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大魚的選魚線、魚竿、失手繩的技巧

釣大魚,釣巨物。這是釣魚人天天掛在嘴邊的事情,但是你又知道嗎?釣大魚是十分考驗漁具的,下面是資深釣魚人釣大魚的漁具分享。

一、魚線為什麼總斷?

經常有人説:“我的魚線很貴的,質量不會有問題。”貴不假,但貴的未必就是好的。筆者曾用2元一米的1號子線釣半斤左右的小魚,直接飛魚肯定不在話下,可是連飛四五條後再中魚時,魚在空中一撲稜,撲通一聲就掉進水裏——子線斷了。

當時魚口正勤,我沒多想,換了一副同樣的子線繼續釣,一直釣到天黑,子線卷得不成樣子,卻安然無恙,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一盤魚線有幾十米甚至上百米長,只要其中有一毫米甚至更小的的瑕疵存在,那麼該部位就是隱患。一旦有瑕疵的部位被用作子線,起初並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時間一久,尤其是遇見大魚較勁時,這個脆弱的部位就吃不消了,線也就莫名地斷了。

漁具廠家每年的魚線產量不計其數,想要毫無瑕疵是不現實的,只不過好的魚線質量相對穩定,瑕疵少且不明顯而已。釣大魚,一絲一毫都馬虎不得,而魚線又是重中之重,所以釣者一定要選擇口碑好、值得信賴的品牌。貴的不一定好,但好的肯定不便宜。

現在,越來越多釣友熱衷於手竿台釣,它的盛行在大魚越來越少的現今確實是情理之中,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嘛,沒大魚可釣,就只能對小魚下手了。不過,追求靈敏輕巧以達到高頻率的台釣釣組,遭遇大魚肯定叫人措手不及——迴旋空間小、魚竿彈性有限,無法控制和駕馭大魚的衝擊,於是,切線、切鈎乃至切竿子也就在所難免了,這是手竿的天生短板,所以跑掉的大魚遠比出水的多。

釣大魚的選魚線、魚竿、失手繩的技巧

二、合理選竿

筆者的一位朋友,善釣大魚,常用6.3~7.2米的前打竿;而我在有大魚出沒的水域一直拿磯釣竿當手竿用,於是我向他討教前打竿和磯釣竿的優劣。他説:“前打竿更輕,更好操作,在前打輪上儲備300米以上的4號PE線,拿下100斤以下的大魚不在話下。”

我聽後大為錯愕——當我們還在絞盡腦汁地把10斤、20斤級的“大魚”作為終極對手時候,人家已經直接挑戰淡水魚王了,這就是差距。當我得知他的個人青魚單尾紀錄接近了令人咋舌的90斤的時候,我不禁肅然起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話不假,沒有強大的裝備保障,搞定如此級別的大魚比登天還難。所以,釣大魚的裝備必須具有超強的針對性,當然,其他環節也同樣重要。

他還説:“釣大青魚必須做窩子,具體做幾天要視情況而定。只要窩內泛起大魚星或者窩子周圍三五米處有大魚星,就可以開釣了;如果看到青魚亮尾,那麼恭喜你,窩子裏肯定不只一條。窩料大多用青魚愛吃的食物——螺螄加煮熟的麥子,釣餌就用螺螄,既沒有祕方也不放小藥。”如此一來,釣者便可把邂逅大魚變成必然遇魚,成功率也遠高於手竿。

釣大魚的選魚線、魚竿、失手繩的技巧 第2張

三、一定要用失手繩?

有人會説:“手竿掛上失手繩可以獲得空間,既能釣小魚,又能遛大魚,豈不一舉兩得?”其實,筆者釣小魚的時候也是這麼幹的,但是,釣大魚就像一部機器正在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越複雜越容易出現故障——筆者用的是10米乘三倍延伸的失手繩,撒手後本以為萬無一失了,沒想到繩子卻斷了,這次意外造成的損失不僅僅是一條魚,連魚竿都沒了。

退一步講,就算失手繩不斷,頭兩次抓竿子也同樣有風險。用過失手繩的釣友都知道,一般情況下,竿子扔掉後,魚就老實了,一旦握住魚竿,魚就發飆。

失手繩被緩慢收回後,魚竿、魚線、魚,三者處在同一條直線上,呈拔河狀態,此時魚竿的前半截沒在水裏,釣者抓住魚竿緩慢上挑時首先要克服掉這部分魚竿在水中的阻力,所以握竿的力度不能小,可是力量一旦偏大,魚極可能再度受驚,只要一擺頭,魚線就懸了。所以,失手繩只能作為不得已情況下的輔助應急工具,不能作為釣大魚的主打裝備。

釣大魚力求簡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意外的發生。另據我所知,用失手繩遛上來的大魚很少有超過15千克的。

釣大魚的選魚線、魚竿、失手繩的技巧 第3張

四、總結

綜合來説,正確的心理準備、對大魚的破壞力有足夠的認識、完全值得信賴的釣組釣具、適當的釣位釣點、合適的方法,再加上那麼一點點機會和運氣,大魚就離你不遠了。機會一旦降臨,如何抓住它就不是旁人所能教授的了,在那一瞬間,我們根本沒時間思考應該用哪種遛魚方法,只能靠本能見招拆招,見式破式,而這種“本能”完全是靠時間和經驗積澱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