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魚這個動作,怎麼做,才能更有效、更省力

刺魚這個動作,怎麼做,才能更有效、更省力

台釣在抓口時,很注意一個小細節,刺魚;什麼是刺魚呢?説白了,就是通過觀察浮漂的動作,及時揚竿,讓已經被吸入魚脣,但是還未刺穿魚脣的魚鈎,在外力的作用下,快速刺穿魚脣,這個過程,我們稱為刺魚抓口,抓口的主觀性更強,而刺魚,可以是主動,可以是被動,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刺魚成功,那基本上都是死口、實口,如果刺魚不成功,那跑魚、驚魚的概率就很大,所以如何刺魚,已經保證刺魚成功率,是每一個台釣釣友,都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刺魚這個動作,怎麼做,才能更有效、更省力 第2張

刺魚必須要揚竿,而揚竿,簡單的理解,就是通過腰腹發力傳導到大臂,大臂,帶動小臂,小臂將力量傳導到手腕,手腕扭動之後,帶動大把,讓魚竿竿稍上抬升,然後帶動風線、水線、鉛墜、子線,讓魚鈎受到拉拽的力度,魚鈎的鈎尖從而能快速刺穿魚脣;在這個過程中,揚竿的動作,幅度不宜大,力度要恰到好處,如果揚竿的動作幅度太大,極有可能還沒有刺穿魚脣,就被魚鈎從魚脣內拉出來,力度太大,會導致線組從水中出來的動靜太大,如果不小心背竿,還容易斷節;如果力度太小,就算刺魚成功,如果中鈎魚太大,則很容易和中鈎魚形成拔河,甚至會因為竿稍和水面角度太小,導致切線跑魚;

刺魚這個動作,怎麼做,才能更有效、更省力 第3張

在正常的情況下,揚竿刺魚,杆身和水面角度,形成45~60度左右的夾角是最合適,因為這個角度,使用的力度,可以説最節省,而一旦刺魚成功,不管中鈎魚的體型大或者小,接下來留魚還是控魚,都很容易操作,萬一不中魚,或者中魚後跑魚,也能及時將鈎、鉛墜蕩回來,不至於力度太大,把鈎餌甩到身後,運氣不好,魚鈎掛身上、耳朵上,都有可能;所以,我們説揚竿,並不是由一個動作就能完成,都是由兩個步驟,先發力,後提竿。

刺魚這個動作,怎麼做,才能更有效、更省力 第4張

之所以分解的比較明細,是因為不少釣友,尤其是新手,往往希望提竿刺魚一氣呵成,發力的同時瞬間提竿,中鈎魚體型小,會直接將魚拽到頭頂,甚至落到背後,不小心背竿,竿稍直接斷節,亦或者提竿的過程中,因為發力和提竿同時進行,導致竿稍抖動,中鈎魚在半空中顛了幾下,直接就脱鈎了;而中鈎魚體型大,則很容易將魚脣拉裂,導致跑魚,如果釣點附近有樹林、水草,那掛草、掛樹,幾乎就是百分百了;那麼説完揚竿,接着我們説刺魚;

刺魚這個動作,怎麼做,才能更有效、更省力 第5張

因為魚鈎的形狀,鈎尖細小,鈎底、鈎柄鈎條相對較粗,這樣的結構形制,一旦魚將鈎餌吸入到魚脣,那必然是鈎尖先入魚脣,而一旦魚感到有異物,吐出魚鈎時,鈎尖朝上,鈎底朝外,這個時候,刺魚的動作,就頗為講究了,為什麼這樣説呢?如果中鈎率少,其實怎麼操作都無所謂,但是如果中鈎魚多、進窩魚多、刺魚率高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到,頻繁提竿,一則會嚴重影響體力,導致大臂酸脹,二則,不能有效、快速提魚出水,則會驚嚇進窩魚羣,提竿三五次,運氣好點七八次後,進窩魚就會被驚散了,那麼我們在實戰時,刺魚需要怎麼做,才能高效、省力呢?其實根據我們使用的杆長不同,刺魚的動作,也就是揚竿的動作,是有不同講究的。

刺魚這個動作,怎麼做,才能更有效、更省力 第6張

一、長竿守釣時,先推後揚

長竿守釣時,因為釣距比較長,抓口的時機其實並不是最合理的,等到魚給口,浮漂有訊號時,我們再提竿刺魚,其實已經慢了一拍,所以我們在用長竿守釣時,往往調釣以鈍為主,只守死口,所以提竿時,先推,後揚,這樣的動作,是為了確保刺魚,然後控魚,具體做法,其實大多數釣友都常用的動作,具體步驟如下:

