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時節手竿釣鯽魚的釣組選擇

低温時節,尤其是冬季,鯽魚少動少吃且吃口變輕,如何應對這種魚情?眾所周知,在調釣目數一定的情況下,大漂、粗線、大鈎釣組傳遞信號稍遲鈍一些,小鈎、細線釣組則稍靈敏一些,針對低温時節鯽魚的輕口,我們應該用很靈敏的釣組加以應對,放大吃鈎信號,使漂相更清晰,增加上鈎率。

低温時節手竿釣鯽魚的釣組選擇

鯽魚屬小型魚類,高温天氣時,我們用0.6和0.8號主線配0.4號子線就能應對,在調釣正確的情況下,即使浮漂用得稍大一些,一般也不會影響信號的傳遞,不過,在隆冬季節鯽魚吃口很輕時,這樣的釣組就稍顯遲鈍了,會使漂相變得似是而非,讓人拿捏不準。依我多年冬釣輕口鯽的經驗來看,低温時節宜用0.4 - 0.6號主線配0.2- 0.3號子線,9 -13目細身細硬尾蘆葦漂,漂身直徑在5毫米左右,這種細身漂自重輕,吃鉛大,很靈敏;鈎子宜用0.8 -2號細條袖鈎,這種鈎子鈎條細、重量輕,便於鯽魚吸餌入口。

低温時節野釣時,由於近岸水位淺、水温低,鯽魚多喜歡遷居深水區域,所以玩傳統釣的釣友需配置8 -10米甚至更長的長竿,以適應釣深釣遠的需要。同時,為了減輕疲勞,釣者應量輕較的碳素釣竿。如果釣明水,釣者可以選擇相對稍軟的竿梢,軟竿梢可以增強中魚手感,也可以減輕釣線的負擔;如果釣有水草的水域,考慮到中魚後無法遛魚,可選擇相對稍硬的竿梢,直接將魚“飛”出水,降低跑魚風險。

為了保持較好的靈敏度和隱蔽性,釣線以細為好,一般以0.6 -1.0號為佳,當然,如果鯽魚個體較大,當以不斷線為原則。水温低時魚的開口小,應選擇號數偏小的魚鈎,一般用3-4號鈎即可,鈎子是否要帶倒刺,要根據用餌類型和垂釣方法決定--如果用商品餌釣明水則無需倒刺,便於摘魚;如果用蚯蚓或紅蟲,則用帶倒刺鈎。

浮漂的選擇要根據垂釣環境來定,釣草區或深淺懸殊的釣點用散漂較好,既方便下鈎,又省去頻繁調漂的麻煩。一些漁具店為了吸引顧客,常幫釣友拴釣組,不過,他們所用的散漂多是大顆粒彩色漂,配圓形咬鉛墜子,線也用得很粗。我認為,這樣的釣組適宜釣500克以上的大型魚類,野釣100克左右的鯽魚明顯不合適。具體來説,第一,浮漂越大,所配鉛墜就要越大,拋竿時稍不注意,入水的聲響就很大,容易驚魚;第二,線用得過粗,水涼容易使釣線變硬,喪失靈敏度,冬季鯽魚吃口普遍很輕,粗線、大漂、大墜很難反映魚訊。

低温時節手竿釣鯽魚的釣組選擇 第2張

我在玩傳統釣時,如果釣200克以下的鯽魚,常拴一套小巧的自制釣組,即用細的白雞毛梗作浮漂(沒被開水燙過的),每粒浮漂剪鹹1-2釐米長,共穿3-5粒;鉛皮要用最薄的,或用砸薄的保險絲,便於隨時增減調漂;釣線用0.6號左右的,鈎子用3號袖鈎或2-3號伊勢尼帶倒刺鈎。使用這套釣組時,只要調釣正確,釣小鯽魚很靈敏,釣友們不妨一試。

使用台釣法垂釣時,為了滿足釣遠釣深的要求,至少要用5.4米釣竿,線組為0.6號主線配0.2- 0.3號子線,浮漂以11 -13目的長身鯽魚漂為佳,可以略粗一點,以便觀漂。針對低温季節鯽魚吃鈎無力的情況,我習慣用2-3號袖鈎,它鈎條細、重量輕,便於鯽魚吸食。總的來講,不論是傳統釣釣組還是台釣釣組,都要遵循一個原則,即在滿足拉力的前提下,整個釣組配置都要實現小、輕、細——靈敏至上。如果你確認水中有“重量級”對象,再請“重武器”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