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亞收餌基本操作手法探討

有些路亞是需要猛力撞擊水面,也有要做到輕飄飄地落入水裏,有些路亞則在落水後就得立馬收線,或者是重複地收回來再投出去,有的卻是要稍待片刻之後,才依照現況或快或慢地回收...

我們不妨先將拋投部分歸納為前置動作;由此可見,頻繁的收放之間不就是釣者攻略尺度的顯現?在我以往處身於劇烈的競賽場上,確實是以旁邊釣手的拋投動作,來忖度他的欲為,以他的收餌手法揣測出他的心思;這篇文章討論的重點是retrive收餌(暫譯)

路亞收餌基本操作手法探討

將lure拋投出去等落水之後,接下來就是釣手操作釣組的程序,在這裏為什麼要説是收餌的程序?而不説是將lure收回來的動作呢?因為我們能夠由此界定出其中的思維、模式,是具有效果亦或是毫無意義的例行動作,這完全取決於持竿者是否具備完整、正確的概念?操作手法是否合乎於境況的邏輯?這些都將和以下所要探討的內容有着絕對的關係,就是收餌該有哪些不可或缺的基本理性訴求?以及各項動作上的實質意義是什麼?

重點是每種魚的攝食習慣與方式都不盡相同,所以除了要考慮到各魚種之間的不同習性,同時也需要將他們所處的環境列入考量,不妨舉個很常見而又明顯的例子:海面附近的魚和海底礁石附近的魚,他們的攝食行為就會有很大的差異;淡水水域像是bass在亂石區的攝食行為,跟在水草區就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許多其它外在因素的變化;類似的例子就會變得更加的繁複,絕對不能以簡短的説明來做搪塞,這裏也就先不作詳談。

當bassboat減速馬上就要進入標點的時候,最關心的應該是釣組是否裝備妥當吧?

首先要有個觀念,就是如果只是單純的收回來,我們暫時把這樣的動作叫做收線,因為在此我們將收餌定義為,不只是將拋投出去的lure與魚線收回來而已,是技巧性地應用收線的角度、速度...,適時配合竿身上的action,例如竿先的抽動...,而營造出帶動釣場氛圍的節奏;但對於實際餌生物生活在水底下的行為動作,我們到底對它們的瞭解有多少?在於操控模擬方面又掌握了多少?

模擬餌生物的動作可粗略地分為三大類

a.主動行為

b.被動行為

c.非自主行為

餌生物的攝食動作,説明的是它想要吃的慾望,就是最直接的主動行為;蝦子受到驚嚇向後彈跳的動作,要不是受到外力威脅的話,該不會有主動逃命這樣説法的吧?就是很明顯的被動行為;餌魚那垂死掙扎的大幅度竄遊,這種情形是表示餌魚受傷或病情,已經嚴重到無法自主正常的舉止,就是頗具代表性的非主動行為;實際釣場上是什麼樣的境況?該選用哪些釣組?使用什麼lure做哪些收餌動作?這些才是考驗釣者智慧的重點。

路亞收餌基本操作手法探討 第2張

六種基本收餌動作

1)扯動lure--twitch

這是西式魚法中可説是最基本,也最經常需要去用到的操作手法,在西方國家的初學者,他們只要一聽就也大概理解;但是類似單字要解釋出它們用於釣魚方面的意義,對我來説還真的是有相當的難度,因為找不到相關的文獻可供參考,我也僅能盡力而為的做解釋;我覺得這是個短距離的拉扯動作,並沒有力道的大小.距離的長短.拉扯的次數以及方向的限制,雖説這是個連新手都很容易做到的動作,但要做得好做出那有個味道得話,還真的有點難度的。

2)抽動lure--jerk

這與扯動擬餌就有很明顯的不同,在施行這動作的時候,不僅是需要較為長足的力道,將擬餌帶出較長距離的行進動線,才會在抽動的過程之後,顯現出特殊的動作與音效,是長久以來lure界公認的高難度誘魚技法,是使用於對付警覺性高又容易驚嚇的大bass;我舉個例子可能就會讓您更明白些,我們如果採取坐姿兩退交叉,然後在輕輕地膝蓋上敲一下,小腿就會很自然的做出彈起的動作,英文名稱叫做kneejerk膝肘反應;換個角度,這手法是不是含隱了許多技法上的逆向思維?jerkbait就是個非常鮮明的例子。雖然在國內市場已有看到類似的商品,但我確定在國內深諳此道的人不多,或者該説是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概念。

3)滯留lure--pause

我在其它的地方也是經常都會提到,在處理lure動與靜之間拿捏的技巧,就是從心所欲而做到動靜不失其時,這一時的靜態,是為了下一時的動態做好準備的工夫,前面所表現的是什麼樣的動態?也就烘托出怎麼樣的靜態氛圍;在使用雷蛙作釣黑魚時,就會使得釣手的程度表現無遺,水平較差的釣手,甚至要讓黑魚追咬好幾次,才着鈎或且還將黑魚給嚇跑,就是不懂得慎靜其中的道理。

路亞收餌基本操作手法探討 第3張

4)潑水動作--pop

談到這個單字之前,我必須要講的就是在名稱的翻譯方面,我們不能夠再太過於馬虎,像是popper這個字的源頭就是pop,國內有許多人也不先弄清楚怎麼回事,就跟這人家管popper叫做“波扒”,而完全忽略掉這個誤謬音譯背後的意義指涉;

也許有人認為明知這些為手民之誤,何須如此認真?但總覺得錯譯的結果,不僅是糟蹋了自誤誤人的學習機會,連原創的意寓也都被貽害了;其實popper這單字名稱就已經很明確的告訴我們,是要藉着急促的拽餌動作,所激出的聲響和水花,讓目標魚產生追咬的反應;類似將popper翻譯成”波扒”的字眼,着實就是以文害意不得不慎。

5)飄蕩lure--dfift

記得有人問過我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就是為什麼那些使用wacky釣組的人,站在水邊一動也不動的專注於水底下的狀況,那是因為他們的耐心很好嗎?當時我給他的回答是:難道你又看見過會游泳的蚯蚓或蛞蝓嗎?這技法主要是跟隨釣場實際境況應變,有許多大自然的情況下,餌生物也會失去原來的活動能力,就好比不會游泳的人突然落水,會是個什麼情形?所以這種收餌方式,真的給了我們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重要的是使用者是否察覺自己所使用的lure,在水中與魚互動的狀態?或者只不過是在做收線動作罷了。

6)遊動lure--swim

可以很簡單明確地説出swim的意義,但是卻很難操控出餌生物行動的節奏,因為在這方面要做得好的話,還必須整合出其它的收餌技法,才有可能使得lure呈現出,持竿者所冀望的泳姿;提醒有心深究的朋友,收餌看似以我們的動作呈現出擬餌的動作,更深層的意義是否也就是,藉着lure在水中的動作,牽動我們做出的相對應的收餌動作;spinner bait使用於競賽場上和休閒釣遊,會有那些不一樣的操控手法?不就是最佳的例證。

面對這典型的標點,下意識裏是否早就架構好了攻略模式?若是曾經在現場看見過此君SPINNER BAIT的操作手法,肯定會讓人再次確認,收餌的基本原理絕對是馬虎不得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