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漂相形成的原因,以及提竿空竿的原因

鯽魚漂相形成的原因,以及提竿空竿的原因

漂相重要,但是理解漂相形成的原因更重要

釣魚是和魚類鬥智鬥勇,是和魚類比拼耐力,是中魚後的激動的心情,這幾點也是很多釣友喜歡釣魚的原因。

但是魚類並沒有那麼好釣,它們總在不經意間逃脱我們的抓捕,為什麼?因為我們被自己的“眼睛”迷惑了。

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浮漂號稱釣魚人的“眼睛”,會看漂相,不一定了解形成漂相的原因?只有瞭解漂相形成的原因,才會有一個更好的收穫。

鯽魚由於味道鮮美、分佈廣泛,深受釣魚人的喜愛,國內分佈很普遍,基本全國分佈,為底層魚類。

鯽魚吃鈎後的漂相我們釣友都十分了解,那麼問題來了,鯽魚是怎麼吃餌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漂相?

鯽魚漂相形成的原因,以及提竿空竿的原因 第2張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

首先釣鯽魚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釣底,一種是釣浮,垂釣方式不一樣,吃鈎有不同。還有就是為什麼漂相出現後,提竿並沒有魚?咱們來討論討論這個話題。

一、吞食底層餌料:鯽魚吞食水底餌料的時候是頭朝下,尾巴朝上,餌料吞入口內後,會有5個動作。

1)、抬頭、吃餌後抬頭,鯽魚在水底把餌料吸入口內,抬頭就會出現浮漂上浮,也就是所謂的送漂。

或者吃餌抬頭後上浮,上浮後送漂幅度很大,有時候送漂幅度可達到漂肚,也就是大送漂,送漂為鯽魚經典漂相。

2)、遊走、吃餌後遊走,有時候鯽魚吃餌後不抬頭,直接遊走。(線組有時候過鈍,小動作反應不出來)

如果在深水區,浮漂就會黑漂,在淺水區浮漂就會平移,淺水黑漂的情況很少,出現這個動作一般是鯽魚吃餌比較深。

鯽魚漂相形成的原因,以及提竿空竿的原因 第3張

3)、試探、有些滑口鯽魚在發現餌料後,會出現試探的現象,它的試探方式比較簡單,只是吞吞吐吐,吸食餌料不吞食。

浮漂的表現為,上下小幅度晃動,想提竿又怕打不中魚,如果比較專心釣魚的話,會發現浮漂會出現下沉幅度大的情況,可以在動作幅度大的時候提竿。

4)、鈍口、鯽魚頭朝上尾巴朝下吃餌的時候,會出現鈍口的現象,也是釣鯽魚的經典漂相,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漂相呢?

一般釣鯽魚的線組和魚鈎比較小,餌團也比較小,鯽魚能夠輕易的把包括魚鈎的餌料吞入口內,在吞入口內的一瞬間就是鈍口。

5)、靜止、在水温低的時候釣鯽魚,經常會碰到一個現象,那就是浮漂沒動作,提竿後已經有魚吃鈎,很多釣友説“魚口輕”,其實並不是魚口輕一個問題。

子線過長,或者調釣過鈍,在冬季或者水温低的情況下會出現這種情況,水温低,魚類不活躍,吃餌後不活動,造成浮漂沒反應。

鯽魚漂相形成的原因,以及提竿空竿的原因 第4張

漂相不一樣魚情不一樣,魚類吃餌方式不一樣

這5種漂相比較常見,有些是釣鯽魚的經典漂相,我們釣魚中雖然對這些漂相都清楚,但是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漂相,才能調好自己的浮漂,也能起到一個輔助作用。

