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實踐日記之魚窩的探究

有那麼一段時間,對野釣找魚窩問題比較有興趣。然而野釣環境與標準魚池迥然不同。標準魚池水底平整水深一致,魚的分佈比較均勻,處處有魚。野釣環境就不同了。有的小堰塘、小溪溝,水不深,地勢比較平坦,魚的分佈也比較均勻,找魚窩不是特別重要的問題。但是,比較大的水塘或者中小型水庫,水比較深,水底地勢地貌十分複雜,魚比較稀少,分佈極不均勻。很多地方難覓魚的蹤影,找魚窩就顯得十分的突出。

為了探討有關魚窩的一些問題,我選擇了最近半年的有關魚窩(最佳釣點)的幾則日記。這些日記記載的是在同一個山塘釣魚的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才能夠有根有據説出個道道來。

2010.10.31日 陰 13-15度(室温15度)

去沙溪山上劉隊長管水塘釣魚。他們家正在修房子造盤。

有點冷,釣到小鯽魚4斤,還可以。小草魚、小鯉魚都放生。

顯瓊的釣位是個老釣位,頻頻上魚。我換了三個釣位,而且都打了窩,也不是沒有上魚,就是上魚很少,其中,有一個釣位,竟然一條魚也沒有釣到。我釣的魚可能不到一斤。最後十幾二十分鐘,為了過把癮,我靠近顯瓊釣位釣釣。為了不影響她上魚,我在她同邊右側相距大約6米的位置。沒有打窩,也頻頻上魚了。

野釣實踐日記之魚窩的探究

何故?整個堰塘,為什麼最容易上魚的釣位只有這一段?

忽然想到了去年夏天的一次情況。我們也是來這個塘釣魚,事先沒有和堰塘主人電話聯繫。走攏一看,水已經基本上放幹。主人説,因為涵洞漏水了,需要修理,所以只好放水了而且昨天已經捉魚,賣了百多斤。昨天還請了幾個人幫忙,淤泥很厚,有半人深。我看到,寬度10多米的淤泥集中在南邊靠近堰坎處,東西走向,基本上與堰坎平行。

但是,西低東高,東邊呈現緩緩的斜坡狀。就是這樣的特殊地勢,決定了釣位的好壞吧。在淤泥帶的東頭大約十幾米的地段,恰恰是最佳的釣位!這個堰塘,面積大約十幾畝,好釣位卻只有幾個,而最好的釣位恐怕就只有這一段了。

為什麼這樣的特殊地勢地貌能夠決定釣位的好壞?其中奧妙不難詮釋。

我想:1)魚兒可能不喜歡逗留在光瘠的泥土上而喜歡逗留在肥沃的柔軟的泥地上;2)魚兒可能在水的深處藏身在淺處覓食。因此,斜坡地帶正是魚兒覓食的通道,也就是所謂的魚道。在斜坡上,可以進退自如:天氣寒冷一點,可以後退一點,更寒冷一點再後退一點;天氣暖和一點,可以前進一點,更暖和一點再前進一點。

今後,選擇釣位的時候,我會考慮這一重要的因素。當然,大多數情況下,不可能看到水底下面的地勢地貌,但是,可以用測深淺的方法,前後左右多多測試,可以判斷地勢地貌的大體狀態。斜坡地帶坡度不大而且靠近深水處,可能沉積有淤泥。淤泥厚的地方應該是水最深的地方。靠近深水的坡度不大的斜坡地帶應該是很好的釣點。

12.18日 陰 3-8度(室温8度)

去劉成洪塘,雖然很冷,還是釣魚4.3斤,其中一條鯽魚7兩,其餘都是小魚。9、10月份熟悉的最佳釣位恰恰沒有魚了。可能魚退縮到更深更遠的地方去了。

天氣變化,水温變化,魚的棲息處也會發生變化。冬天人找魚。靠近塘尾,有點稀疏水草的地方,水深1.5米左右,也不是很淺(因為蓄水滿塘),只是比較老釣點稍微淺一點,有魚問鈎。而且,有魚的釣點比較周圍略深。要深10釐米多。慢慢拖動鈎餌,發現上魚的地方恰恰是比較深一點的地方。範圍只有大約1 平方米。

冬天魚還是要開口,不是釣不到魚,關鍵是要找到魚在哪裏。浮子動作十分輕微。氣温不同了。魚還是要吃,只是動作輕微。為了看清楚輕微的動作,釣組組合和調漂都需要注意研究。主線子線都要很細、墜子要輕、重力浮力恰到好處。

10點到下午3-4點氣壓下降3百帕(973-970),但是不影響釣魚效果,因為是冷天,與其他季節不一樣。

2011.2.27 陰 8-10度(室温13度)

