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釣魚時的合理布窩技巧

魚類儘管是生活在水裏,但它們同樣地也有觸覺、嗅覺、味覺、視覺及聽覺等器官。尤其是魚體的兩側那個“側線”十分了得,據説有着很靈敏的感知功能呢。它不但能測定方位、感覺水温和水流變化等,還能“測”到頻率很低的聲波振動。這話聽來一點不假,我曾多次碰到過這樣的現象:上鈎的魚兒經過一番掙扎脱鈎而去後,窩子裏起碼有個把小時無魚問津。這魚體越大,鬧騰越兇,造成的影響越是嚴重。究其原因,就是那個逃脱的傢伙在掙扎脱鈎時發出的聲波被同伴及時理解而紛紛逃散所致。所以,現在我一旦發現有魚兒上鈎,總是儘快地將它引離窩子。

野外釣魚時的合理布窩技巧

魚類終生棲息於水中,由於環境所致,都是近視眼。可是,其鞏膜突出,且眼鏡多長於頭部兩側,從而彌補了視距上的不足。魚兒雖然因近視而視物朦朧,但對物體的輪廓,特別是物體在移動時,仍可有所察覺。例如,當你在岸上行走時,躲在水草縫隙裏曬太陽的魚會忽地“嘩啦”一聲,水花兒一翻逃遁了。因為它先看到了你的影子。這是由於水面折光的原因,魚在較遠的地方就能看見物體在水中的倒影。因此,如有陽光,在選擇釣位時,要儘可能地避免上午臉朝西,下午臉朝東,就是這個緣故(除非釣位附近有樹木、建築物或草垛等遮蔽)。

説到聽覺,記得有一次我全神貫注地盯着浮漂,有個村民邊向我走來,邊大聲的問:“釣到沒有哇?”待他走進身旁,我忙壓低嗓門:“釣魚時不能大聲説話,走路腳步要輕。”該村民一臉茫然的問:“魚也有耳朵呀?”他顯然不知道魚的確也有“耳朵”。魚類雖然沒有外耳和中耳,只有內耳,但其聽覺卻比我們人類要靈敏得多。據有關資料記載,魚在水下能聽見振動頻率在2~280核赫茲(即每秒速度)之間的聲音呢。怪不得無論是“浮頭”的鰱鱅,還是曬陽的黑魚、鯉魚、鯽魚和草魚等,有時會突然地隱身而去。原來,它們早已發現了“敵情”。

那麼,怎樣打窩子才算合理呢?根據筆者多年的體會,覺得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不同的魚類,它們的棲息地也不盡相同,不是如我們所想象的那樣,很均勻地散步在廣闊的水域裏。因為魚類會隨着季節的變換,其棲息的場所也隨之改變。

其次,不少的魚類為了生存,會離開它們原來棲息的地方,遊戈到食物豐富的環境去覓食。近30年的垂釣,本人漸漸地有個癖好,就是在選點時,總喜歡在有水花生(隨風漂來的不在此列)或者蘆葦、菖蒲等水生植物的地方打窩子。因為這兒不僅小魚小蝦和浮游生物較多,是魚兒覓食的場所,而且他們覺得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比起光蕩蕩的水面環境要安全得多。此外,人們淘米洗菜的碼頭附近,岸上堆積着雜物的河坎下邊,以及河畔用尼龍網臨水圈着的鵝欄處,也都適合打窩子。因為此類場所食物豐富,魚兒喜歡來這裏“打打牙祭”。

俗話説魚有魚道,魚兒從棲息地到覓食區去,或是從覓食區再回到棲息地,其遊戈的通道一般是相對固定的。而所謂的“魚道”,亦與地形的影響不無關係。在垂釣中,我曾不止一次地碰到過這樣的現象,不經意間把餌料一下子打在深與淺的過渡地帶上,鯽魚呀,黃顙呀,頻頻地咬鈎。有一次,在潘家圩子北頭,我就曾在一個窩子裏不動身接二連三地釣了9條大黃顙,條條都有筷子那麼長。

我在野釣時有個習慣,只要看到附近有村民,總喜歡去套套近乎,閒話幾句,話題無非是這條河近幾年有沒有幹塘取魚呀?魚的種類以及密度如何呀?等等。並懇請村民指點哪裏是深塘溝槽,何處有暗樁倒樹,我都洗耳恭聽,願聞其詳。因為他們長年累月地在這兒勞作,對情況自然是瞭如指掌。

但凡稱得上行家裏手的釣魚人,他們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總是喜歡這裏轉轉,那兒瞧瞧,彷彿是在欣賞大自然似的。其實不然,他這是在聞氣味:魚腥味越濃,説明越是有魚;觀水色:俗話説“水至清則無魚”,水體顏色渾濁,意味着底下有魚在活動;察地形;此環節在打窩子時是至關重要的。我就很喜歡在河岸的突出部位,或是河道的狹窄地帶打窩子。實踐證明,窩子打在這類地段,大多會有喜人的魚獲,因為這些地方是魚兒活動和覓食的必經之路。另外要留意水生植物的分佈情況:如面積的大小,有無自然縫隙,以及疏與密等。常與筆者一塊兒拋鈎引線的陳釣友、陸釣友,他們在掛餌之前,總是先用空鈎這兒試試,那裏探探,其目的就是為了“淺中找深,深中找淺”,看看窩子究竟打在何處比較合理。

魚類是變温動物,他們會隨着季節的轉換而改變其洄游規律和攝食規律。因此,我們在垂釣時,務必不能死搬教條,而忽視了氣候、時間、水體等諸多客觀因素,否則,不是當了空軍,就是魚獲寥寥。

就説“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陽”這句廣大釣友耳熟能詳的漁諺吧。説到底,其實這只是垂釣經典中的 一個基本原則而已。

比如“春釣灘”,它是指在風和日麗的上午、中午和下午,淺灘上的水温較高,此時垂釣,窩子打在淺處為宜。但在清晨和傍晚時分,由於尚未日出或太陽已經下山,這時的氣温和水温都很低,魚兒多蟄伏於深坑凹塘裏。我們如果死板硬套,還在水很淺的地方投餌拋鈎的話,所獲也就可想而知了。

“夏釣潭”,潭,即深水。它是指在盛夏的中午時分,太陽如同火球,水面彷彿浴池,人們躲進空調房,魚兒遊入深水塘。此時此刻,唯有將鈎餌拋到深水之中,方可有所收穫。而早晨或傍晚,則較為涼爽,魚會游到淺水地帶來,特別是會到又水草遮蔽或是餌料豐富的地方活動覓食。所以,我們在這兩個時間段出釣,就無須非去找深潭不可了。

“秋釣蔭”。蔭,陰涼之處。河岸上的樹木、高稈農作物(如玉米、高粱等),以及有水草的陰涼水域,一是水温適宜魚類的生存活動,二是食物較為豐富,不少人都喜歡把窩子打在這些陰涼之處。但是,進入深秋時節以後,隨着氣温的逐漸下降,除了鯽、鯿及鯉魚等仍比較活躍外,不少魚類的食慾已明顯減退,至於鰱鱅和草魚等更是難覓其蹤。

“冬釣陽”,陽,乃向陽的水域。有句漁諺説“數三九,魚封口。意思是到了數九寒冬滴水成冰的季節,魚兒進入了冬眠狀態,幾乎不在進食。但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

行文至此絮絮叨叨,全做聊天。簡而言之:窩子忌多,重在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