇垂釣水深。

魚類的晝夜垂直移動各種魚類在晝夜之間有相對穩定的移動規律,而且這種垂直移動行為的發生時間基本是固定的。魚類垂直移動行為也會受到季節影響,一般而言:約在5月初到10月上旬,即在春季、夏季至仲秋時節。氣温開始上升,適宜水體中的浮游生物繁殖生長,魚類垂直移動行為也會隨之加強。仲秋以後逐漸進入嚴寒冬季,氣温也開始逐漸下降,水體的浮游生物活動會隨之減弱和減少魚類逐進入深水區;魚類的垂直移動行為減弱,也是冬季魚難釣的主要原因。

魚類的晝夜垂直移動行為與集羣行為 第2張

二、魚類的集羣行為

魚類同樣有自己獨有的表達方式,如,在受到驚嚇後會散發出特殊異味或發出不同聲響,其它同種魚類嗅到後會四散奔逃。這種信息是魚類從事一切生命活動中必不可缺少的先天條件。生活在同一環境中的同種魚類,集羣生活表現了同種魚類之間的互助關係,這對魚類的生存起着十分有利的作用。集羣可以更好地防衞敵害的襲擊,同時還有利於發現餌料生物和繁殖需要。魚類集羣的數量由於種羣不同、個體大小不同,從數條、數百甚至成千上萬條集羣。不少魚類尤其是底棲鯽魚、鯉魚它們一生或大部分時間分散的生活,或者只按家族形成聚集。底棲魚類形成這種生活方式,顯鯽魚、鯉魚它們一生或大部分時間分散的生活,或者只按家族形成聚集。底棲魚類形成這種生活方式,顯然有利於個體找到適宜的棲居地和攝取到足夠的食物。上中層的鰱魚、鱅魚它們會成羣結隊生活在一起,以抵禦其它魚類侵襲。

在一般情況下,個體小的魚類極易形成集羣;以抵禦較大魚類或食肉性魚類,當遭到攻擊時,小魚瞬間會四散奔逃去分散被攻擊目標。在同一水域某地較淺的水域裏,隨着魚類棲息時間的增長,排泄物會不斷地增多,尤其是魚類密集區域,排泄物顯著增加,會造成水底水質的惡化,從而產生底層缺氧,造成魚類上浮現象發生。或者魚羣已吃完餌料生物,周圍可食物出現短缺,只能遷移到其它水域去索取餌料,從而形成魚類集羣遷移。因此,在垂釣活動中,應根據魚類的集羣特點去選擇釣場、以取得最佳垂釣效果。

魚類的晝夜垂直移動行為與集羣行為 第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