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浮漂還是浮標

風之靈動關於浮漂、浮標的文章,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到底是浮漂還是浮標

我對同樣的問題也有過一些思考,也來湊湊熱鬧。

有人説:從字義上説,標是目標、標誌、標準……等(和釣魚有關的解釋)。漂是漂浮、漂流,“漂”是形容詞不是名詞。

為了説明問題,我也查了查網上的字典、詞典。字典裏的“標”、“漂”沒有哪個字與釣魚直接有關。詞典裏找到了三個詞條,抄錄下來可以作為參考:

魚漂 yú piāo

釣魚時栓在線上的能浮漂、使魚鈎不沉底、魚漂下沉即知有魚上鈎的一種釣魚用物。

浮子 fú zi

釣魚時露在水面的漂浮物,用以觀察是否有魚上鈎 浮標 fú biāo

1. 標明水體表面下的物體(如捕龍蝦用的筐簍)位置的浮於水面的指示器

2. 錨泊在固定地點的漂浮體,用來引導或警告海員,或用來繫泊船而代替錨泊

如果要講字義、詞義,要以詞典為依據, 從這幾個詞條來看,顯然,“和釣魚有關”的是“魚漂”和“浮子”而恰恰不是“浮標”。或者説,與釣魚有關的恰恰是魚漂的“漂”。“魚漂”,詞典裏明確指出是“一種釣魚用物”,“漂”可以看作“魚漂”的簡稱,“浮漂”是由“浮子”、“魚漂”派生出來的,都是勿庸置疑的。語言文字在發展變化,一些字詞的含義還沒有納入字典、詞典,是十分正常的現象。經歷幾千年生活中已經約定俗成的一些名詞術語(例如漂、浮漂),不能夠因為字典、詞典裏暫時沒有就不承認它。奇怪的是,有人咬文嚼字堅持説“漂”只能作形容詞不能作名詞。有一個問題需要弄明白:字典來源於生活還是生活來源於字典?生活中存在的名詞(例如“漂”、“浮漂”等),即使字典裏暫時沒有,也不能否定它的客觀存在。

魚漂、浮漂、漂、浮子,都是“釣魚時露在水面的漂浮物”,十分明確有“標誌”的意思。門牌號、氣壓計、量筒、砝碼……無數物品,都與標誌有關,是不是非要在名稱上加個“標”字不可?如果有人異想天開,硬要主張改成“門標”、“氣壓標”、“體積標”、“重量標”是不是就革新了?想把“漂”改成“標”,其實沒有什麼道理。相反,弊病倒是不少。一是把大家習慣了的、聽起來舒服的活生生的語言要生拉活扯地改成晦澀的語言。例如,把星漂、蜈蚣漂、立漂、黑漂、送漂、漂相、顫漂等改成星標、蜈蚣標、立標、黑標、送標、標相、顫標等,令人感到彆扭。二是混淆不清。“魚漂”、“漂”、“浮漂”,只是釣魚專有用品,概念十分明確。而“標”可以泛指很多物品,例如標杆、標槍、路標、航標等等。説立標,別人還會以為説的是標杆呢。説浮標,若是按詞典理解,可能會以為是標明水下捕蝦籠位置的漂浮體呢。

這是我想説的第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從歷史事實來看。“浮標”作為釣魚工具一個組件的名稱,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因為有的台灣人説“浮標”,我們一些人也跟着説,一些培訓班、教學片率先使用。在二十多年前、一百年前呢?釣魚人只曉得“浮子”、“魚漂”、“漂”、“浮漂”。不信,去問問20年前曾經釣過魚的人,他們當時是怎麼稱呼的?未必幾百年前大家習以為常的名詞術語是不規範的?是與釣魚無關的?割斷歷史,背離釣魚範疇約定俗成的民族語言,還能有什麼道理?“浮標”是最近從台灣學來的新名詞,一個新名詞就可以推翻、革掉幾百幾千年的老名詞?就是程寧大師,20年前就已經在釣魚了,那個時候您把那個東東叫什麼?那個時候叫的名稱不是名詞而是動詞?

第三,從現狀來看。歷史最悠久、讀者面最廣的《中國釣魚》一貫使用“漂”、“浮漂”以及“星漂”、“黑漂”、“送漂”等等,正常得很,妥當得很。在商品裏,“漂”、“浮漂”的名稱比比皆是。使用“浮標”、“標”的釣魚雜誌也有。在網上,隨意性大,兩種用法都有。最初,一些大師説的“浮標”,也僅僅是指那種漂尾特別細的、適用於魚池競技比賽的浮漂 ,以示與棒漂、粗尾風漂 的區別,僅此而已。

“漂”、“浮漂”、“標”、“浮標”都是同一個釣具的名稱。名稱是人們叫的,有人領頭,大家就跟着叫。《中國釣魚》領頭叫“浮漂”,《釣魚》雜誌和一些釣魚教練領頭叫“浮標”,於是一部分讀者這樣叫,一部分讀者那樣叫。

很多名詞術語,含義相同,例如,主線、大線、母線,子線、腦線、口線,黑漂、悶漂等等,習慣什麼就説什麼,沒有必要整齊劃一。説“漂”、“浮漂”應該可以,有人要説“標”、“浮標”也行。不求統一,無傷大雅。最近十幾年的有些釣魚新秀,一入門就跟着大師叫浮標,從來沒有聽説過浮漂,他們當然會認為叫浮標是天經地義了。

程寧大師要改變過去的習慣而學着台灣人的新喊法無可厚非,但是,要牽強附會批評“浮漂”名稱並且誤導一些人,就有點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