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浮游磯釣的釣點選擇技巧

理想的磯釣釣點有何條件?暫不考慮魚種優劣、魚體大小與數量多少,單就環境狀況而言,我個人認為以下幾點是應該注意的:

一、釣座高度應在2.5米~5米之間,人在這裏容易進出與駐足,且不易被風浪襲擊

二、磯際深度應該在3.5米以上,垂釣範圍內的水深不應超過15米

三、磯際水流暢通或有適當浪腳,有明顯白沫帶者更佳

四、磯際水流或浪腳能夠造成一條持續的反撥潮

五、離釣座不遠有旺盛的沿岸流

六、在磯際或反撥潮、沿岸流的路徑上,海底有發達的暗礁、溝坎

七、附近有沿岸流撞擊暗礁或穿越溝坎時形成的迴流帶

八、反撥潮會與沿岸流交會,造成持續存在的潮目區

九、水面上不會總刮跟水流方向和速度不一致的強風

十、釣座下方沒有容易刮斷線組的暗礁

具備上述條件的地方就是極佳的釣場了!不過要想找一個十全十美的釣場實在很難。事實上,能擁有過半數條件者就足以紅透半邊天了。

深度剖析浮游磯釣的釣點選擇技巧

或許有些釣友想知道,為什麼具備這些條件就能成為好釣場?簡單解釋一下:

釣座高度是從操控靈活性、避免風浪侵襲與抄魚方便等角度考慮的;水域深度是為了符合浮游磯釣的釣組、誘餌、技法之需求;磯際水流、浪腳、白沫帶等和魚羣覓食地點、時機及活躍與否直接相關;反撥潮是海中食物、誘餌以及釣組運動的重要路徑,對魚類來説就像是送食物上門的專車。

沿岸流帶來良好的水體交換與新的魚羣,還會為魚羣帶來新的食物;迴流帶與潮目區讓食物在小範圍內打轉,因此成為魚類進食的餐廳;暗礁、溝坎給魚類提供良好的隱匿場所,同時造成獨特的水流變化,為行家提供了發揮技術、狙擊大物的空間。

少有強風乾擾則操竿控線更輕鬆,釣者能順利駕馭釣組完成動作;至於腳邊不要有很容易割斷線組的暗礁,應該不用解釋了吧?如果進一步把範圍縮小,只考慮魚類活動區域的話,我們還可以從上述條件中歸納出三個最重要的磯釣釣點類型,即白沫帶、暗礁外圍、潮目區。這三種環境各有特點,魚羣和釣組在不同情況下的活動也會有所不同。下面就逐項討論這些問題。

白沫區的成因:當海浪衝擊岸壁後,海水會夾帶大量空氣反衝回去,這些空氣在水中變成無數小氣泡,於是就形成了大片白泡沫。白沫區的影響範圍在海水錶層,所謂的表層到底是什麼概念?這就要看波浪大小與巖壁形態了。通常情況下,浪越大、海岸越陡峭,形成的白沫區就越寬廣,深度也就越大。

潛過水的人都知道,從水下看白沫區是略呈半碗形的:越靠近巖壁處的小氣泡被海水反衝力量帶得越深,但因為空氣的比重遠比海水小,這些氣泡會不斷翻騰着浮向海面,所以離岸壁越遠的地方泡沫影響深度就越淺(如圖)。

暗礁區在海底,形態各異,所造成的水流變化也難以捉摸:有時使海水轉彎,有時又造成迴旋;有時使流速減緩,有時又會加快流速(例如當大股水流受暗礁阻擋而從小溝隙中穿過時)。惟一可以確定的是:這些變化都發生在暗礁外圍,也就是靠近海底的範圍。這裏是魚羣最常聚集的地方,魚羣在這裏覓食、休憩、繁殖和躲避敵害,當然也是釣者不能忽略的重要釣點。

潮目區是由兩股以上不同海流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水域。它多發生在海洋的中表層,但通常離岸有一段距離。至於所謂的中表層是多深?離岸距離到底多遠?那就要看海流的強弱、規模、影響深度和離岸的距離了。

