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鯉魚如何掌控好遛魚技巧

鯉魚,一個聽起來非常動聽的名字。

垂釣鯉魚如何掌控好遛魚技巧

在我們日常的垂釣中,鯉魚應是最常碰見的魚種之一了。因為鯉魚的生存、繁殖能力極強,所以在野生水面,特別是江湖中,其數量眾多。此外,鯉魚的力道也是令眾多釣友津津樂道的話題。在條件相對較為適宜的情況下,鯉魚的體重一般能夠達到4、5斤左右,大的甚至超過20斤,所以算的上是“巨物”類,給眾多喜好搏“手感”的朋友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然而,碰鯉魚簡單,能夠真正把大傢伙弄上岸卻不大容易,原因就是因為鯉魚的巨大氣力。記得我有一次在超2米深的水中碰見一條鯉魚,還沒等鯉魚露頭,遛了3分鐘,魚還是跑了。後來分析發現,鯉魚中鈎之後,其發力方式和青魚、鰱魚等大相徑庭,它會一點點地往下“鑽”,不給你任何立竿的機會。所以,想釣好鯉魚,上魚之後的“遛魚”非常關鍵。

想要“遛”好鯉魚,最先需要正確地把握提竿時機。釣鯉魚通常是釣底,不像釣鯽魚可以釣浮、釣離底、釣行程等,所以釣鯉魚時,往往反映在浮漂的信號很單一。大鯉魚吃餌穩重,一般會出現頓口、黑漂信號。只要出現有力的頓口、黑漂、斜拉等信號,一般都是鯉魚咬鈎,應當機立斷揚竿刺魚。

在魚鈎剛剛刺入魚嘴之後,魚是不會感覺到明顯疼痛的,只有受到牽制後發覺嘴中有異物並感覺疼痛,這時才開始拼命逃竄。刺魚時,有些釣友力道把握不好,抬竿子的時候能聽見魚線划水聲,會因蠻力而造成大魚脱鈎,有時因為大力揮竿而直接導致切線。遛魚時,要及時將魚牽引出魚窩,儘量避免在窩子中遛魚,防止大魚攪亂窩子而驚動窩內的魚,最好是將魚牽到距離窩子5米以外。

此外,還需掌握好揚竿角度。我們在揚竿繃魚時,雙手抓取釣竿要做到鬆緊有度,靈活控制好雙手揚竿的位置。因為大魚中鈎的瞬間,我們還不知道魚體有多大,只能憑經驗感知魚的大小,有些大魚咬鈎後非常狡猾,遇到“打樁”的情況,切不可操之過急,雙臂要始終保持繃緊狀態,利用魚竿本身彈性和線組拉力繃住大魚。應握住釣竿根部的一節,雙臂一前一後,一上一下,雙臂繃上勁,魚竿不能舉的太高,如果太高則容易喪失魚竿的角度,不利於魚竿發揮彈力作用。

魚、竿、人在遛魚時會形成一定的高度差,遛魚時我們採取的各種身體姿勢變化、揮竿角度轉換都是在削減高度的落差,時而半蹲,時而側身,時而高舉,每一個姿勢都不是徒勞。我體驗,當竿子保持在45°-75°角之間,竿子的承受力最好,但遛魚人體力消耗大,當然這個角度遛魚最穩妥。遛魚時,魚在水中是活的,人更不能站在岸上不動,儘量做到左挪右移、前進後退,時而馬步下蹲,時而弓步前進,理想的遛魚我想就像是“人魚共舞”一樣的美妙。

我就看過不少這樣的釣友,中了大魚後,着急忙慌地往後退,竊以為後退會讓魚靠近岸邊利於抄魚。殊不知這種做法很不得當,因為一旦後退,就會縮小魚在水裏的遊動範圍,魚靠近岸邊後更加猛烈地向深水處逃逸,這樣無形中增加了遛魚的難度,導致魚脱鈎而逃。應該適當留一定迴旋餘地,儘量把魚控制在深水處,進行遛控會更穩妥。

與遛其他大魚一樣,遛鯉魚時也需要注意避開障礙物。因為鯉魚力道大,所以即便體積不大的鯉魚,依然能夠帶來不小的“威脅”。在野外垂釣,自然河流岸邊會有大量的樹枝、水草、蘆葦等。大魚中鈎後非常倉惶,會向生長水草的地方逃竄躲避。在遛魚過程中,要儘量快速避開這些障礙物,將魚牽引至明水域,因為一旦魚逃竄至雜草中,鈎子會掛在草上面,魚線也會纏繞在上面,這種情況下跑魚的機率非常大。

遛魚時,不能和魚正面對抗,不要一味地強拉硬拽,而是採取“敵退我進,敵進我退”的方式,因勢利導,攻守兼備。魚往左跑,竿子往右拉;魚往右跑,竿子則往左傾斜,始終使竿子與魚保持一個傾斜的角度,這樣才能發揮竿子、線組的能力。遛魚時切不可放鬆,特別是使用無倒刺鈎子的時候,鬆勁兒等於放魚逃跑。同時還要防止大魚最後的生死一搏,特別是靠近岸邊的時候,我們會以為魚的體力已經消耗殆盡而放鬆了警惕的心理,結果本來已經沒有力氣的魚,會產生強烈的逃生慾望,往往是背水一戰,奮力一搏,瞬間產生強大的衝擊力,這個時候千萬要小心。在用小號鈎子中大魚的時候,應該儘量保持魚竿直立上揚,筆者在多次實踐中發現,如果倒竿很容易脱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