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中的含氧量對釣魚的影響

我們在使用手竿在水庫野釣的時候,有時上魚量非常好,可有時整個水庫都會不好釣,這就是和水體中的含氧量有關。水體中的含氧量的缺乏,輕則使魚停止進食,重則死亡。水庫水體內的含氧量的分佈,從來都是不均勻。

同一水域,同一水深的含氧量也各不相同,所以各種類的魚按照自身對氧含量的需求,選擇了不同的水域,比如:花白鰱在水體上層,草魚據中,鯉魚鯽魚佔據最底層。下圖中是幾種常見魚類的含氧量的圖表。

水庫中的含氧量對釣魚的影響

我們瞭解水中的氧氣形成的原因,是為了在以後更理性上選定釣點。水體中的氧份主要由三個方面形成,即:水草排放的氧份,風浪產生,以及降雨所帶來的。其中七成以上是由,水中的植物(如:水草,水藻等)排出的,同一個水庫中,水草生長茂密的地區的水體,含氧量高於水草少的和沒有水草的水域。

這也是釣魚要釣草的諺語的由來。風,是形成水中氧氣的第二大來源。空氣中的氧氣在風的作用下,攪動表層水面形成波浪,使整個躍温層混合(水深三米以內)。形成類似於充氧泵的效應,使空氣中的氧份融合在水中。風力越大,溶氧面積也越大,溶氧量也越大。

反之越小。形成水中氧氣的第三大來源是降雨以及雨後形成的入水口,前兩種產生的氧份,大多是以緩慢,局部的方式進行,而降雨則是全面迅速的提高,水域中的含氧量。所以雨天出釣,相對會有比較樂觀的收穫。對於垂釣者而言,氣候給我們開了很大的一個玩笑:風和日麗,垂釣者感覺很舒適的天氣,上魚往往並不樂觀,而暴風驟雨或者小雨綿綿的天氣,往往有可觀的收穫。這也就是我們所説的,人好過,魚難釣,魚好釣,人卻難過。

水中的氧氣的生產過程對於垂釣是有利的,而消耗卻是不利於垂釣的因素。

氧份的消耗主要來源於:

一、微生物,浮游生物的消耗;

二、水底的沼氣,青苔上升時帶走的;

三、魚類消耗以及自然揮發。

前兩種的消耗佔氧份消耗的八成,魚類消耗,水體自然揮發則微乎其微。這裏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前兩者:微生物,浮游生物需要大量的氧份,它是依附在水草排放的氧份基礎上的,水草越密集,微生物,浮游生物也就越多,所產生的消耗越多。一整片水草中突然出現的亮水的含氧量,往往高於水草最密集處。這個在我們以後討論地勢的文章中會提及,在這裏就不敍述了。其二:肥水水域近處多有沼氣,青苔,垂釣時應注意釣遠,釣亮。

含氧量的生產和消耗,牢牢的控制着魚的生活習性。魚的進食,休息是按照含氧量的高低而進行的。每天清晨5—6點鐘(冬季稍晚)日照出現,水中植物開始光合作用,排出新的氧氣,補充夜晚所消耗的氧份,魚類並不比我們笨多少,利用新鮮的氧份即時進食。

這也是垂釣出現的第一個高峯期的由來,即:10點以前的上魚期。產生的氧份,隨日照的增強而增強,大約在接近中午1點左右日照最強,氧份量達到當日頂峯,躍温層水温升高(夏季特別明顯)魚由淺水轉向深水。這也是神仙難釣午時魚的由來。正午過後,氣温開始回落,含氧量開始減少,下午4—7點魚類又回到淺水區域進食,垂釣出現的第二個高峯期。

太陽落山,一天的產氧結束,消耗開始。由於魚類對氧份的消耗只佔總消耗量的15%,所以魚類仍然可以堅持開口,晚上11點後逐漸停止進食。深夜12點—早上5點是為含氧量最低的時段,(絕大多數塘庫增氧機也是這個時候開始增氧)直至次日太陽升起。夜釣:如水域魚密度大,可以和白天一樣選擇釣點,如果水稠魚稀,選擇亮水和水草較少的區域,原因在於,產氧高耗氧也高,反之則低。

水庫中的含氧量對釣魚的影響 第2張

圖表很清楚的告訴我們,水深的不同,水中的溶氧量成倍的遞減,顯而易見的越接近水體表面含氧量越高。水體本身最接近風面的區域,受風力的攪動為最大,釣場四周散落的顆粒,雜質,等質量輕的物質,大都聚集在水體上層,同時以這些物質為生的浮游生物,微生物大量聚集在上體上層。起到了屏蔽光線的作用,使整個水域受光的不均勻,自然形成了上高下低的現象,也使水中出現上下層含氧量之差。

水温的升高和降低,將水分子密度改變,使密度大的下沉,密度小的上升,這個上下混合的過程中也把含氧量帶走了,水温越高含氧量差值越大,含氧量差值越大,魚浮頭不愛開口。夜晚光合作用停止,氣温為最低,含氧量差值最低時魚類留底休息。

含氧量差值相對較小時,魚類可以在全水層遊動覓食。温差越大,含氧量差值大,反之越小。從魚覓食的高峯期來看就形成了,夏季:往往是早晚兩次,而其它三季全天都有可能出現高峯期。而含氧量差值是於當日温差成正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