有些釣場的潮目就在岸邊,有些卻遠到根本不可能利用它;有些地方的潮目相當明顯,誘餌和釣組漂到那邊就會停滯下來原地打轉,釣者也很容易從海水錶面紋路看出其所在。但有些地方潮目又十分微弱,看不出來也不易掌握。更麻煩的是,潮目這玩意並非固定不變的,它會隨着潮水轉換而改變位置、範圍、甚至有無。

白沫區對於魚類來説,除了有海浪衝刷岸壁所帶下來的食物外,還能提供相當好的遮蔽效果,因為大片白泡沫會阻擋空中鳥類的偵查與襲擊,所以很多魚種都會跑到這裏來找東西吃,有些眼力好的魚兒如白毛,甚至更會直接衝到礁邊搶食。

白沫區的特徵是近岸處海水會夾帶大量空氣,稍外圍卻是大股大股的白泡沫不斷翻騰上湧,整個範圍內的海水攪動得很劇烈,食物也跟着海水快速漂移。因此魚兒通常會守候在白泡沫區的下方,一發現食物蹤跡就立刻挺進攫取,咬到後再鑽回深處享用。基於這樣的特徵,釣者就可把誘餌打在浪腳下,甚至可以直接打在海浪撲得到的巖壁上,利用海浪把誘餌帶下去,再將釣餌混入誘餌水團中騙魚上鈎。

暗礁區是魚羣躲藏的地方,也是水流受地形干擾後產生變化的所在。在這裏,順着潮流漂行的食物往往會被捲到暗礁背後去打轉(如圖)。因此對魚羣來説,“守株待兔”是比“主動出擊”更省事和划算的覓食策略。針對這一特性,釣者要想在這種地方下竿就應掌握水流的搬運力量,將誘餌和釣組同步送入暗礁區內,並駕馭釣餌去尋找魚羣所在。

但如何駕馭釣組尋找魚蹤呢?其實並不困難,因為潮流總是會在暗礁周圍和背後形成吸引釣組的水流,而魚兒為了吃食早就躲在暗礁背後了,所以只要你的釣組抓到了那股水流,也就自然會找到魚羣了。

潮目區是海洋中的天然食物輸送帶,也是魚羣尋找食物的當然場所之一。白沫區是十分貼近岸邊、與波浪關係較密切的場所;暗礁區是稍微離開海岸、跟沿岸水流關係比較密切的環境;潮目區則是離岸更遠(一般來説)、受外海洋流影響更顯著的區域。

在潮目區,魚類的覓食策略是介於守株待兔和主動出擊之間的。它們通常會先呆在藏匿之處,發現水流把食物帶進潮目區後,就會離開隱蔽衝入“水團”。更有意思的是,如果食物能夠持續進入潮目區,它們會長時間留在這裏盡情搶食。所以在這類釣點下竿時,釣者必須設法利用潮流將誘餌配送到潮目區去,進而把釣組也同步送達該處,以釣取被誘集過來的魚羣。

説到這裏,相信有經驗的釣友已經可以看出:上述三種場合的下竿對策,其實就是日本人所説的“誘釣同調”。

有人以為,所謂“誘釣同調”就是指誘餌要和釣組同步,而磯釣釣組的代表就是那枚丹錐浮標,所以便把誘餌往浮標所在之處猛打,並且以能夠直接命中丹錐為技術高超的象徵,對之沾沾自喜不已

錯啦!誘釣同調講的是釣餌要跟誘餌在恰當的地點、恰當的時機會合,而這“恰當”二字,當然指的就是魚羣受誘餌吸引聚集之處,以及胃口大開爭相吃餌之時了。

換句話説,誘餌不是不能直接往丹錐所在位置打,但這麼做是有條件限制的:你必須確定當時的流況、浪勢、風向以及自己的操控技巧,能夠使打到丹錐的誘餌跟下方的釣餌一起運動,並引起周遭魚兒注意而咬上釣餌,這才是功夫所在。

言歸正傳,白沫區海水攪動得相當劇烈,同時又有大量向上湧升的氣泡,因此誘餌的黏性要高一些、比重也要大一點,並應格外講究撒誘餌的時機。基本技巧是:必須配合海浪起落,趁浪腳湧到最高點時撒下,這樣誘餌才會循一條大致固定的路徑直接被退下的海水帶向深處。反過來説,假如你在波浪正要撞上岸壁或已經退下去且正在醖釀下一波上衝動作的時候拋撒,誘餌必然會被衝得七零八落,如此一來不但難以誘集魚羣,甚至還可能把它們都給誘跑了!

