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不吃河豚,不知魚之鮮,這魚該如何垂釣?

在我小時候,釣過一條奇特的魚。從出水的瞬間開始,它的肚皮慢慢脹得圓鼓鼓的,還發出一種奇怪的叫聲。我和哥哥不知它是何物,都不敢上去抓它。這時,大伯走過來仔細瞧了瞧,説:“這是河豚魚。拚死吃河豚,説的就是它了。”然後大伯把魚拿走了。我很害怕他會被河豚毒死,但第二天,看到他仍在田裏忙着,這才放心。河豚魚屬於洄游魚類,內陸地區的釣魚人可能知之甚少,但在沿海是一種很常見的魚。

俗話説不吃河豚,不知魚之鮮,這魚該如何垂釣?

俗話説不吃河豚,不知魚之鮮,這魚該如何垂釣? 第2張

河豚準確的表述好像應該叫河魨,古名肺魚,俗稱氣鼓魚、氣泡魚、吹肚魚、雞泡魚、青郎君、刺豚魚等。俗話説,“不吃河魨,不知魚之鮮”,雖然大多數河豚魚都有劇毒,但是肉質十分甜美,特別是日本人寧肯中毒貌似也要吃河豚,隨着日本料理來到中國,河豚魚也收到中國食客的喜歡,在渤海有很多網箱養殖河豚,價格不菲。它與鰣魚、刀魚並稱為“長江三鮮”。另外,野生河豚有毒是因為它們食用有毒藻類,並將毒素以蛋白質的形式保存在身體內。而養殖河豚由於食物本身無毒,所以它們就是低毒或無毒的。

俗話説不吃河豚,不知魚之鮮,這魚該如何垂釣? 第3張

俗話説不吃河豚,不知魚之鮮,這魚該如何垂釣? 第4張

沿海釣魚人很熟悉此魚,因為經常釣到小河豚,也被它鋒利的牙齒咬線折鈎無數。它沒有肋骨和骨盆,也沒有魚類的流線型體型。可以把身體膨脹到原來的二三倍。當它受到驚嚇、打攪或興奮時,它就把水或空氣壓入體內的一個袋子裏,以此威嚇敵人,阻止捕食者的進攻。但無法幫助美化它那笨拙畸形的外表。因為很多人不瞭解它的烹飪方法,所以釣到後放生。

俗話説不吃河豚,不知魚之鮮,這魚該如何垂釣? 第5張

上世紀在珠江流經廣州市區河段常見其蹤影。以小蝦為餌,極易釣獲。河豚中鈎出水,必然將肚子鼓成渾圓,小孩用腳踩,也踩不破。一旦放入水中,此魚雖肚皮朝天,但猛吐口氣泡後一個翻身,就下潛逃之。

俗話説不吃河豚,不知魚之鮮,這魚該如何垂釣? 第6張

垂釣河豚的時候,可以選用手竿也可以用海竿,長度需要根據自己所垂釣的水域深度而定。搭配的主線最好選用1號的尼龍線,子線需要選用1號的防咬線,還要加上鉛墜進行釣底,不需要浮漂,釣鈎選用2號的小鈎。

俗話説不吃河豚,不知魚之鮮,這魚該如何垂釣? 第7張

垂釣中,餌料需要選用蝦仁,或者沙蠶、蝦仁的大小盡量要跟釣鈎保持一致,但是一定要儘量小一點。鉛墜到底後,我把釣組提到離水底若即若離的感覺,河豚咬鈎比較輕微,這時只要竿梢有了種異樣,提下竿子,雖感覺稍重卻不見掙扎抖線,出水後居然見得一鼓脹之白色“氣球”!這就是河豚魚。

俗話説不吃河豚,不知魚之鮮,這魚該如何垂釣? 第8張

俗話説不吃河豚,不知魚之鮮,這魚該如何垂釣? 第9張

再次拋竿,馬上又咬鈎了,祕訣是:鉛墜要離海底若即若離的狀態,然後再稍微往上提時就會咬鈎了,持續咬鈎是不可能的了,但是,能時不時地上魚也是非常有趣的,看到河豚魚鼓脹之魚肚,背面花紋,狀似雞的素囊,十分有趣。釣河豚最好的地方是鹹淡水的交界處,該處水出產之“河鮮”,自然優於淡水,也好於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