1、肘部抵着膝蓋,身體略前傾,一旦看到浮漂下沉或者上頂,時刻盯着浮漂。

2、當浮漂有明確的訊號,如沉、頓、頂、移等有效漂訊時,快速將手臂前伸,然後腰腹輕發力,用大臂帶動小臂、手腕,將竿稍提高,杆身與水面形成45度角。

3、發力的力度,以鉛墜不露出水面,根據杆身傳導過來的感覺,做出提、控的選擇,如果下墜感不強,説明中鈎魚體型不大,那就快速提竿,將魚提出水面,如果拉拽感很強,説明中鈎魚體型不小,那就適當加力,要快速將魚頭拉出水面,但是不要將魚整體拉出水面;如果提竿瞬間,杆身迅速打彎,而且明顯感到竿稍被拉拽變形,則及時將杆身豎起來,做好對抗大魚的準備。

刺魚這個動作,怎麼做,才能更有效、更省力 第7張

這種刺魚方式,沒什麼特別好説的,為什麼強調是長竿守釣時使用呢?因為這種刺魚揚竿的組合動作,最消耗體力,如果進窩魚密度大,連續來上幾次,就會覺得胳膊,尤其是大臂酸脹,非常費力。

二、短竿釣鯽,多以手腕發巧勁刺魚

在使用短竿釣鯽時,因為鯽魚體型小,整體重量不大,而且鯽魚的魚脣很薄,所以使用的釣竿,杆身就不會太硬,多以三七調為主,而整體杆身的重量,也不會太大,所以在明確有魚給口,並且需要及時刺魚時,只需要手腕抖動,用巧勁刺魚就可以,那麼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

刺魚這個動作,怎麼做,才能更有效、更省力 第8張

1、持竿動作,基本上和推杆上揚姿勢相同。

2、一旦浮漂有漂訊時,只需要手腕輕擰,讓竿稍快速上抬,杆身,尤其是大把和水面形成30~45度夾角就可以了。

3、當大把處傳導的拉拽感明顯了,小臂上揚,不用腰腹發力,就將中鈎魚快速提出水面即可,屆時是飛到魚護,還是提拽到近岸都可以。

這樣的手法,基本上不怎麼費力,就算連竿幾十條,也就是重複幾十次,手腕、小臂,都不會有疲憊感,而且不怎麼傷魚脣,但是魚竿的調性,不能太硬。

刺魚這個動作,怎麼做,才能更有效、更省力 第9張

三、生口魚多、進窩魚密度高時,先後拽在揚竿

我們在黑坑搶魚、魚口多、魚羣密度高時,因為要頻繁提竿,為了保證拋竿精準度,以及需要節省體力,同時不能上抬動作太大,導致傷魚,這個時候,就要用相對省力、高效的後拽式揚竿刺魚的動作了,具體做法如下:

1、持竿動作和上述動作相同;

2、在拋竿入水時,儘量打滿杆,然後鈎餌入水後輕輕回拽,往回略收一些。

3、一旦魚給口,浮漂有動作,小臂馬上回收,利用線組回拽的角度,快速刺魚。

4、待大把處傳導來因刺魚成功,明顯的拖拽感時,腰腹略發力,大臂帶動小臂揚竿,迅速將中鈎魚飛出水面,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這種動作,一則省力,二則快速,因為這個動作,採用的是收臂、刺魚,行程間距很小,所以用不着發力,而大把只要傳導拉拽感,就快速提竿,確保刺魚的同時,將中鈎魚快速提出水面,節奏快,不容易驚魚;但是這種刺魚揚竿的手法,多見於黑坑、野釣鯽,守釣大魚,用這種刺魚手法,很容易切線。

刺魚這個動作,怎麼做,才能更有效、更省力 第10張

以上這三種動作,其實咋一看,貌似沒啥區別,但是實際上,因為發力方式、發力角度、刺魚時帶動魚鈎刺魚的行程間距不同,還是有着而明顯的不同的,總體來説,最後的動作,都是揚竿,但是刺魚的過程,第一種,以守死口、守大物時,用的最多;第二種,釣鯽魚、拉白條時用得最多,第三種,則是黑坑釣、野釣鯽時用得最多;當然,因為每個釣魚人自身的身體狀態、垂釣姿勢各有不同,並不能説哪一種最好、最高效,只能説,自己習慣的,感覺到合適的,才是最好的。