當你覷準時機撒出誘餌之後,接下來就是要設法讓釣餌也跟着那條路徑移動,但一個人只有兩隻手,要同時做好拋竿和撒誘餌動作幾乎不可能,怎麼辦?簡單!你不妨先將釣組拋入水中,暫時提着竿子不讓它漂走,然後看浪況打下誘餌,之後再放線使釣餌跟着誘餌一同漂出去。此時需特別小心控竿,避免釣組掛底。

暗礁區外圍的水流狀態也相當複雜,如果隨便亂打誘餌的話,同樣會弄巧成拙。釣者必須先找出一條比較固定的水流——通常是反撥潮或沿岸流,並設法弄清楚在其流動路徑上是否有比較好的暗礁結構,若有,就可以利用這條水流來攜帶誘餌進入暗礁區域,然後誘集魚羣、引它們上鈎。

對付暗礁區魚兒的誘餌,比重可稍大些,黏性不要太強。拋撒要領是先確定水流速度與誘餌下沉速度的相對關係,而決定拋入的位置需接近暗礁區,以免誘餌過早沉到海底或漂過了標點。在拋投釣組的時機方面,能夠根據誘餌何時被捲入暗礁而定最好,不過這要求並不十分嚴格——暗礁區內本來就是魚只等食物送上門來的場所,即使落單的一隻蝦子(指鈎上的釣餌)也很能引起目標物的覬覦,因此如何掌握暗礁區的吸引水流更顯重要。

潮目區海水攪動通常不是那麼激烈,釣棚也不需要太深,可是因為標點多半離岸邊較遠,又有潮流不斷影響,所以誘餌不必太重、太沉,但黏性要稍強些,否則漂到半路就會被衝得無影無蹤了。

想釣潮目區,撒誘餌要注意兩點:首先是如何讓它順利漂進目標區,其次是如何讓這些誘餌發揮集魚效果。要達到這兩個目的,第一當然是誘餌的化學性質(關係到它能否吸引魚羣)和物理性質(與能否維持到潮目區而不散掉或沉底有關)必須講究,然後是注意撒的位置、時機跟份量。

簡單來説,你必須先了解潮目所在位置,然後找出最方便運輸誘餌進去的那一股水流,再以少量、持續的方式拋撒,免得它們散得太開、分佈太廣,如此才能順利達到誘集魚羣的目的。看起來有點抽象對不對?其實並不會太麻煩,你只需觀察釣組在海中的移動狀態,就不難掌握潮目在何處、哪股水流能用來攜帶誘餌了。

許多人有過這樣的經驗:同一釣點有若干人在垂釣,大家用的裝備、釣組、餌料都差不多,但魚只就是比較會咬某一兩個傢伙的鈎子,好像別人的浮標都壞了或釣餌有毒似的

有些狀況是,當你照自己的意思或別人教你的方法認真垂釣時,往往等了半天都沒消息,但就在低頭點煙或轉身跟別人閒聊的時候,竿子卻被水下大物猛地拉了下去,然後又因為你沒來得及揚竿作合,結果還是啥也沒釣到

這些問題的根本多半跟操竿控線有關。也就是説,恰當的控線才會帶來美好收穫,不恰當的操控就只有等運氣來決定輸贏了!