感冒已經好了,可以出門了。去劉塘釣魚3.5斤。開始一點多鐘沒有信號,以為要打白板。

在餵魚草的三角形竹架外面的一個釣點,釣到了魚。但是,有魚的釣點不多,只有唯一的一個地方有魚,深點淺點左點右點都沒有魚。不知道水底下面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塘尾上也是隻有一個好的釣點。

釣位重要,釣點更重要。以後注意堰坎邊靠近竹架的這個好釣點是不是經常都是好釣點。如果是,就要記住它,經常光顧它。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不容易釣到魚,就是因為不知道好釣點究竟在哪裏。只有經常去,才能夠熟悉。

野釣實踐日記之魚窩的探究 第2張

3.18日 多雲 8-17度(室温14度)

劉塘釣魚4斤。

早晨騎車,戴了手套,感覺很冷。可能夜間冷。應該是比較難釣。為什麼仍然釣得可以呢?主要是找到了魚窩。堰坎中部,投放青草的竹架旁邊,上一次找到一個窩點,今天,還是那個窩點,頻頻上魚。其他釣點無魚問鈎。

“春釣淺”不可全信。也許有水草的淺處可以。今天,魚還是在比較深的地方。3米左右。

3.27日 陰間多雲 6-16度(室温11度)

去劉塘釣魚1.2斤。5條,有兩條共1斤。我只有一條。差點白板。

前幾天倒春寒,室內最低10度,下降了4度。劉隊長説,這幾天草魚沒有起來吃草了,而以前,天天要喂青草。可見,大降温,魚就不活躍了,即使氣温開始回升,水温還沒有變暖。何況今天感覺特別冷。可能夜間温差比較大。

用重墜立漂測了測水深。上次堰坎邊一個釣點上魚特別多,早就想探個究竟。測了這個釣點的前後左右,有一點收穫。該釣點在一個斜坡上,水深大約2.8米。坡度比較大,前後一尺的距離,高度差大約10多釐米。但是在釣點附近一尺多寬的範圍,高度差很小。可以想象,在斜坡上,2.8米水深處有個窄窄的坡度很小的地方,近似於一個小平台。水枯的時候,這裏可能是堰坎基腳水邊的一條羊腸小道。今天僅管幾乎白板,在這個特殊的釣點居然還釣到兩條大板鯽。

在堰坎左邊出水口附近,也去測水深找地勢,找到一個地方,覺得也比較好。一是有一個小平台,二是左邊比較高一些、靠後也比較高一些。靠前、靠右都比較深。但是,今天雖然打窩了,還是沒有魚。下次去光顧這個地方,可能有魚來。

5.11日 多雲 (室温22度)

下雨降温之後,魚不大活躍。上午在老釣點釣魚寥寥無幾。出水口那個新釣點開始上魚了,但是不多。下午戰略轉移,從山坡上繞過去到塘尾,上魚比較多,有4斤多魚。去年10.18日記載的塘尾的那個好釣點(稍微深一點的窪地)恰恰沒有魚了。魚在靠近稀疏水草的比較淺的兩個地方。

諺語説,“春釣淺”。看來這個塘不遵守這個規律,或者説,這個規律不適用於這個塘。早春、仲春,很多次都去堰尾淺處試探過,都沒有理想的結果,對這裏的“春釣淺”產生了懷疑。現在已經到了初夏,才找到魚的活動範圍在淺處。

這個山彎塘的地勢有點特殊。塘尾狹窄、頭部比較開闊,兩邊是陡峭的山坡。山坡上樹木濃密,遮天蔽日。這樣的山彎塘水比較深,由於光照不足,常年陰冷。塘裏的魚情就與開闊地堰塘的魚情有所不同。別的塘春天淺水處温度回升快,它卻依然冰冷如故,只有到了春末夏初才有了春回大地的味道。也只有到了春末夏初魚才游到了淺處。

重温這些日記,對於找“魚窩”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思考:

野釣實踐日記之魚窩的探究 第3張

1)大多數魚特別是鯽魚有羣居的習性

有羣魚嬉戲、覓食的地方,就是“魚窩”、魚道。在野釣環境,並不是處處都能夠釣到魚。我常去的那個山彎塘,10畝有餘,找到的魚窩、魚道寥寥可數。堰坎一邊,長約80米。現在找到的魚窩只有兩個。有的地方,可能有魚窩,但是不便站人不便拋竿,沒有去試探過。比較遠的地方,鞭長莫及,更沒有試探。魚窩不多,更顯得珍貴,更説明找魚窩的重要性。

魚窩就是最佳釣點。找到了魚窩、魚道,在那裏釣魚,當然是頻頻上魚,令人興奮不已。反之,在魚窩、魚道之外釣魚,無論釣技有多高、餌料有多好,不是僥倖碰到幾條,就是兩手空空。為什麼同釣數人,有的釣獲寥寥無幾,有的滿載而歸?除了別的原因外,很可能主要是因為有的人找到了魚窩或者運氣好碰到了魚窩,有的人恰恰與魚窩無緣。

為什麼在經常去的釣場容易釣到魚而到一個陌生的釣場往往容易落空?那是因為熟悉的釣場,已經瞭解了魚窩的分佈,可以直奔好釣點。到陌生釣場,東試試西碰碰,等找到了魚窩,可能太陽快要下山了。在野塘、水庫進行手竿釣鯽魚比賽,肯定行不通。因為,那樣的比賽不是在比技術,而是在比運氣,看誰能夠碰到魚窩。

2)魚窩在哪裏?