二、吞食水中層餌料:吞食水中層餌料也就是釣半水,或者是釣行程,吃餌的動作也有5種。

1)、浮漂上下晃動、拋竿入水後魚餌緩緩降落,浮漂翻身,浮漂翻身後沒有完全到位,但是浮漂已經出現上下來回晃動的情況。

浮漂上下來回晃動是鯽魚離底接口後,上下浮動,在晃動幅度大的時候應立即提竿,此時鯽魚已經把餌料吸入口內。

2)、浮漂靜止、拋竿入水後,浮漂沒有到位,就不在降落,這也是鯽魚接口後的一個表現。

為什麼接口後浮漂沒有太大的變化呢?2個原因,一個是子線過長,信號傳遞不到浮漂,一個是鯽魚接口後沒有遊走,碰到這種漂相也要立即提竿,中魚率很大。

3)、黑漂、拋竿入水,浮漂沒有完全到位,也沒有其他多餘的漂相,瞬間黑漂,碰到這種漂相不用説,肯定要提竿。

鯽魚漂相形成的原因,以及提竿空竿的原因 第5張

把握好魚類吃餌方式,以及對應的漂相,才能多釣魚

這是由於水底的魚羣密度很大,魚羣密度大很多魚類吃不到食物,就會出現搶食的現象,搶食的時候最容易出現黑漂。

4)、送漂、拋竿入水後,浮漂沒有完全到位,也沒有多餘的漂相動作,直接浮漂上升,有時候能上升到漂肚。

這也是鯽魚搶食的一種表現,、鯽魚搶食餌料後,會改變泳層從而來到水中層,也就造成大送漂的一種漂相。

5)、吸入、吸入是鯽魚吃鈎的經典漂相,不管釣半水,還是釣底都會出現吸入餌料後鈍口的現象。

鯽魚吸入餌料後,會出現浮漂急速下降1-3目的情況,(魚類大小不一樣,鈍口目數不一樣)應立即提竿。

鯽魚漂相形成的原因,以及提竿空竿的原因 第6張

把握浮漂的狀態,根據魚類吃餌的方式作出調整

有些釣友在釣魚中沒有注意魚情的變化,魚兒由於天氣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已經離底上浮,上浮後出現這5種變化,根據漂相判斷魚兒吃餌的狀態,從而做出調整。

三、為什麼有時候漂相明明很好,提竿的時候卻沒有魚,難道真的是小魚鬧窩?不一定!

明明看到浮漂動作很好,然而提竿後不中魚,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小魚鬧窩,只是鯽魚的個體比較小,或者餌料的狀態,或者調釣有問題。

1)、比如:鯽魚過小、由於現在資源的問題,魚類的個體越來越小,即使分佈最普通的鯽魚,也很難長大。

有的地方鯽魚很小,2條鯽魚沒有1兩重,釣這種小鯽魚浮漂出現動作後,提竿沒有魚,並不是小魚鬧窩,而是目標魚太小。

2)、比如:調釣過靈、野釣的時候,有些釣友總覺得調靈釣靈效果好,有動作就提竿,但是往往空竿很多。

鯽魚在水底遊動的時候,尾巴或者身體會撞到線組,調釣過靈的時候浮漂已經有了動作,或者鯽魚吃餌在試探的過程中,浮漂已經出現大動作,提竿造成空竿。

鯽魚漂相形成的原因,以及提竿空竿的原因 第7張

鯽魚過小,很容易造成空竿

3)、比如:餌料過硬、有些釣友釣魚中,總覺得餌料入水就化了,不好用,從而添加大量拉絲粉,或者揉打餌料時間過長,造成餌料過粘。

餌料過粘,餌團過大,在水底短時間也不會霧化,也不會散落。魚類吃餌的時候不好入口,從而導致有魚吃鈎,但是提竿沒有魚。

最簡單判斷餌料過粘的方法是,提竿後魚鈎上還剩下一大坨,魚鈎上殘餘一點點餌料效果比較好,餌料既不能太黏也不能太散。

4)、比如:調釣過鈍、有調漂的時候沒有注意漂相的變化,離底調2目釣4-5目,這就很容易造成鉛皮躺底。

鉛皮躺底,在子線過長,或者沒有釣滑鉛的情況下,有魚吃鈎的動作也看不出來,甚至魚類吃鈎後已經自行吐出魚鈎,漂相也沒有變化,從而收穫差。

5)、比如:魚鈎、線組過大、釣魚的時候總想釣大魚,總覺得線組過小,魚鈎過小,承受不住大魚的拉力,從而採用大鈎大線。

其實野外沒有那麼多大魚,真正野釣一年也碰不到幾次大魚,主要還是鯽魚為主,這麼大線和魚鈎,小鯽魚肯定吃鈎慢,甚至不能完全吞入魚鈎,提竿後空竿。

鯽魚漂相形成的原因,以及提竿空竿的原因 第8張

把握魚類是怎麼吃餌的,能夠起到一個輔助作用

浮漂有動作後提竿沒有魚的原因有很多,只是這5種比較常見,釣魚的過程中多注意魚情的變化,多注意浮漂的變化,根據垂釣環境,根據魚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垂釣方式才是最好的。

綜合:我們釣魚中對於漂相的變化都比較理解,但是隻有理解魚類是怎麼吃餌,才能更好的根據魚類吃餌的方式,適當調整漂相的動作。

也就是説長時間不中魚,或者提竿掛到魚,或者浮漂沒有動作已經上魚,這就需要釣友自己把握。

或者根據漂相的變化,判斷當天的魚情是否活躍,然後根據魚類的活躍程度,適當做出調整,從而釣獲更多的鯽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