那什麼是恰當的操控呢?就本文討論的三種釣點環境而言,基本觀念都是尋找吸引水流。三種環境吸引水流出現的原因不同、位置不同,對垂釣的影響也不太一樣,所以操控方式當然也就各有不同。

在白沫帶,吸引水流主要發生於靠近岸邊的區域,這是因為波浪撞上巖石後,大量反衝回去的海水帶有慣性力與重力作用,使得釣組在此區域內迅速被壓入深處;但同時存在的大量白泡沫(即氣泡),卻會在稍離開岸邊時——也就是慣性與重力的影響減輕時——開始向上、向外翻騰,因此進入深處的釣組也很快就會被卷出去。

不過假如白沫區有反撥潮存在的話,你將會發現:這條往外流的海水卻不那麼明顯的向上翻騰,而是持續往外拖出去,所以喜歡使用輕巧釣組且技術夠好的人,可以從反撥潮形成之處下竿,然後一路駕馭釣組循此途徑探尋魚蹤。

那技術還沒好到那個程度的人怎麼辦呢?第一,你若能接受輕巧釣組,可以在鎖定磯際水流下壓的範圍施釣,操作時竿尖指向水面,將釣組拘束在不被氣泡揚起的區域內即可,但須小心避免掛底。第二,如果對輕巧釣組沒啥信心,那就乾脆用大丹錐加重鉛,然後把攻擊目標放在白泡沫翻起的區域,靠重鉛壓深子線,狙擊躲在白泡沫下的魚羣。

在暗礁區,主要的吸引力量發生在兩種時候:一是水流撞擊暗礁後繞行過去的過程中;另一個是水流在暗礁後形成的迴旋帶。這兩種情況雖略有不同,但卻是連續發生的,所以在垂釣時可以把它們視為一體,運用同一個操竿技巧控制釣組運動。方法是採用恰當的丹錐釣組,順着反撥潮或沿岸流放入,然後稍微帶線保持釣鈎在前、浮標在後,等釣組抓到吸引水流的時候,就讓它輕輕被吸下去——此時別怕鈎子掛底,但仍須適度帶住線系,運用竿先去感受水流的細微變化,並藉此掌握魚咬鈎時的動態。魚咬鈎時的動態?沒錯!有魚來咬時,你真會直接感受到那股震撼的力量,這個時候看不看浮標已經不重要。一般人比較會有疑問的是:到底吸引水流在哪裏?

這一點事實上也不必多慮,因為只要用了下潛阻力足夠小、符合流體力學的丹錐,並且水流之中確實有暗礁結構(其實磯釣場上到處都有暗礁),你自然就會知道何謂吸引水流了。怕只怕有些人看到了還以為那是“假魚訊”,急急忙忙要把釣組拉開,那我就沒辦法教你了

在潮目區,因為有不同速度或方向的潮流互相干擾、糾結,因此會形成無數略呈迴旋狀的吸引水流,這種流勢不見得會把丹錐吸入水面以下,但肯定能讓它呈現不規則的移動(相對於原本一直順着潮流的漂行而言)。

大多數人面對這種環境時,都以為只有使用大標、重鉛,才能確保釣棚深度在自己設定的範圍。可是釣棚究竟該設多深才恰當?誘餌漂到潮目區之後,又會把魚集中到多深的水域去呢?如果你對這兩點並不是很確定,那重鉛、深釣棚又有什麼意義?

所以,還不如干脆不要釣太深算了,反正潮目通常影響的深度也只在中表層而已,配上比重較小的誘餌,釣淺些上魚速度會更快!但要注意釣點遠時風的影響比較明顯,故應儘量壓低竿身以免母線過度受到吹拂,然後在浮標進入潮目區之後輕輕帶線,讓釣組充分伸展開來並適度打斜,剩下的就是當魚訊出現時揚竿作合啦!

在這裏我必須説明:自然環境變化萬千,原則性的解説並不能涵蓋所有情況,故聰明的釣者應具備靈活運用的頭腦,不可墨守成規。還有,日本名人小裏哲也曾説:要在同一塊外礁上吃一百個盒飯,才能成為那個釣場的專家。他的意思當然不是説,買一堆盒飯上去狂吞就能打通任督二脈——你吃的又不是天山雪蓮、千年何首烏!這其中的要義惟“勤”字而已。因此希望大家要有鐵杵磨成繡花針的精神,儘量累積各種經驗,久而久之自然會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