有些人已經總結出了很多的經驗。例如説,長釣腰、方釣角、深釣淺、淺釣深、釣陡坎、釣斜坡、釣橋墩、釣樹樁、釣亂石、釣鏵尖、釣水草、春釣淺、夏釣深、秋釣蔭等等。類似的很多經驗,值得參考。但是,侷限於這些經驗卻遠遠不夠。因為,實際情況複雜得多,影響因素很多。

我們能夠看到地形外觀,而對水底地勢地貌卻不能夠一眼看穿。而水底的地勢地貌才是決定是否是魚窩的最重要的條件。因此,找魚窩,需要那些經驗作參考,但是不能夠完全作依據。實踐第一!要試探,要篩選。要試探水底的地勢地貌,尤其是試探哪裏有魚問鈎(試探哪裏有魚問鈎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重要的)。

我找到的堰坎中部靠邊的一個大約1 平方米的好釣點,就是試探到的,而外觀上,根本看不出有什麼特點。10.31日説的好釣點,也是水面上沒有什麼特點,只是水底是有淤泥的斜坡。這個塘是個陰冷塘,塘尾比較淺,春天魚卻稀少,偏偏是到了初夏才好釣魚。這不符合一般的規律。

3)魚窩有一定的穩定性,也有變化

一般説來,魚窩總是在水底地勢地貌有特殊之處或者在有某種障礙物之處。地勢地貌依舊,魚窩依舊。一個好釣場有那麼幾個最好的釣點,那裏經常都是最好的釣點,所以有搶佔好釣位的情況。到一個陌生的釣場,可以觀察哪些釣位是老釣位(草踏平了,地蹓光了)。老釣位是別人找到魚窩的標誌,在那裏釣魚是明智的選擇。

但是,決定魚窩的,不僅僅是固定的因素(地形地勢地貌、障礙物),而且還有別的一些可變因素,諸如季節、氣温、氣壓的變化,水位的升降,人為的因素等等。由於這些因素的變化,導致魚窩也要變化。有的最好的釣點釣效變差了,甚至不上魚了;有的不起眼的釣點又變成了最好的釣點。

去年10月底(室温14度)的那個最好的釣點,氣温比較高的幾個月好釣魚,12月(室温8度)就不上魚了。因為氣温的下降,魚順着斜坡退到更深更遠的地方去了。12月在塘尾找到的一個魚窩,大約1平方米,比較周圍深10多釐米,可能是一個窪坑。

今年5月(室温22度),也是塘尾的那個窪坑,沒有魚了,最好的釣點在它附近的靠近稀疏水草的比較淺的地方。這些實例説明了,季節、氣温、水温的變化影響了魚窩的變化。所以説,找魚窩不要以為可以一勞永逸,還要“思變”,注意季節、天氣、水温等等因素,隨機應變。一年四季在一個釣場釣魚,可以找到不同季節的不同的最好的釣點。到了第二年,如果水位等等因素沒有什麼變化,應該可以參考老經驗。

4)人為的因素對魚窩的作用

電擊、施藥、捕撈等等都會破壞魚窩。有些措施也可以創造魚窩。在適當的地方,多次地反覆地撒誘餌,那個地方就變成了魚的食堂。魚多次進食堂,有了條件反射,就必然經常去那個地方,甚至留戀那個地方。那裏不就成了魚窩嗎。野釣大魚,通常用這個方法。釣草魚,可以扎青草把固定在水中,做成草窩。見草屑上浮下鈎,十拿九穩。

3.21日,我在出水口附近測試了自認為是比較好的釣點,可是等二次、第三次去都沒有釣到魚。皇天不負有心人,第四次去就釣到魚了。我想,恐怕是多次撒窩(喂窩)起了作用。在本來就是魚窩的地方垂釣,每次都喂窩、養窩,良性循環,好釣點更好。

最後,再次強調,在野釣環境,特別是地勢地貌複雜、水深、氣温低的情況,魚窩特別少,找到魚窩也就顯得特別重要。去野釣,應該有“釣點決定成敗”、“找魚窩第一”的思想。到陌生釣場,不要急於固定釣位不要急於打窩。東走走,西看看,測水深,探地勢,找魚口,找老釣位。這似乎要“浪費”不少時間,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在有魚問鈎的地方打窩、垂釣,豐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