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垂釣的四個要點須注意

正因為野外的環境複雜,魚情複雜,因此野釣向來都是讓釣者們心曠神怡的一件事情,這裏面既有着未知的驚喜,又有着自然風趣夾雜在其中。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了一些釣友分享的野釣技巧經驗,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野外垂釣的四個要點須注意

一、野釣釣點選擇

野釣多為釣中或釣底,因為大部分魚種還是習慣在水域的中下層嬉戲活動。除此以外,釣點選擇還要考慮水情和氣候的因素。

勘測水情主要是瞭解水深,也就是老釣手們常説的找底。找底時常常會因為水中的障礙過多而損壞釣具。所以老釣手們通常會用黏性較強的泥或者橡皮泥把上下兩個魚鈎包裹妥當,這樣就不宜損壞釣具。缺點是無論是泥還是橡皮泥均用一會兒就需更換新的。

探測好水深,水情,釣手就可以選擇在一些有水中植物的地方下鈎。需要強調的是,有適量水草的地方有魚,但水草太多的地方卻必然少魚甚至沒有魚。

二、野釣如何選餌料

野釣選餌非常重要,餌料對路,魚兒咬鈎率才能高。但是對於新手而言,卻常常會因為不瞭解水域魚情而無從下餌。因此,對於初次垂釣的水域新手們在下餌時可以先在誘餌中加入適量麴酒,麴酒的芳香會讓魚兒難以抗拒。

誘餌撒出後,如果很快就發現水中有上魚的跡象,則可以判斷水中多為食草魚種,所以釣餌應用穀物性餌料。如果久久沒有上魚的跡象,或跡象不明顯時,基本可以判斷為食葷魚種,釣餌則應選用動物性餌料。此外,野釣可以喂5~10個窩點,甚至更多,但量要少,而且不要在同一個釣點,不然就成餵魚了。

三、野釣忌守釣

大多數野釣都忌諱守釣,而以走釣居多。原因何在呢?因為野釣大多是野塘,魚兒分佈的開,所以發現某個窩點不上魚了就應立即更換新的窩點,千萬不能在一個窩點吊死。

老釣手們常常會通過觀察水面的情況來判斷哪裏有魚。魚兒在攝食時常常會有斷斷續續成串的氣泡出現,這種氣泡又稱為魚星。有魚星的位置十之八九有魚,老釣手常常手持一竿,觀星而戰,亦羨煞了旁人。

四、輪窩作釣戰績好

走釣比較考驗體力,因此上了年紀的釣友在野塘垂釣時常常會打上10個左右的窩點。補窩、續窩之後需要時間發窩,也就是等魚兒聚集。此時,釣手就可以在別的窩點垂釣,幾個窩點輪番垂釣。這種方法在野釣中非常適用,既提高了效率,又頗有成就感。

野釣的季節以温度較高的春末、秋初、夏季最為恰當。冬季的氣候條件是不能野釣的,魚兒少不説,而且還容易凍壞釣手,尤其是有上呼吸道隱患的釣手更不宜在嚴寒的冬季野釣。

此外,基於安全問題,夏季氣温過高、氣壓過低的時候也不適宜野釣。這些細節新手們都應重視,釣魚固然是值得提倡的户外活動,但也必須以人身安全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