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叢釣大鯽魚時釣位和窩子的技巧

蘆葦是生長在自然水域淺水區的挺杆植物,它每年春季時生長,秋天時枯萎。在深秋時節,蘆葦被收割以後,在水中還剩下一節根部,到了早春季節,靠近岸邊的淺水中的蘆葦和一些野生的雜草開始萌芽生長,這給野生鯽魚提供了充足的養分和温牀,我們在野釣鯽魚時當然要選擇這種釣位啦。由於枯葦茬和剛剛生長的嫩芽、水草,在充足的陽光照射下,周圍的水温會比較高,而且這種蘆葦叢中各類的食物都非常豐富。過冬以後的鯽魚急需一處温暖的地方來攝食,補充丟失的能量。所以蘆葦叢正是春季垂釣野生大鯽魚的最好釣場之一。不過這種蘆葦叢生的地方,也會給大家造成不小的麻煩,比如掛鈎、不好下竿、鯽魚逃竄時不好遛魚等等,所以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春季在蘆葦叢附近釣鯽魚如何選擇釣位、如何搭配釣具,還有就是如何選擇適宜的釣法。

蘆葦叢釣大鯽魚時釣位和窩子的技巧

一、蘆葦叢邊的好釣位

同樣是春季在葦茬叢中釣鯽魚,釣位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情況下,選擇釣位主要是根據蘆葦叢面的形狀、面積大小和分佈的稀密等情況來選擇,面積較大的淺灘水深在30~50釐米的釣位,鯽魚的窩子儘量設置的遠些,但不宜超過竿長,葦茬若是沿岸邊條狀分佈,寬度不很大,應將窩子選定在靠近深水的前邊沿10~20釐米(不可過分遠離葦草邊沿)。釣位周圍的蘆葦過密也不行,過密的葦茬中鯽魚很難通行和聚集,也不便於下鈎。蘆葦過於稀少而且釣位裏岸邊太近的話,會讓進窩子的魚兒發現人影和竿影的晃動而易驚散魚羣。根據“稀釣密、密釣稀”的原則來選擇釣位,最好將窩子選擇在葦草疏密相間之處。鯽魚的窩子處有一兩條寬七八釐米、十多釐米的通向前方(左前方或右前方)明水區的通道型釣位則更佳。這就好比一家大飯店開設在四通八達的交通大道旁,何愁引不來貴客吃飯住宿。這樣的鯽魚窩子一次做三四個、五六個供垂釣時篩選,以求達到最佳的垂釣效果。但要注意選擇釣鯽魚的釣位時,窩子不宜過密、過集中,一般窩子之間的距離保持4米以上,以防垂釣起魚時發出的聲響,或鯽魚脱鈎逃竄而影響鄰近窩子裏的其它鯽魚。

蘆葦叢釣大鯽魚時釣位和窩子的技巧 第2張

二、蘆葦叢邊適合的釣具搭配

春季在葦茬叢中下鈎,為了防止脱鈎跑魚,必須在大鯽魚咬鈎的第一時間裏一挑而上,不給它在水中掙扎逃竄之機。最好選用6~8米中、硬調手竿,視釣位水域深淺情況,主線選用長80~120釐米的0.8~1.5號優質線,腦線配0.6~0.8號,長約20~40釐米優質尼龍線,3~5號伊豆鈎或伊勢尼2~4號鈎。為了減少魚鈎掛底和線纏葦莖的機率,鈎組使用單鈎為妙,小墜輕漂。小墜用20號電工用小保險絲,在縫衣針上繞數圈即成。鈎組的配置關鍵是漂墜的配置,方法是主線上穿四粒散子漂(不宜過多),漂粒長8~10毫米。春季釣鯽魚調漂時,鈎上不要裝釣餌,漂入水2粒,上浮2粒,魚鈎剛好觸底,垂釣時掛上釣餌浮漂沉入水中3粒,水面浮1粒,魚鈎直立水底,墜懸水中。如果配置不當,墜過重了易將鈎餌墜入污泥、沉葉、草莖之中;太輕了餌鈎沉不住,投竿時稍有一點風,魚鈎便難以投入窩子。

三、適宜蘆葦叢邊釣鯽魚的釣法

春季垂釣鯽魚時不可採用“守株待兔”的笨辦法,要經常不斷地輕提慢拖引逗大鯽的注意力,引誘鯽魚吞鈎,如果下鈎十幾秒鐘不見漂動就要輕輕地將鈎餌提起再緩慢地放下。不停地“引”和“逗”是春季葦茬叢中垂釣大鯽的關鍵所在。如果引逗三五分鐘仍無魚問鈎則應挪一個窩子繼續用上述方法垂釣。獲魚多少另一個關鍵是觀漂和提竿,觀漂的過程中要注意大鯽魚咬鈎的體徵。在葦茬中垂釣一般窩子的水位都不太深(30~80釐米)。水深在50釐米以內的,大鯽魚吞鈎的漂相多為黑漂和點動後平移,送漂較少。水深超過60釐米鯽魚吞鈎送漂偏多,偶爾也會出現黑漂現象。不管是送漂還是黑漂,漂幅升降的速度慢而沉穩者十之八九是大鯽魚咬鈎,快而急則多為小鯽魚吞餌所為。在提起釣餌逗引魚咬鈎的過程中,往往還會出現浮漂久久不往下沉,或沉入一粒後再也不動了,這是大鯽魚在水域的中、下層接鈎所致,此時釣手應根據釣餌的大小、水位的深淺,選擇提竿時機,遲了魚則會拖着釣餌竄向旁邊的草縫中去,或是吃到鈎尖、柄後吐鈎而去。若是浮漂很快地被拖入水中,多是小雜魚搗蛋所為,應迅速向相反方向提竿,以防魚鈎被小魚拖入水草中去,造成掛鈎而損鈎斷線,還會影響進窩子覓食的魚羣。

蘆葦叢釣大鯽魚時釣位和窩子的技巧 第3張

當從浮漂的漂相中知道魚兒吞鈎了,應立即提竿,提竿時應保持線與窩子水面垂直,提魚出水的速度要穩而快,不讓魚兒在水下游竄,更不能讓中鈎的大鯽魚因提竿不及或提竿過慢竄進附近的葦茬之中,纏在(或鈎上)葦稈葦根之上,造成損壞釣線斷鈎的危險,還會驚散窩子裏的其它鯽魚。

上我們介紹了一些春季在蘆葦叢邊釣鯽魚的方法,除了這些之外鯽魚餌料也是很重要,有興趣的釣友們一定要多積累一些綜合的技巧哦,這樣我們就能有的放矢的釣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